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文化共性

2009-06-13刘文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2期
关键词:陋室铭周敦颐陋室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他非常重视人的道德品行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两千年来对华夏子孙的行为处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曰“非淡泊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把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们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陋室铭》《爱莲说》这两篇短文在思想文化上有很大相同之处,他们都在宣扬君子文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注释儒家文化的意义、生存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不论是在政治实践,还是在地方教化、文化活动中始终自觉传播并实践着中华文化的道德价值观,使得这些道德价值观融化到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他们始终把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维护中华文化的生命作为天职。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可以说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君子文化。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出生于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家学的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胸怀大志。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入仕以前,自称“道未施于人,所蓄者志”(《献权舍人书》)。《华山歌》中“明志”说:“能令万国人,一见换神骨……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入仕以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久蓄“报国松筠心”的他很快成了“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

正当他意欲大展宏图之时,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辗转于巴山楚水之间,开始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官之路。《陋室铭》就是刘禹锡贬官朗州遭受势利小人多般刁难之下写下的一篇愤然之作,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立于陋室前,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

在文章开头,他就运用类比立论,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向那些势利小人表明了自己的抱负和情操,告诉他们有德者居之,陋室不陋。在文章最后突然连举三位古贤人进一步证明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例证,其实也是自比古贤人,自比君子,作者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时省去了“君子居之”四字,该句语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从刘禹锡所推崇的这些古贤人,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志节高尚,他的崇高的精神追求。

那么刘禹锡心目中的君子又是具有怎样道德情操的人呢?他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君子呢?先来了解“南阳诸葛庐”,诸葛亮人称卧龙,有匡世救民之志,定国安邦之才。曾一度隐居南阳,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十年磨一剑,终于等来了明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足见刘禹锡认为君子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具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固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德;接着来了解“西蜀子云亭”的主人扬雄。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扬雄为中散大夫,但他不愿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同流合污,而是埋头著书。足见他认为君子还应该像扬雄那样具有“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君子谋道不谋食”的美德;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刘禹锡心中的“孔圣人”。有一次孔子学生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的大同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熠熠生辉,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子就是那大仁、大智、大勇之君子。足见刘禹锡心目中的君子还应该像孔子那样具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理想人格。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殊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南康郡(今江西省星子县)任职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他愿自己的生命就像那池中圣洁的莲花。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诚如黄庭坚所说的那样,周敦颐有着如莲一般的品格。他一生为官30载,却两袖清风;虽然做的是芝麻大的小官,但是造福一方百姓,美名远播。为官期间还一边著书立说,成为理学的开山鼻祖,功盖孔孟之间,被后世帝王尊为人伦师表。他一生都在实践着孔圣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教诲。

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正是他心志纯洁、洁身自好、胸怀磊落所散发出的精神芬芳,也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他渴望自己成为像莲一样的君子。这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可以得到明证,作者分别把菊、牡丹和莲花称为花中的“隐逸者”、“富贵者”和“君子”,巧妙地用比喻的方式把借花喻人的用意点了出来,然后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真可谓一唱三叹,感慨真正隐逸的高士少,感慨贪慕富贵的俗人多,更感慨于像他一样具有莲的品格的人实在太少,同时也巧妙地讽刺了那些对荣华富贵趋之若鹜的世俗之人。

对君子人格的追求是传统文人最高的道德理想。在人生的旅途上,他们一直是清醒的追求者,让生命走向真善美,成为一首吟诵不完的最美的诗,是他们超越俗世、超越自我的永恒追求。

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

面对现实的重重矛盾,儒家文化能使知识分子在出世与入世、理性与情感之间找到平衡,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托。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孔孟的生存哲学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来说是他们能够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始终保持一种进退有度、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和刚柔并济、清者自清的君子人格的精神原动力。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们就能够触摸到他们高尚的灵魂。

虽然刘禹锡命运多舛,被一贬再贬,被迫三次搬迁,但他仍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宦海几度沉浮,贬官时间长达二十三年,有诗为证:“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他几乎完全成了朝廷的弃儿,漫漫的贬官之路,情何以堪?但是他悔也不改其志,即使被贬和州仍是活得超凡脱俗,颇有翩翩君子之风,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爱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让他能独享这份远离喧嚣的幽静清雅;他爱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让他享受这份来自鸿儒的儒雅;他爱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陋室,让他享受这份超然物外的清心寡欲;他爱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陋室,让他享受这份没有繁弦急管、没有俗务缠身、不受羁绊的闲适和宁静。陋室主人虽身居陋室却自得其乐,他为陋室中清幽闲适、高雅脱俗的生活而满足,为自己能够像古代贤者一样居陋室而感到自豪。《陋室铭》表现了陋室主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耿介正直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贤者刘禹锡在这间小小的斗室里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朋友,精神的家园。而贤者周敦颐在“一花一世界”里也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净土,诗意的栖息地。他写了三种花,实际是写三种人,一种是隐逸之人,一种是追求荣华富贵之人,一种是人中君子。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花中君子”。他爱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爱她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他爱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花,爱她刚正不阿、特立独行的品质;他爱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爱她不事张扬、正直孤傲的品质。“爱莲池”的主人借圣洁的莲花表达了自己对君子人格的向往,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世俗生活的鄙弃。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他们追求自我心志高洁的宣言,是他们超越现实、精神境界获得升华的明证。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先贤智者早已化作历史的尘烟,然而《陋室铭》《爱莲说》却光照千古,流芳万代。

因此笔者认为在解读文本时应牢牢把握两篇短文在思想文化上的相似之处,从解读像刘禹锡、周敦颐这样的君子入手,引领学生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了解君子人格,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君子文化。

刘文华,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临海。本文编校:艾永芳

猜你喜欢

陋室铭周敦颐陋室
周敦颐的岭南诗踪
吴闻章
周敦颐教子:立于诚信,懂得仁爱
母 校
陋室铭
周敦颐:左手莲花,右手阴阳鱼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桂花
陋室有鱼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