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育

2009-04-26黄银林

魅力中国 2009年35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主体性诗意

黄银林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315-02

摘要:新课标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学科具有的独特的美质,悠扬的文字,和谐的声韵,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很遗憾当前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远离了这种美,失落了语文教学应有的诗意,本文即针对此种现状,从“阐释法、体验法、对话法、思辨法”等角度论述了让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美感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诗意;主体性;美育

阅读学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因此,在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应采取新的教改措施,应还语文教学以美感,寻回失落的诗意。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的美呢?语文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经常性的审美教育的手段主要有那些呢?

(一)通过阐释理解美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些什么,还要使他们明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就道悟文,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本分。

例如《荷塘月色》以“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所独具的明艳、亮丽的风采和薄雾中的荷花所特有的朦胧、迷离的神韵。又借助于嗅觉、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把光与影的协和律动比作“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中运用了“亭亭”“脉脉”“翁蓊郁郁”等20余个叠词和“袅娜”“参差”“苍茫”等十来的双声叠韵词,其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美,其摩状性又增强了作品的形象美。文章字间行间都流露出旧中国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企盼,从月夜荷塘清丽幽雅的景色中寻求解脱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各家文笔之长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学习《艺术里的虚与实》,如何让学生把握“虚”的含义时,需要阐释古典文学中的“空灵”。古典性文化的审美境界是空纳万境。如苏东坡所描绘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个“空”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生机无限、灵幻丰满的意义空间,由虚空而生万物。在中国书画作品中,由绝妙的布白而孕育的丰沛意境就是这样的空灵境界的呈现。陶渊明、王维等人的诗作中,也处处可见这种空灵之中指向无限意义的美妙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看似闲淡无心之句,暗含了一种自然闲逸的宇宙天道观念。从审美传达的角度来看,空灵就总是采用一种“以虚写实”、“虚中求实”的手段来艺术地表现世界,造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的效果。用虚化的手法来表现实在的事物。例如京剧《秋江》,在舞台上没有任何实景,靠演员的动作表现出景物和环境的存在,并使观众可以感到这些存在。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用虚笔来表现“实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描写江水的浩淼流长,山色的空阔苍茫,并没有用浩繁的笔墨去进行实在具体的描绘,而是用简洁到虚空的笔墨“天地外”、“有无中”来表现,似虚而实,似空而满,空灵的字句给人以朦胧深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通过阐释与分析,学生进而体会了古典艺术的美感。

(二)、在体验中感受美

教学是一种师生对话、文本对话、文本理念和时代观念的碰撞的运动过程。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伊始的对话情境建设十分必要。一节好课,首先注意在学生和教材之间设计情境,创造情境,在教学开始时的以绝妙的情境引发师生的学习情感,在学生和教材之间铺路搭桥,调动学生和教师、教材之间的递进心理,从而实现和学生情感的沟通交流。

例如在教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我这样导入“古人云:读《出师表》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让我们阅读这篇文章,体验这份黯然销魂之情。”通过朗读和感受,来体会韩愈与老成的真挚的叔侄之情。

例如美读《荷花淀》开头夫妻话别这部分,“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一句,语调应温和轻柔,以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关切、温柔、体贴。“你总是很积极的。”一句充分体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理解但也不无幽怨,所以“总是”二字语调上应予突出。“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语义丰富,既表现了水生嫂的深明大义,但也流露了内心的依恋和深深的不舍,要读出这种感情,“你走,我不拦你”中间应略作停顿,两分句要读的干脆,而“家里怎么办?”读到家里应缓一缓,予以强调。最后一段对话:“没有什么话说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恩”“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恩。还有什么?”;两个“恩”可说包含了无尽的深情和难舍,所以声音要低沉,带点酸凄。学生在美读中进入角色,就能感受到水生水生嫂之间深深的夫妻之情及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质,深刻的领会白洋淀人民那爱家更爱国的伟大情操。

(三)、在对话中感悟美

教学是一种师生对话、文本对话、文本理念和时代观念的碰撞的运动过程。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伊始的对话情境建设十分必要。一节好课,首先注意在学生和教材之间设计情境,创造情境,在教学开始时的以绝妙的情境引发师生的学习情感,在学生和教材之间铺路搭桥,调动学生和教师、教材之间的递进心理,从而实现和学生情感的沟通交流。

审美能力是一种形式感觉力,在语文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对语言形象的感受与领会以及对文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发展这种能力,既是美育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在这个方面,尤须遵循美育的规律。比如说,文学语言以言示象,以形象来暗示意义,这与逻辑语言按照逻辑规范组织语言成分、表达意义不同。逻辑语言是严谨的、确定的,它不允许存在模糊和歧义,而文学语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对它的理解应偏重感悟。文学语言为了追求特定的表达效果,为了表意充分和感人,努力发展语言的感性的一面,强调陌生化,在很多时候甚至打破语法规范,有助于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例如对《赤壁赋》中“月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二字,有的学生认为它不仅仅写出了月的移动,而且以拟人的修辞表现月亮似乎也在观看人间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有的学生联想的刘禹锡《石头城》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认为诗人寄情于月,抒发胸怀。

(四)、在思辨中把握美

审美思维是审美感受的重要特征,它的主要表现是直觉思维,即随着对事物具体的外部形态的感知而同时进行的思维。直觉思维是审美感受到达一定程度后,对审美对象的本质意义产生的顿悟。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感知外在美是不够的,教师应由表及里强化训练学生对课文各部分意义及其相关联的整体意义随时推断的直觉思维,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让学生从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揭示形象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从而培养鉴赏的力度。

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绘,写得非常精彩、深刻。文章主要抓住眼睛、脸色、穿着来描写,但各有特点:第一次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衣着齐整,顺着眼;第二次脸色依旧青黄,但已经消失了血色,仍然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三次,头发已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个活物。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外部形态直入本质意义。作者正是通过这三次的印象,深刻的展现了祥林嫂所经受的磨难,精神上受到的摧残。可谓寥寥几笔,就一针见血。非常生动形象的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旧社会受侮辱损害践踏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无声痛诉了辛亥革命后,劳动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的残酷重压,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胡同文化>>,在研究胡同文化的价值时,有的学生说:“胡同文化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作者都说‘再见了,胡同!这说明作者不喜欢。”学生是说得似乎有理有据。但对么?这正好是一个契机。经过讨论,思辨,大家认为:胡同文化,不仅仅表达了作者的热爱、留恋、挽惜之情,还表达了作者的呐喊、提倡、肯定之意,所以,在生成性的的情境中捕捉研究性契机,就抓住了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课文的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归宿。著名诗人王勃仿庚信的诗翻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李白仿崔颢的《黄鹤楼》而赋《登金陵凤凰台》;鲁迅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获得启示而作《狂人日记》。对于中学生来讲,美的作文、美的语言、美的心灵都是能够感受到的美的事物。学生能否创造出这些美的事物,就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美育的原则。个性化的原则符合青少年审美的差异性特征,同时审美本身是创造性的、富于个性色彩的活动,美育的效果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体接受才能获得,所以美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美育过程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释放、表现、交流、沟通、吸纳过程,交流体现了美育过程的本质。师生之间、群体伙伴之间、欣赏者与审美对象之间、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创造者之间的交流是美育活动成功的保障。以“阐释法、体验法、对话法、思辨法”或许可以让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美感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韦志成 主编

[2]《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叶昌奎 著

[3]《学校美育漫话》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刘凤梧 著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主体性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