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2009-04-23田晓珍杨鸿佼张法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效益生态环境

田晓珍 杨鸿佼 张法瑞

摘要从观光农业的生态效益出发,指出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3.4;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246-02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与游客参与活动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现代化新兴农业技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交叉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我国观光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 年代后期,目前正迅猛发展。发展观光农业,不仅有利于扩大都市人的旅游空间,让他们体验农民生活,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观光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促进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如对农村原始风貌进行的改善;对荒山、荒丘、荒地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旅游发展;对田、林、路进行整治等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少地方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成比例,存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过多、利用或改善不当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发展观光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协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促进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但是观光农业的迅猛开展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1.1盲目开发,严重浪费自然生态资源

一些地区不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开发,出现了无人观光的尴尬局面,不仅浪费了自然生态资源,更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在一些适宜发展观光农业的地区,由于缺乏规划和指导,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引发生态失衡。

1.2土地非农化倾向突出

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都是状况良好的可耕地,虽然也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仍有大片可耕地被休闲娱乐设施、住房、停车场、区内方便游客游玩的道路及其他交通用地等非农设施所占用,改变了可耕地的使用方向,既减少了耕地的绝对面积,又违反了国家土地政策、法规,无论从长远看,还是从全社会整体来看,都是得不偿失的。观光农业的土地利用应本着最小化原则进行,即尽量利用原有土地类型,避免土地类型发生变化;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要对景观进行修复和整治。

1.3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严重,破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观

观光农业的开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对城市的向往,使开发区大兴土木,大搞城市化,景点人工痕迹明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许多从事观光农业的农民,在对农业区进行开发时,往往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包括农舍铺瓷砖、路面水泥化、建筑现代化、水塘人工化,不仅使游客感觉到“乡风”、“乡味”不足,而且还破坏了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开发区周边建有大量高层建筑物及小区住宅,使景观的观赏视野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观赏效果。

1.4旅游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有些重污染企业由城市转入农村;大量汽车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农户不讲卫生、生活垃圾随便堆放,造成旅游地空气和水污染严重。

1.5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农民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长期单一耕种使地力衰竭、生态退化;游客对花木的过度采摘、对植物的践踏;开发区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因此应高度重视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光农业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是这些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缺乏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1)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很少;另外,强调观光农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政策,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2)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很少,用于旅游环保的资金则更少。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要确定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等,这些都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科研力量;而目前政府科研力量不完备,科研工作不到位。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为了能尽量减轻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必须重视旅游环境质量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因此,要加强科研力量建设,提高科研工作能力。

2.2缺乏项目论证和科学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在前期发展时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才能使它顺利进行下去,观光农业也不例外。通过进行项目论证,可以得知该地区的发展优势,以利于确定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及发展类型,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

2.3旅游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旺季,游客严重超过旅游区可承载能力。旅游区接待部门的服务能力差,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果树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土壤板结,破坏了生态平衡。在国外,观光农业发展已相当成熟,但类似情况也不少见,如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前来观鲸,使鲸受惊而潜入海底;在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为了防止当地人盗取海龟蛋,旅游经营者用耀眼的灯光让游客看海龟下蛋,结果海龟受惊后下不了蛋等,因此,在观光农业中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环境保护工作。

2.4游客与观光农业经营者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观光农业经营者由于知识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对当地文化、民俗、历史重视不够,使当地的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盲目开发,忽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由于农民意识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不可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监督作用。致使游客乱扔垃圾、恶意采摘等使大量不可降解的物质进入农村地域,造成环境污染。

3观光农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系统功能及生态的良性循环,环境保护问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观光农业和其他旅游业一样,环境保护是其重点和难点。由于我国观光农业起步较晚,针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借鉴国内外发展观光农业的经验和教训,使其能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农户、土地、开发者、政府和游客都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其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从政府入手。

(1)贯彻和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法》、《土地法》、《环境保护条例》、《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2)加强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一方面,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加强科研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各个方面都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提高观光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从而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政府可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制旅游开发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定期对旅游地进行严格检查,加强管理;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开发商保护环境,政府以减免税收或实行低息贷款等方式补贴的形式给开发商激励;加强土地审批制度,缓和土地非农化现象。

(4)政府要严格控制旅游区周围工业化、城市化的不利影响,减少周围新建高层建筑对开发区的视线污染,减少周围厂矿生产造成的噪声、水源、空气污染,以保持空气清新的乡野氛围。

3.2开发前进行项目论证和科学规划

项目论证主要是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情况进行论证。观光农业所依托的旅游资源是非稀缺性资源,其吸引力及辐射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交通便利,可以使游客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有充裕的时间游玩;而交通不便,则其可进入性差,区位不理想而难以客源充足,引起自然生态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应从资源优势规划观光农业的发展,对于不适宜发展观光农业的地区,尽早限制其发展,避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另外,发展观光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进行开发。在确定开发时,要以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产为主要目的,也要考虑客源市场状况,避免资源浪费。

3.3改善旅游地经营管理

(1)在旺季,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等有效方式控制游客数量,这样既可以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又可以避免因游客过多而使土地板结、农作物采摘过度等生态失衡现象发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目前,旅游地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少承租土地和自行采摘类型的观光农业,以减少良好可耕地资源的浪费。另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象发生,加强土壤保护,促进观光农业的良性循环。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旅游地的内部管理既需要农业科技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从业素质、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以各种奖励形式激发他们的环保积极性,激励他们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3.4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极低,这是我国的一个现实国情。而当前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国民素质低下,必须采取以政策、法律法规为主,以道德为辅,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进行环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从而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5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发展观光农业要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观光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发展成功与否的最直观表现,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生态和社会效益,搞掠夺性开发,经济效益不但不会长久,而且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日本政府便注重观光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营者的经济利益由政府给予经济补贴。但是基于我国国情,发展观光农业应采取坚持“三个效益并重,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方针,突出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

4结语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资源紧缺,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要使我国农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光农业可以使农民获得双重经济效益,即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其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这只是过渡的阶段性问题。从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强、对旅游业的进一步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观光农业必将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

5参考文献

[1] 史亚军,黄映晖.观光农业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辛国荣.观光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3] 郑铁,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6(6):34-35.

[4] 梁明珠.观光农园旅游开发问题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21(6):113-118.

[5] 曹艳英,马润花,徐民英.论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福建地理,2000,19(3):21-24.

[6] 宋明.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1-3.

[7] 刘敬禹,张敏,李延莉.农业旅游问题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8):43-44.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生态效益生态环境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