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式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

2009-06-11李红梅谭来兴

理论观察 2009年2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工业化

李红梅 谭来兴

[摘要]实施跨越式的发展战略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选择和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习创新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工业化;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027-03

跨越式发展,指的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在特定条件下,为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差距,直接借鉴和吸收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通过不平衡推进和超常规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发展方式和发展过程。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我们不仅遇到了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它们所未曾面临的严重问题:一是基础差,二是任务重。这二者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要化解这一历史难题,就必须实施跨越式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选择和客观现实的需要。追求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科技革命特别是高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日益加速,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使其面临难得的机遇。中国完全可以借世界经济结构重组调整之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习创新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超过某些发达国家。不如此,则会落后得越来越远。而落后必然要挨打j因此,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成为必然,而且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后期,然而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时至1949年,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18.9%,农业却占到国民经济的52.5%。商品经济未得到充分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相当低,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每个农户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耕耘着数亩农田,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简单再生产,对现代技术装备、生物技术工程根本没有任何追求,更谈不上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在如此薄弱的物质条件之下启动的。毛泽东曾十分形象地称之为“一穷二白”。毛泽东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吸取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打破常规发展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取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此,中国开始努力建设工业化体系。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把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国际上最重要标准相比较,就会发现我国现代化的主体部分——工业化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完成。这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分别占59%和62%左右;就业结构同工业化国家相比明显不合理,大多数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一直停留在一般(劳动密集型为主)加工工业为重心的时期,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在企业规模方面,我国独立核算企业、国有企业、一定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都很小,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工业、钢铁工业的平均规模的国际差距更为突出。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生产规模只有世界500强的6.5%,平均的营业收入只有500强的5.3%;在工业效率方面,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也有较大的差距,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的10%~20%左右。可见,实现工业化仍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然而,就在中国还要为完成繁重的工业化任务而努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早已置身于一个日益走向信息化的世界。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的浪潮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并迅速成为全球发展的主题。从历史的逻辑关系来讲,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产物。是工业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信息化并非只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这一意义上,两者之间客观上具有某种排斥性。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那么在装备、人员、资金配置上存在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在技术系统及其运用存在各自“锁定”,在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冲突等等。当然,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的。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又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应用要求,信息化是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的。同时,信息化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容和现代化意义。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具有运用性强、渗透面广、影响程度大的特点,它对传统产业部门进行深度的改造,从而使传统产业的结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得到全面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我们既不能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也不能“跨越”工业化而去搞信息化,而必须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化”并举、“两条腿走路”。这样,我们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面临着必须同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对着如此沉重的历史难题,中国将何以应对?显然,消极观望、无所作为,是极其错误。它只能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新的“数字鸿沟”。而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地爬行,也是没有出路的。如果从英国的工业革命算起,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走了几百年。如果我们重复西方的思路,按部就班,不仅短时间内无法望其项背,而且会重蹈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失误。比如工业化的副产品:污染、能源浪费等。这样,我们也将永远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物质财富上的差距。因此。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其现代化建设必须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跨越式发展是就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速所做出的战略规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之所以可能,在于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确实给我国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个机遇表现为我国可能用比早发国家更少、更短的时间来走完现代化的征程。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但我们可以

利用“后发国的优势”,走得比别人更快一些。

第一,当前现代化的先行国基本上处于“产业空心化”。即产业向全球阶梯式转移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其本土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各种费用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有人曾形象地称之为产业传递的“雁形发展”。这种现象在亚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其成熟的产业传递给“亚洲四小龙”,然后再由“亚洲四小龙”传递给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对我国来说,这些“传递”来的很大一部分产业,仍然是需要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如汽车制造业以及各种加工工业等。这就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宝贵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相应的管理经验,从而为加快国内工业化步伐提供了契机。

第二,信息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农业及其他传统产业的面貌。借“信息化”到来之机会,我国就有可能吸收不断涌现的信息技术,从而在崭新的基础上建立或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成长性、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来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及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过程。实现主导产业群的更迭,催生出一批“新产业”。这也无疑将大大缩短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第三,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举世无双的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日臻成熟的投资环境以及这一切对国外资金、技术所构成的强有力的吸引,无疑都将为我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提供可能。

第四,虽然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较晚,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开始了工业化的真正进程,但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形成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70年代末开始,由于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和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急剧加快。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完了其它国家1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历程。尽管目前还没有实现完全工业化,但已经完成了许多重大的阶段性任务。这些年来的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使之具备了在信息化浪潮中实现应有的跨越发展的条件。

第五,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都陆续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到了9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是日渐萎缩,难以自拔。尽管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初,就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预言了“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比斯特甚至提出,20世纪9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将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可惜的是,这些西方学者们并不是算命先生。他们种种美妙的猜测至少在目前还没有成为现实。“新技术革命”所推起的经济增长浪潮并不十分高涨,局面也远非想象中那么壮观。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暂时还不足以成为促使经济强劲上升的新产业。这样一来,我国跟踪西方“新技术革命”成果就赢得了极其宝贵的天赐良机。跟踪经济往往就是跨越式经济,而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快速、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期。只要我们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谋求科学发展,那么,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完全可以不断缩小,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百年“强国之梦”就会成为现实。

任何机遇都只是作为目标可能实现的一种催化剂或加速器。对当代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实现或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在于如何抓住机遇,发挥各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指导,又要借鉴世界其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既要正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问题,又要善于借鉴其他后发国家跨越发展的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科学的跨越发展战略,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指导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

发展观决定着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的跨越发展战略既要求坚持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又必然要求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上实行根本性转变。首先,要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和以GDP为增长指标的片面发展模式转移到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为目标的科学发展模式上来;要从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模式转移到既重视物质财富的增加又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上来。其次,要从过去那种只重视近期和当代利益追求短期化目标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和低效益为特征的掠夺式发展模式转移到更加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要从过去那种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经济决策的集权型发展模式转移到由经济、社会、法律、环保等部门和体系广泛参与经济决策的民主型发展模式上来。最后,要从过去那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转移到更加注重大多数人共同富裕、各个地区共同发展的均衡发展模式上来;要从过去那种突出强调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模式转移到更加注重通过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整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的发展模式上来。只有实行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

要实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式模式的转变,就必须抓住发展的灵魂——创新。创新有学习创新和自主创新之分。学习创新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成果的基础上有所超出的创新。也就是后发优势的发挥。自主创新则为原创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这也就是创造先发优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来说,必须全面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封闭就必然落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全面学习借鉴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的优秀文明成果。“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同时,通过技术学习引进、自己消化吸收进而走上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从这种意义上说,要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把学习创新和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逐渐由发挥“后发优势”为主转到创造“先发优势”为主的轨道上来。这样。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中国人民的强国之梦一定会实现。

责任编辑:李晓丽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