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

2009-05-25李化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读法要点速度

李化忠

现在的语文中高考阅读量较1988年翻了三倍以上,面对这种变化,不少考生已显得有点无所适从。看来,传统阅读方法已适应不了考试的变化。要提高阅读速度必须掌握六种阅读技巧

一、瞄准句子的谓语。一个句子的信息重点往往在句子的后半部分。例如:“美国总统肯尼迪能以每分钟2000字的速度阅读小说和新闻报纸。”这句话中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是陈述的对象,它表达已知信息,是句子的主语,而“能以每分钟2000字的速度阅读小说和新闻报纸”则是这句话的重点,它传递新的信息,是句子的谓语。阅读时,其他部分可一闪而过,目光应主要集中在句子的谓语部分。这样,无疑加快了阅读速度。

二、搜寻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阅读时要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搜寻包含信息要点的小标题,突出重点的着重号、斜体字、黑体字、疏排字等。阅读时,只要注意搜寻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就能迅速把握文章的要点,而其他文字尽可一略而过。这样也可大大加快阅读速度。

三、把握信息核心。我们读书时的目光不是直线的,也不是等速的。有时要一闪而过,一目十行;有时要集中在信息难点上;有时还要回顾前文,建立信息的联系。但无论是哪一种阅读活动,都要迅速确认话语信息核心,并进行对比、综合,迅速理解话语的意思。因为这是快速阅读的关键,也是其终极目的。

四、扩大视幅。传统阅读,眼睛对文字符号的识别间距较小。一般人的眼睛对文字符合的感知最多为三个字的间距,表现在阅读上,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即“点读”。要提高阅读效率,必须突破“点读”,扩大视幅,即提高眼睛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实现从“点读”一“句读”一段读”一“面读”过渡。要实现这个过渡,一要学会整体认知。所谓整体认知,就是一瞬间辨认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整体理解它的意思。二是掌握汉语的搭配习惯。汉语句子中的词序和词的搭配习惯有一定的规律,如“发扬”常与“精神”、“传统”等词语搭配,构成动宾短语。掌握了这些搭配习惯,阅读活动就会变得轻松流畅。这是因为阅读材料中出现的字词句越是在读者的意料之中,认知和理解的难度就会越小。这样,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间距就会增大。掌握汉语的搭配习惯,也是扩大视幅,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五、学会浏览。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阅读短篇小说和内容比较简单的文章以及需要泛读的书。所谓浏览,就是读书时视线快速地移动,扫视读物上的每一行字,但只注意每一行中少数几个重要的字。浏览能使你快速得到一个总的印象,能节省一半的阅读时间。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面和了解最新信息,从而多发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以便需要时进行查找。浏览阅读主要是重点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题目和书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论点、主要论题或是主要内容等。通过研究题目,可以对文章或书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二是目录、序言、提要、索引等,这些将会帮助读者对文章或书籍的大体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这一部分浏览的关键主要是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将这些关键部分浏览完毕后。会对文章或书籍形成总的印象,如果经回忆有不够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处,可再作必要的重点补阅。

六、学会猜读。猜读是指在阅读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猜读法要求读者以作者的身份,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随着猜读准确性的提高,读者在阅读中领会把握作品内容的时间就会大为减少,因而猜读的能力对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也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猜读法最适用于情节类的作品阅读,例如在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读者可作如下猜想: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是怎样打的?最后结局怎样?读其他体裁的作品,也可用猜读法阅读。比如,读议论性文体时,可以先由题目设想作者怎样提出论点,采用哪些论据,用什么方法来具体论证。

猜你喜欢

读法要点速度
速度
龙闯迷阵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答案大放送
图侃天下
速度的较量
秒速5厘米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