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内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009-05-13倪光一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评价

倪光一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分层次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成果,摸索出了一套小学信息技术“班内分层教学”的新方法。

教学的背景

1.差异性(学生)。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它,因此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等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出现了“起点高低不一,层次多,差距大”的现象,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选择性(教学内容)。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教材采用模块化结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等。不同的教材都有不同的模块组合。

分层教学实施的四个方面

1.学生分层。“班内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恰当的分层。在对班内学生进行分层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调查工作,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了解学生信息技术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外,还要知道学生另外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情况,例如,家中是否有电脑,平时是否经常打电脑或上网等。根据各种信息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二层次,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使学生对window8操作系统能进行一般的操作,有一定的上进心,学习比较自觉。第三层次,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能扎实地掌握,能熟练地操作,接受信息的能力较强。

2.分层备课。目标教学是以目标为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是典型的以学为主,以目标探究为核心的教与学高度协调配合的课堂教学结构。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能对教学起导向和调控作用。要实现“班内分层教学”首先必须体现在目标教学上,因此,分层备课要制定一系列不同的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条件。这样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收获,通过“跳一跳”摘到不同高度的“果子”,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

3.分层授课。“班内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应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偏废其一。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人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的目的。如在教学五年级PPT中插入自选图形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讲明本课的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能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加,并且我相信这样做之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基本任务的完成使各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拓展任务的提出带给了学生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有创意的作品。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提高。

4.评价分层。正确的评价、反馈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对各个不同的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第一层次的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发掘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对第二层次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第三层次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

互助教学

分层教学对解决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模块,能够更有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在统一教学中,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或程度不一,出现“差生”的概念。特别是提高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外。我还采用了互助教学的方法,每个小组都有核心人物,共同学习,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班内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第一层次的学生由于起点较低,容易人手操作,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去完成基本任务并且随时都可以过度到更高的拓展任务。在实施“班内分层教学”过程中矫正了学生的自卑或自满心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相互激励、启发,共同进步、提高。

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实践,我觉得“班内分层教学”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多优越性。为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对它进行总结、探讨,以便能更好地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服务。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评价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