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教学如何体现“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2009-05-29黄腾顺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品德课整理道德

黄腾顺

培养学生的人格是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之一。为此,在思品教学中,应处理好“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这“三性”原则。

一、生活性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有别于以往思想品德课单纯说教学的地方。马克思说:“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品德与生活追求的是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时,始终体现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一个主题思想。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能整理些什么。学生说会整理书包、会叠被子、会叠衣服、会穿袜子等时,再让学生现场演示,并让学生互相评评各自穿得怎样。虽然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会,但在看中学到了如何做些事情。这样的教学为学生营造的不是学习的情景而是生活的场景,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的生活化正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活动性

新课程标准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但小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道德认识模糊,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环节。如教学《我会整理》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父母整理物品,课中教师出示

相关的物品让学生整理,课后让学生自己整理房间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品质。

三、开放性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片段,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虽然生活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但单靠课堂的学习,远远不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因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因此,品德课的结束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它意味着学生新的道德行为的开始,意味着他们的道德行为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如教学《注意交通安全》时,布置学生“看谁遵守交通安全”的活动,教学《我会整理》后开展“当家人小帮手”活动。只有这样,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才能落实到实处。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学生的行为选择,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目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思想品德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动机,需要教师精心创设使学生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学生容易学到的,但里面所蕴含的许多道德概念,学生却一时难以理解和掌握。此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对学生将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往往可使学生的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如教学小学思想品德第五册《不挑吃穿》《节俭光荣》《珍惜劳动成果》一组课文时,教师可以补充诗歌《锄禾》、故事《千人糕》等让学生讨论,从而领会到劳动成果得来不易,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此外,游戏是一项适应儿童心理特征的活泼、有趣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教学《团结协作》时,组织学生做“两人背夹气球”的赛跑游戏,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寓理于趣味的游戏中。

2.展现事例,明白事理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事物,让学生的道德认识不局限于内容,而是以学习生活中的实例深化、明白事理。如教学《要勇敢不胆小》时,可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胆小怕事的事情。如:怕发言、怕雷雨、怕打针、怕天黑等实例,有的放矢地引导出小朋友表现出勇敢的行为。培养学生克服胆小的弱点,自觉做个勇敢的孩子的优良品质。总之,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扩大教育效果;能促进学生由感而发,分辨是非,明白事理。

3.延伸实践,内化行为

实践是小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得到深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学生有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自己的行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大多为一些模拟性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进行体验,使小学思品教学效果得到升华。如教学《待人热情有礼貌》时,除让学生明白道理,理解礼貌用语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此为规范自觉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自己的行为,把感性的内容转化为理性的、内化的行为。

猜你喜欢

品德课整理道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知识改变命运
道德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整理“房间”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