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09-06-08喻子星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课外中学生

喻子星

阅读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学生自己大量的品读作品 ,即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因此,必须走出“讲多考繁”的误区,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优秀篇章,这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出路。

首先加强古诗文的诵读。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对于诵读的意义、作用有精辟的见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等等。而且对诵读的要求、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朱嘉的“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种传统的诵读方法既符合语言文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以说,古人语文教育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诵读的运用。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好,先抓住时间把信息“输入”学生大脑,逐步理解它们的思想情感内涵,将来运用时方不恨少。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对塑造学生的文化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的学生面对一种场景,一种人生遭际,一种社会现象,试图去描述它并进而予以概括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吟咏出古人诗文的某一片段,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己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加强诵读别无它法。新课标就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向初中生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有70篇 (首)。这是基本任务,我们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无论中考是否把它们列为考试内容,中学生都必须过关。课本中的非背诵篇目也要读得相当熟练,在此前提下,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补充一些适宜中学生的名篇供学生选读背诵。让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使其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既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剂行之有效的良方。

二是加强课外作品的阅读。学生不读课外书和文学作品,阅读面太窄,就会营养不良,语文素养肯定难以提高。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新课标作出了硬性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读课外书,尤其是多读文学作品。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会有语言的感受力,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分析,对生活中复杂现象的理解,对微妙情感的体味,都只能从阅读作品开始。

加强课外作品的阅读,这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这是非常明智的举措。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想轻轻松松,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学好语文,那只能是幻想!不背精美的课文,不读经典名著,“基础”从何而来,“能力”从何而来,“文化品味”又从何而来?教师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上花功夫。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课外书籍是邀游在第二自然中,是身处美的世界中,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已经走向成功的彼岸。

为了使上述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可采取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明确任务。每学期开学初,就制订好阅读教学计划,明确具体任务,并印发给学生,师生心中都有数。这样就克服了阅读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保证时间。1、减少考试次数。每学期只考两次:期中和期末。尽量不给学生布置其它语文练习。2、教师必须精讲。讲重点、难点、疑点,讲学习方法。教师的讲,是引导、提高、归纳、总结、升华,是为学生认识新知识扫除“障碍”,铺路搭桥,是示范,是启发。精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需要讲。课堂时间要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支配。3、让学生自由阅读,读他们自己最喜爱的书籍,摘抄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字。4、同家长沟通,督促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读名著。

正确导向。1、通过组织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阅读课外书籍。可以要求学生办手抄报;举行古诗文背诵竞赛;举办读书卡片展览,等等。2、激励导向。平时对背诵、阅读、摘抄、办报等方面的检查结果按比例记入学生的期末语文总评成绩。凡在各级各类语文活动中获奖均可享受加分。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课外中学生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