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哀悼并问责(外一篇)

2009-04-13商子雍

延河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楼汶川问责

商子雍 著名杂文家,曾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杂文多篇,有多部杂文集出版。

12月6日上午,去西安电视台为“直播说吧”栏录制节目,这一期议论的事儿是发生在定边县的那桩11名小学生罹难的惨案。在录制现场,主持人小孙问道:“商老师,该怎么来概括咱们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我立即回答:“哀悼,还有问责!”

有许多中国人曾经对2008年寄予了诸多美好希望。但遗憾的是,除过北京奥运会以外,发生在这一年的那些注定让人久久无法遗忘的事儿,却是全都须哀悼、全都要问责。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者崔卫平在《南方都市报》发表感言:“对不起,睡在瓦砾中的孩子,没有让你们住上结实的教学楼……”定边县11名小学生因一氧化碳中毒罹难后,我最想向这些孩子说的话也是:“对不起,孩子,没有让你们在一间有暖气的房子里度过寒冬……”不过,汶川大地震众多孩子的夭亡,尽管包含着那些“豆腐渣工程”制造者的罪恶,但突然暴发的地震,毕竟也难辞其咎,故而可以称作天灾加人祸;而发生在定边县的惨案,则是一场百分之百的人祸。也因此,面对着那11个本来完全可以依旧活蹦乱跳、却嘎然逝去的幼小生命,我才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深重哀痛,进而又生发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深重愤懑。

大约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曾从媒体上看到了两句感人至深的话语,一曰“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另一曰“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后一句话是出自一位村支部书记之口,当时我曾想,倘若拥有这么一种雄心壮志的是乡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并能够加以实践,而不是说说而已,那该有多好!几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都住上了“村里最好的房子”吗?他们“苦”吗?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起码有一个地方,孩子们真苦,她们住的房子真差……

惨案发生后,有关的上级领导部门还真是采取了不少措施,其中一条是立即在使用煤炉取暖的学校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我打听了一下,实施这么一项工程投资不大;这不能不让人不解:为什么一件如此紧要、且花钱不多的好事、善事,非得要以11条鲜活生命为代价才能够有望实现呢?那些坐在有着良好取暖设施的漂亮房舍里办公的大小官员们,在亡羊补牢之时,在发出那种虽英明、却绝不及时的通知之时,为什么不首先向11位幼小的罹难者、向她们的父母亲友、向全社会,发自内心地说一声“对不起”?难道你们真的认为自己问心无愧吗?

孙中山有言:“天下为公。”毛泽东有言:“为人民服务。”吴伯雄(中国国民党现任主席)有言:“人民最大。”以上这三句话,还真是都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回顾国、共两党的历史,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个政党兴衰成败的关健,就在于是否真正践行了上面的宣示。也正是鉴于此,在发生了11名幼小的生命不幸夭折的悲剧以后,那些受选民委托临时掌握公共权力,并必须以竭诚服务选民为行事准则的大小官员们,请务必以“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人民最大”这三句至理名言为镜子,认真地照一照自己,认真地来一番自我问责!

“比生命奇迹更伟大的奇迹”

我承认,在地震废墟中被困时间超过100、甚或200小时的遇难者,最终能被成功救出,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媒体称此为生命奇迹,因为据专家说,除过极少数例外,大灾后72小时,是人的生命极限。

但是,说句心里话,这种生命的奇迹丝毫不能让我高兴——更不要说振奋了。因为,每当知道有创造了生命奇迹的遇救者出现,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没能创造生命奇迹的死难者,后者的数目是如此巨大,让人根本无法由于极少数人的获救而摆脱深重的痛苦。更何况,就是那些侥幸从鬼门关逃回来的人,他们在被倒塌的房屋紧紧挤压着的100、甚至200个小时里,那种孤独和无助,那种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的痛苦,怕是怎么想象都不为过。有心理学家最近指出,对汶川等地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可能需要持续20年之久。这就是说,那些在近乎绝望的黑暗中煎熬了100、乃至200个小时的幸存者,还要在巨大的心理阴影中度过许多年,创造生命奇迹背后的代价,真可以称之为惨重!

地震之突发,真正是大自然独自做主,人类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发言权。曾几何时,我们还那么自豪地相信人定胜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但汶川地震分明是大自然以压倒的威力又一次提醒我们,人绝对不是万物的主宰,人只有努力使自己变得智慧,才有可能活得较好一些,才有可能当灾难袭来之时,创造出比那种以巨大牺牲换来的生命奇迹更伟大的奇迹。在这一次的汶川大地震中,有这样的奇迹出现吗?

2008年5月24日晚,我应邀去西安电视台新闻直播室,参加一档访谈节目。由于事先编导告诉我访谈时间比较长,所以直到动身去电视台的前10分钟,我还在网上搜集材料。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后来被我视为大英雄的四川汉子和我不期而遇。他叫叶志平,是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

桑枣中学所在的安县紧邻着这次地震中遭受破坏最为惨烈的北川,地震以后,学校墙外地镇子上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而桑枣中学的8座教学楼尽管部分受损,全部成为危楼,但全校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却在地震发生后,从8座教学楼的各个教室中,紧张有序地冲了出来,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站好了队伍,用时1分36秒。

人无法制止地震,人也无法精确地预知地震,但人却可以成功地避开地震带来的祸害。叶志平和他的同事们、学生们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也很简单:第一,叶志平当校长以后,立即着手对一座没人敢验收、老师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的实验教学楼进行了一丝不苟的加固,对自己经手新建的教学楼,他更是对质量精益求精。第二,从2005年开始,叶志平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紧急疏散演习,几年过去,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事到临头,自己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从教室的哪一个门、沿着教学楼的哪一个楼梯冲向操场……

在电视台的直播室,我给观众们讲述了叶志平的英雄事迹,忽然间,我想起了数以万计的被挤压在废墟里的受难同胞,一阵剧烈的心痛,令我几乎不能自恃。足以宽慰我的是,在这次惊天大震中,桑枣中学没有谁能够创造出那种埋在废墟里100、乃至200小时以后成功获救的生命奇迹,而2000多个花季少年毫发无损,则是比生命奇迹更伟大的奇迹!

叶志平,一个平凡的农村中学的校长;一个创造了绝不平凡的业绩的大英雄。地震是一面镜子,叶志平在这面镜子里熠熠生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面对着叶志平照一照自己。

猜你喜欢

教学楼汶川问责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5S管理技术在教学楼中的创新及应用
高校教学楼空间设计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马小逃和巴比巴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