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程资源为品德课堂打开明亮的窗扉

2009-05-29洪光燧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品德资源儿童

洪光燧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品德教材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走进儿童生活,捕捉课程资源

“教育即生活。”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

1.巧取生活素材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从生活中筛选出课程素材,从而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

如教学四上《家庭收支知多少》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你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过年过节收到的红包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这样,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现实生活,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2.创设生活情景

道德价值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场景,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

《家里来了客人》一课,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如果客人突然到你家,你会如何接待呢?该怎么说,怎么做呢?首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围成一圈,分别以“爷爷奶奶来我家”“爸爸妈妈的同事来我家”“小伙伴来我家”“陌生人来我家”四个情景,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接着选几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议。整堂课,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情境创设,再现生活画面。在说说、演演、评评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懂得了怎样的行为才是文明友好的,而且在多次的角色扮演中,学生接待客人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做到了礼貌待人。

3.注重生活体验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如《我从哪里来》一文,设计了“当一回小妈”的教学片段,体验妈妈孕育的辛苦。

师:出示两个书包,让学生拎一拎,问:“怎么样?”(很重)请把我们的书包拿出来,倒背在肩膀上,现在它就是我们最亲爱的宝宝。

师:(教师口述,全体同学当妈妈)各位亲爱的妈妈,大家可要小心哪!妈妈的肚子可真大!吃过早饭,妈妈去上班。(绕着课桌走两圈)中午下班回家,呀,鞋带散了,蹲下身子系鞋带。小心!别压着宝宝。回到家,妈妈又要烧菜做饭。晚上,妈妈还要打扫卫生呢!妈妈拿着抹布擦窗户,擦呀擦,窗户擦得干干净净。妈妈又手握拖把拖地板。哎哟哎哟,忙了一整天,妈妈累极了,坐下休息了。

师:谈谈当妈妈的感受吧!

生:太重了,很累很累!

生:我喘不过气来了。

生:宝宝那么大,干活很不方便……

师:我们只当了一会儿妈妈,就喊累啦。我们在妈妈肚子里280天呢!

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从以上案例分析我们体会到,教学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引导生活。这样的课程资源才能丰富教学内容,体现时效性、生活性、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优化课程资源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1.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陶行知先生曾经举例:“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学生说:有桃形李、豆腐皮、水晶等。再让学生设计好推销家乡特产的广告词,并做了交流反馈。再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延续性的方案: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的广告词配上画面或动听的音乐旋律。这个方案意味着对学生思维、绘画、乐感等技能的考量。从活动开始到设计方案的交流,学生的情绪高涨,积极性达至顶峰,都想把自己独特的创意展示出来,达到了本节课的最佳效果。

当然,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还有很多:游戏活动、制作活动、实践活动、表演活动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整合、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变得快乐而有效。

2.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适应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辩论式”“答记者问式”“小组合作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例如在教学《竞争与合作》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作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在报纸上站的人数多为胜”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意义。

三、关注动态生成,丰富课程资源

“动态的,才是美丽的。”因此,应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些灵动,多一些生成,多一份精彩。教学流程就是将教学内容以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组装”。

如教学《诚信最可贵》,当同学们讨论“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时,突然一个同学说:“诚实是要吃亏!”这声音似乎与本节课的内容极不和谐,甚至可以说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但是这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我不能放过这一宝贵的生成资源。于是,我亲切地问道:“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告诉大家行吗?怎么想就怎么说。”学生犹豫了一下,但看到我的目光是那样亲切,所以就说:“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告诉妈妈,却挨了一顿打。”另一位同学马上接着说:“一次我在小区玩,不小心把别人的自行车撞坏了。我等在那里向车主道歉,结果被车主大骂了一顿。”一下子,许多同学颇有同感。于是,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说:“那我们来个辩论会吧,同意诚实要吃亏的为黄队,不同意的为红队。”于是,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只有人人讲诚信,生活才会更和谐,生活才会更美好。

因此,关注生成,就是要教师尊重孩子,与之平等对话,用心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利于孩子们道德形成的教学资源,让这些生成的课程资源丰富我们的课堂,使品德课堂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动态课堂。

综上所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而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提高实效。

猜你喜欢

品德资源儿童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我给资源分分类
好学者贤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