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课程评估的教学管理研究

2009-05-25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艺术类教学管理评估

张 姝

如何有效的提高艺术类课程的学生成绩归档、学生作品归档、教学管理质量更加规范人性化以及课程规划等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个艺术院校不断探讨的新课题。针对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突出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可具体实用性的操作方法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目前,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各个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除开本校之外,湖北省内还有很多其他的美术院校,比如中南民族大学,省外也有很多颇负知名度的美术院校,比如同济大学、扬州大学等等,他们的艺术类课程管理有些过于混乱,也有些由于艺术类课程设立较早,在管理模式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形势,但是所有的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未来发展都将趋于独立化,此模式依附于它特定的教学方式以及就业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教学管理一直都是困扰各大高校的一个难题。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中研究一个适应于艺术类课程评估的教学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于设计类艺术课程以及绘画类艺术课程。由于此种艺术类课程的考查类课程、实习类课程等相关自由创意的课程门数较多。在教学管理模式中应区别于一般性的文理课程。研究的意义在于在我国固定的教学管理模式中研发出一种统一下求变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管理以及核实信息时采用一种更加适用于艺术类课程的管理模式,希望这种管理模式的研究或以后的使用能够帮助其他的兄弟艺术院校,更甚者完善我国的教学管理模式中的漏洞。鉴于艺术类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不完善性,究竟应如何管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艺术类的教学管理。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高校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而言,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重专业、重个性、轻文化,重自由发展,轻探索,相对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近几年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生源质量也出现滑坡。艺术类高考录取的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造成艺术类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与其它专业学生存在差距,这一艺术要求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素质。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深刻,来到大学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好方便将来的就业问题,所以他们在对待作业和课程上面的态度都是采取蒙混、敷衍,甚至是抄袭,但是这毕竟只是个别情况,我们应抓住其中积极的一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来带动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1、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正因为这样,只要任课老师在他们感兴趣的科目上善加指导,让少数人带动全班以达到课程教育的目的。2、艺术专业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 实践活动能力、独立意识都较强,还具备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这时候都会起到很多的引导作用。

艺术类教师的作用

艺术类教师大多也都是从艺术类学生的阶段发展起来的,当然也会具备上述学生的优缺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放弃自己的鲜明个性,竖立教师的责任意识,并且随时随地的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尤其是注重师生间上下课的互动,不能够发生下课了就找不到老师的情况出现,要注重学生作业的实际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之间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意向。

完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实验室)守则、课外活动管理等学生管理制度。这些文件和制度的健全,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质量监控体系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确立、信息的收集、评估、信息返回和调节等各个环节。而艺术学科是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而迅猛发展起来的,各类综合性大学近几年大面积的开设艺术类专业。因其专业的特点,其教学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虽然统一制订了相关的教学管理规范,但是其他专业的教学管理上的具体措施根本不适用艺术专业。所以在管理执行条例上欠缺具体的规范。在课程评估的教学管理环节中,缺乏有力的监控操作,如作业随意,布置要求不严格,缺少老师认真指导的情况等等,这样就会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松散和组织监控不当。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结合我校的迎评工作,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针对以上课程评估的教学管理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的完善,构建合理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才能做到规范人性化的快捷的教学管理,这同事也是我们艺术与设计学院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对于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管理如何提高还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探索,从师资素质、学生能力、院校科研、教学设备等多个方面共同管理,并在每个院校自身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和完善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艺术类课程评估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样每个院校才能发展的具备自己的特点的同时,也在中国这个大教学背景中越办越好,为中国的艺术界,乃至国际社会界培养更多的艺术类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类教学管理评估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