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2009-06-03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2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精神培养

杨 艺

(广西桂平市江口镇二中537229)

【摘要】 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爱国,民族思想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培养立志奋发精神;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学、好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劳节俭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知礼、敬长的仁者爱人精神。

【关键词】传统美德、培养、精神

To carry on the national tradition moral excellence how in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the education

Yang yi

【Abstract】Carries out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al virtue education, is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need: Carries on patriotically, national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virtue education, raises resolves to exert oneself the spirit; Raises student's reform, the innovative spirit; Raises spirit which the student diligently studies, is inquisitive; Raises student's industrious thrifty spirit; Raises student's Trile, the respect long savant spouse spirit.

【Key words】Traditional virtue, raise, spirit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而学校教育中的历史教学在发扬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它通过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多样性特点,揭示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它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它通过古今中外历史学习,开拓视野,提高现代化公民的基本素质;它通过从古到今人物史实的感化达到道德教育和品性陶冶。 我们通过历史教学的功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发扬、光大,从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 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进行爱国,民族思想教育

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在教学中,不仅倡寻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而且突出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如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虎门禁烟的林则徐,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抗日献身的张自忠,左权,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各种爱国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气节的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2.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培养立志奋发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灌输奋发立志的思想非常重要,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激励作用。 使学生明白虽说人各有志,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应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与为民造福联系起来。更要使学生明白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

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旅中不断地砥砺操行,从而完成大志。

3.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优秀民族。张骞出使西域,徐光启学习西方水利机械,写进了《农政全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 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只有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精华,实现继承和引进的结合,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民族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世界民族之林。

4.培养学生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孔子“不耻下问”,这都说明勤学、好问的道理。勤学、好问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运用,循循善诱,进行教育,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5.培养学生的勤劳节俭 的 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 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俭朴美德得到升华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劳节俭在今天尤为必要发扬光大。国家发展离不开勤劳节俭,人民生活还未达到各取所需,任何超前消费,铺张浪费都与我国国情不符。为钱孔所枷,为权势所迫,失去廉洁,出卖灵魂,更是为人民所不齿。让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和现实面前懂得勤劳节俭的道理,更懂得如何身体力行。

6.培养学生的知礼、敬长 的仁者爱人 精神

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教育青少年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大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从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完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 ;勤俭、廉介;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我们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发扬、光大,从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9-03-27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精神培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拿出精神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