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2009-05-13张金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中学农村

张金平

我国在农村地区启动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地区广大师生搭建了全面掌握现代技术、及时获取教育信息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提高农村中学课堂效率,发挥媒体优势,实现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面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上好信息技术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对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优化的策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时代紧迫感与使命感

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比城镇起步较晚,身处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不多。在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时代的网络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冲击。加上目前农村学校由于师资水平、经费开支、教学用房等等条件的限制,学校机房建设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了一种装饰。大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重视,学与不学一个样。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学了几年下来,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字输入都没有掌握好。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要求学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既是个人学习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是教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环节。

创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

1.中学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要用简明扼要的语吉把理论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在讲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目标集中即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可以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精讲少讲即每课时安排3-5个知识点,而每一个知识,都以一句话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书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理论知识的讲授,一定要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形象具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简明扼要。

2.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的核心和重点

第一,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当堂课的目标任务告诉学生,或在黑板上板书。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讲清操作要领,注意操作细节。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认识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基础练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做,综合练习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尽力做,思考训练题则可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水平和谐发展。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应遵据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由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时安排少,正常情况下每周一节课,形成教学的间隔时间长,教师应安排2-3分钟时间来巩固强调当堂课的操作要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教学结束后,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这时绝大部分学生喜欢打游戏。教师应正面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手段,并服务于课堂教学。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处理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1.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把握难易程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学生兴趣的内容。在兴趣的催化下,在确定的目标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会精益求精。要培养学生“会”学习。即会听讲、会阅读课本、会思考、会发问、会上机练习,要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知道“学法”是能解决问题的。

2.通过强化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得更多的是技能与实践,假如学生没有强化的训练,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将会被大打折扣。因此应优化课堂练习,有目的地重复练习。让学生在重复中学会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娴熟。

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1.适当组织竞赛,增加学习动力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地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经常成果展示,增强学生自信

即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样既满足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提高自信,又给另一部分同学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从而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如通过网络向全班、全校同学乃至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网页、小报制作等;参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自信;在网上交朋友,互相介绍学习体会,互相促进;积极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如今在网上参赛或投稿都很方便,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通过这些能力的测试,能够让学生完成作品时产生成就感,逐步建立面向信息时代的自信心,同时也不再视考试为负担,从而为在今后学习中不断提高信息能力。为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理论-操作-提高”的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动脑、动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达到创造性地学习。

猜你喜欢

教师应中学农村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新农村 新一辈
诸暨市学勉中学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