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个案分析

2009-06-15

学理论·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案主情感性贫困生

郭 辉

摘要: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案访谈,分析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发现:政府、社会、学校正式性的社会支持主要对贫困大学生以经济上的支持,但支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案主的压力。父母家庭这种非正式性支持也主要在经济方面给案主以支持,社会情感性支持较弱。而给于贫困大学生情感性支持的主要是同乡、老同学老朋友、现在的同学尤其是舍友。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着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忽视情感性支持社会支持的负面影响,不同网络缺乏有机联系。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077—02

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无力缴纳学费,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标准,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这些年,由于高校扩招等一些原因,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据官方统计:截至2004年,全国1552所普通高校中,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74万人,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人数在240万左右,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10%。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贫困大学生不仅体质相对较差,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社会支持作为调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机制,对于贫困大学生获得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同学、朋友等方面的帮助,保持心理健康, 顺利完成学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采用极端或偏差型个案抽样方法,通过对生活中遇到诸多问题、社会支持网络偏低的贫困大学生的访谈,探寻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缺陷,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依据。

一、相关理论

社会支持指满足个人需要的资源或具有资源提供功能的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网络就是这种各种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国内外学者一般从“来源”与“功能”两个角度对社会支持进行分类:从来源分类,一是将社会支持分成正式支持关系和非正式支持关系,一是将社会支持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由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和非盈利组织等团体提供的支持称为正式支持,基于血缘、亲缘、业缘、地缘和私人关系提供的社会支持称为非正式支持关系;互动次数多、感情深、关系亲密和互惠交换多的为强关系, 反之为弱关系。从功能分类,社会支持可分为工具性支持和社会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主要指经济支持、实物提供、工作分担和信息帮助等;社会情感性支持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和人际交往中的支持,表现为友情、同情、理解、尊重等精神性因素的提供。

社会支持对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利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张兰君的调查发现,安慰关心、经济支持、倾诉方式、朋友支持、参加活动五方面社会支持水平的高低,对贫困大学生的焦虑程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如生活、疾病、学习和信息支持,对于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体质,促进其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张长伟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国家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学校、朋友同学构成了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和情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支持力度不足、忽视负功能、网络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在已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来源的研究中,陶艳兰发现:学校、亲戚或兄弟姐妹主要提供工具性支持,老同学和老朋友、网友、恋人主要提供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父母、大学里的好朋友则是多面向的支持来源,辅导员或老师,特别是心理咨询人员提供精神性支持,但作用较小。

二、研究

(一)选取个案——抽样

本文采取偏差型个案抽样。我们将抽取遇到诸多困难,社会支持网络水平偏低的贫困女大学生进行研究。虽然这种抽样方法所抽取的案例不具有一般贫困大学生的代表性,但是就我们研究目的—探究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结构缺陷而言,这种极端抽样更能够说明问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在学习生活、语言沟通、社会交往上更容易出现问题。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与男性贫困大学生相比社会支持更低。所以,我们选取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质的研究——访谈(资料整理)

我们选取的个案是一位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该案主一家五口人,家中年迈的爷爷早已因冠心病卧病在床,常年用药。父母年纪已逾五旬,家中的哥哥早已结婚分家,家中只靠父母种田维持家计,家庭月收入不足500元,哥哥已有新的家庭且并不富裕,对家也没有什么经济支持。

我们发现,政府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这一有效的解决学费的问题。助学贷款一定程度担当了家庭的经济支持的功能,但是我们还发现这也一定程度引起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的还款紧张和压力。该案主告诉我们,他现在很怕毕业后找不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有些害怕不能把父母带出贫困,甚至还不起助学贷款。还有一种经济支持,就是国家和社会组织给与的一些助学金,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活费用的问题,但是一般的助学金都会限制一条“成绩优异”,这也就把有一门考试不及格的贫困大学生拒之门外了,来自西部少数民族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障碍,往往是努力认真学习之后还是有不及格现象。而助学金也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一定压力,就如社会报道的那样,有些自主人士要求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不能够有电脑一样,贫困大学生在消费方面显现出一些压力。

据以往研究发现家庭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对案主的支持主要以经济上的工具性支持为主,社会情感的支持较弱。特别是本文的案主,访谈发现,由于文化上父母一定的权威等级和父母年龄偏大的原因,案主与父母的交流较少,代沟严重,社会情感性支持较弱。而由于和哥哥年龄上相差也较大,也不存在什么社会情感性支持。而嫂子确实给了案主一定的感情方面的交流。

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也主要是正式性的。辅导员、教师、心理辅导室、学生会、班委是主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支持的主要对象。但访谈我们可以得出,这些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很少:由于案主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背景,案主在与同学正常交流上、学习上、社会交往上乃至心理上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本来以为大学生提供服务支持的辅导员、教师、心理辅导机构、学生会班委都没有起到自己标榜的那种作用。辅导员大多以学生的管理者、贫困助学金的中介出现。而在这“教师与学生分居”海峡两岸的漳州校区,学生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向教师求助。而心理咨询中心,大多数同学也都持这种看法,一般不去那里求助。案主还同时反应漳州校区内,勤工助学的机会太少,贫困大学生其实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助。

至于社会情感性支持,我们发现了三个群体,老朋友与老同学,现在的朋友同学尤其是舍友,老乡。案主反应心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什么烦恼会向自己原来的老同学诉说,而与现在的同学关系中,与自己宿舍的同学相交甚密,自己有什么困难会向他们求助,而与其他同学关系一般。“老乡”即指的是同乡的人,他们来自同一地方,生活饮食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对于案主来说,老乡范围一定程度扩大了,即同民族的人,由于他们文化背景相似,有一定的相亲性,他们能给与同乡以学习、情感上很多帮助。

在对贫困大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政府社会学校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对案主以经济上的支持,但支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案主的压力。父母家庭这种非正式性支持也主要在经济方面给案主以支持,社会情感性支持较弱。而给与案主情感性支持的主要是同民族的同学、老同学老朋友、现在的同学尤其是舍友。

三、问题与对策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体制改革而出现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它的解决应该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及其家庭等网络的共同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还存在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贫困生问题的解决。

首先,经济支持的力度不足。在经济支持方面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对于贫困生的迫切需求,目前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助学贷款金额有限,各种奖、助学金较少,发放面较小;高校中勤工助学岗位少、金额有限。

其次,忽视情感支持。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庭、亲戚,都把支持的重点放在经济支持上,注重解决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在贫困大学生的情感支持上,只有老乡、老同学以及现在的同学朋友给他们帮助。学校、社会、家庭支持不够。

第三,忽视社会支持的负功能。一方面,社会支持对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问题、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有一定作用。但是,社会支持也会有逆向缓冲作用,当个体处于压力状态下时,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反而使得个体对压力的体验更加强烈,应付压力的办法更少。助学贷款以及助学金也相应的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一定问题。作为即将成年的大学生,自强、自立、自主的人生观已经开始树立,而贫困大学生受助后,始终生活在期望和压力之中,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第四,不同网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同网络各自在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它们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网络,这直接影响支持的效果。

要增强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首先要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资助的力度,主要还是多开展勤工俭学的机会,实现贫困大学生的自助。其次,机构专业化、人员专业化,加大对贫困大学生心里的教育。最后是加强现在大学生各种社会网络的连结,家庭与学校、同学与同乡各种网络实现很好的连接,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网络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长伟.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2]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学杂志,2000,(3).

[3]陶艳兰,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对苏州市142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2).

[4]肖群鹰,刘慧群.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5).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案主情感性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案主自决的实务挑战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几大要素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残疾人个案中的应用
生命回顾理论视角下的厌学个案分析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