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2009-06-01王建民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语文

王建民

摘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本文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德育;语文;青少年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中学阶段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语文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应该仅仅是语文知识方面的素质,还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它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生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更有助于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所以,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事实上“教书中的育人运用得好,其效果更佳”,这是因为教书中的育人,不是纯粹的说教,而常常是水到渠成的,更容易使受教育者接受。受教育者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思想上的陶冶。

现行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篇目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

针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现状,有必要提起他们的忧患意识。忧患能激励人奋进并激励其生存与发展,使他们懂得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目在这方面就是典范,它能唤起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认识忧患意识的重要;《岳阳楼记》又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学习作者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从而奋发努力,刻苦学习,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我国古代的文明之花璀璨夺目,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异彩纷呈。《活版》一文使学生惊叹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活版印刷术”是我国首创,对文字的信息传递和贮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技艺的《苏州园林》、《核舟记》、《口技》等,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增加了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鼓励他们发奋学习,报效祖国,自觉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打击可说是毁灭性的,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探索。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用科学方法认识地震的首次尝试者,则是我国汉代的张衡。《张衡传》一文在让学生了解张衡科技和文学上的成就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悟到他的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质,知道了张衡的地动仪是全世界第一架测量地震的仪器后,同学们无不扬眉吐气,豪气冲天,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很难体会到什么叫幸福,没有去过地狱的人,自然不知道什么是天堂。《黄生借书说》、《梅岭三章》等文章,不但教育青少年专心读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还知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知道了他们的艰难历程,受到了爱党、爱人民的革命传统教育。

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丽,很多作家倾情讴歌赞誉有加。《醉翁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春》等文章,都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丽,体会到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并理解家乡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了实处。

《海燕》虽然是一篇外国作品,读了它,海燕那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高尚情操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论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教育,目的都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逐步把学生引上自立、自强、自我完善的人生之路。

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是对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要育好人,教师本身的素质至关重要,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到严谨的作风。不但要使学生容易理解,还要让学生具有崇高的人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都应本着既教书又育人,既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寻找新知识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努力使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所赋予我们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青少年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青少年发明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