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满活力的课堂

2009-04-26江跃

魅力中国 2009年35期
关键词:生生互动传统教育尊重学生

江跃

中图分类号:G642.4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271-01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常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从而严重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作用,在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现代合作教育学理论就非常重视在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教育;生生互动;尊重学生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常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从而严重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人生发展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作用力。”所以,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要求对以前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这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特所谓学习中的“共生效应”,这种效应能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仿效和矫正,共同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课堂上,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针对这个问题 ,谈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的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我认为下面两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必须是民主的、平等的。没有一个民主的课堂,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学生交流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二,互动必须是积极的、自主的。也就是说,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学生的一种主动的行为和自身的要求,不存在任何“被动”的因素,它必须是双方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一个过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想发言,想与其他的同学交流.所以,我们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讨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生生互动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其次、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教育理念中,要求每一教师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有新的定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体系中,作为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我们的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知识意义的建构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一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应该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应该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习氛围的营造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二、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顺着学生的思路层层推进

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老师总是希望学生沿着老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出现与事先设计有不一致的情况,总是千方百计的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引导,甚至不惜打断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向,是非常正常的,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尊重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才是我们应该交给学生的。反之,如果学生总是沿着教师的思路前进,那恰恰说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体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顺着学生的思路推进教学过程”。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的见解是错误的,学生们可能众口一词,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这是我们有的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有些教师此时就会急于把自己正确的观点塞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是不太妥当的,因为这样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严重的是这样削弱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指导要适当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应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合作氛围。这一点应从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开始,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首先:应该尽量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合作对象,使他们对合作学习充满兴趣。但是,这样的选择容易出现“差——差”,“优——优”组合的倾向,直接会导致两极分化。这时,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适当的给予学生帮助,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阐明自己对分组的看法,在大多数学生愿意的条件下,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各组中尽量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这样,学生在小组中能找到能力水平相当的同伴,倾听他们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

其次,?教师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生则是演员,对于教师这个“导演”来说,可“导”不“导”的地方坚决不“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导”。那在什么时候,教师才能引导呢?笔者认为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方可去“导”:

(1)当学生的合作学习偏离正确“轨道”较远时。

(2)当小组内部分歧得不到解决时。

(3)当学生的讨论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时。

但这儿须注意的是,教师不宜“导”得过多,或以自己或教参的观点代替、去左右学生的想法,急于去统领学生的思想。

总之,营造“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要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析疑解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一直会处于积极状态。

猜你喜欢

生生互动传统教育尊重学生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