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与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2009-04-13杨艳琳娄飞鹏

求是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杨艳琳 娄飞鹏

摘要: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因为金融经济危机而改变。尽管金融经济危机在近期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化解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杨艳琳(1964—),男,湖北赤壁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研究;娄飞鹏(1983—),男,河南通许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90023;武汉大学“985工程”“‘两型社会建设”创新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2-0047-07收稿日期:2008-12-20

美国2007年发生的“次贷危机”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反而愈演愈烈,使华尔街在2008年9月发生投资银行相继破产或者被收购的“金融地震”并由此形成“金融海啸”,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其称之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从金融体系转移到实体经济,导致发达国家经济由缓慢增长快速地转为全面的经济衰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外都十分关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着探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机遇明显地多于挑战。

1.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1)降低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越来越高。2007年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为66.3%,其中进口依存度为29.1%,出口依存度为37.2%[1](P37,707)。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以迅猛的态势扩大到全球,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的衰退,投资主体的投资需求下降,失业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费也因收入的下降而下降,形成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2008年12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898.9亿美元,同比下降9%,比10月大幅回落26.6个百分点[2],11月进出口额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1月24日发布的预测称,2009年工业国家经济将整体收缩0.3%,美国、欧元区、日本可能出现0.7%、0.5%、0.2%的负增长,为“二战”以来首次全面负增长。而2007年,这3大市场合计占据中国出口总额的63%[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之一的出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因金融经济危机而陷入衰退,这将会通过降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而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2)加剧中国国内的就业压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劳动力总供给的持续增加使中国国内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总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城镇登记失业率连年高于4%。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新的就业问题。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后,用人单位特别是金融行业的用人单位,其招聘规模大幅度缩减,各地高校的校园招聘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名无实,用人单位只做宣讲而不招聘高校毕业生。沿海地区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在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越来越难以接到国外的生产订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在这些企业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大规模地提前返乡。

同时,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会减少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力度与规模,一些计划开工建设的外商投资项目被迫停止或者后延,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将资金从中国撤离出去。外商投资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在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的同时,有些外商投资企业还趁机压低劳动力工资或者变相增加劳动强度甚至侵犯劳动者权益。此外,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还会增加国际劳务输出的难度,不利于国内剩余劳动力到国外就业。原来可以输出的劳动力不得不滞留在国内,国际就业空间的压缩同样会加剧中国国内的就业压力。

出口的减少、企业减产或者破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关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减少从而降低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失业率上升需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特别是社会保障性支出可能明显增加。这在总体上影响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2.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中国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原油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人均天然气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工业发展受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4][5]。另一方面,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并不高,中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每千瓦时404克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317克标准煤,中国多耗煤27.4%[6]。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不仅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一倍,往往导致污染增加数倍乃至数十倍。

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虽然造成了一些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增加了失业和加剧了就业困难,但是,一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其理由是,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同时,因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而使得其资源利用效率低,企业的环境保护投入不够或者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环保投资。长期依赖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方才得以维持其生存的中小企业,造成了资源的大规模消耗与浪费和环境的极大破坏。而金融经济危机的持续冲击则加速了其破产倒闭的进程,从而强制性地淘汰了部分落后的产能;不仅如此,继续存活的部分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和减少生产规模,减少对原材料、能源等的需求,减少了废气废水的排放。这些都有利于直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降低资源开采利用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金融经济危机使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同时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直接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生产、消费、资源、环境的和谐。

(2)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增加,人均收入在提高,但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却相对滞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2007年中国一、二、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1.3%、48.6%、40.1%[1](P38),呈二三一的结构特征,与发达国家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在城乡结构方面,2007年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为44.94%[1](P87),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在地区结构方面,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地区最为落后,中部地区居中,这种区域发展格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利于促进产业的梯度转移,通过把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或者行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刺激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同时,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有更多的企业破产倒闭,尽管造成了农民工大量返乡,但是也会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从表面上看,金融经济危机导致了农民工就业岗位减少,但是这背后最大的受影响者却是企业和城镇居民,尤其是东部地区的企业和城镇居民。其结果是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都会随之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以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政府大规模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等领域,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禁止增加产能过剩的竞争性生产项目建设。由此可见,金融经济危机有利于中国加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

(3)有利于增强企业单位等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追逐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的竞争压力。同时,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竞争会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刺激企业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在金融经济危机条件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并赢得利润,其难度相对于非危机时期会更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更加需要追逐利润,这就必须进行各项创新,否则将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境地。面对资源稀缺、环境恶化的问题,经济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尤其是生产工艺更新、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地增强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可见,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金融经济危机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刺激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而这些创新则会转变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保证

上述分析表明,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有着负面的冲击,但是,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百年难得的机遇。笔者的这种观点,并非是盲目的乐观,而是综合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要素供给和需求条件等各种因素,通过理性判断后得出的结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良性循环时期,逐渐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充足的要素供给、巨大的市场需求等利好条件保证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不会因为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1. 逐渐完善的宏观调控为中国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也逐渐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逐渐提升,宏观调控对于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不断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后迅速从紧缩型向扩张型转变,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互支持,从政策层面上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过渡。中国推出的规模创纪录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足以确保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期间仍然实现8%至9%的较快增长[7]。

在财政政策方面,出于对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以及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的担忧,国务院于2008年11月9日宣布实施一项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对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地震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及教育等10个重要领域,因为这些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程建设不仅可以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拉动社会投资需求,而且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之,各地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财政投资计划。据统计,24个省市的投资计划总额已达10多万亿元[8]。中央财政准备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支出1.18万亿元,其中1200亿元要在2008年底前投出去,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变成采购生产企业钢材等主要生产资料库存的真实需求,缓解经济加速下滑带来的风险[9]。与此同时,财政部的各项减税措施也在最近一段时期频频出台,包括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改征成品油消费税(俗称“燃油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存款利息所得税、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单边征收、调整房地产税费、增加出口退税等措施将带来巨额的税收减少。有测算数据显示,这些幅度较大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将减免高达3500亿元的税费[10]。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又出台政策,购房超过两年的免征营业税;买第二套住房可享受首套房优惠政策;鼓励商品住房消费;取消城市房地产税。大幅度的减税相当于间接地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投资,它可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效地缓解经济下滑的趋势。

在货币政策方面,综合运用了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项措施来保障经济发展。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8日和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又接连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4个百分点。其间,中国人民银行还调减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3年期和6个月期央票相继暂停发行,1年期和3个月期央票先后改为隔周发行,同时对商业银行信贷不再实施“硬约束”[11]。2008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大幅度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也相应地下调。3年、5年的存款基准利率下降幅度均高于1.08个百分点,分别为1.17和1.26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从4.32%大幅度下调至2.97%[1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不足百天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连续5次降息,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扩大社会投资,这足以表明中央政府利用货币政策全力保增长的决心。此外,2008年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将国家开发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13]。包括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9家银行将其新增贷款再扩容总额将近5000亿元[8]。

2. 充足的要素供给为中国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根据宏观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要获得长期持续发展,其必备的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进步。从总体来看,中国在上述诸要素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而可以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在逐年增加,劳动力素质在逐年提高。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总量最多的国家。进入新世纪后,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都在2000万人以上,2007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65 052万人[1](P97)。中国劳动力总量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增长的态势,21世纪的前20—30年是中国劳动力资源最丰富、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14](P151),也就是说,中国正处于收获“人口红利”的最佳时期,这是其一。其二,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这为劳动力素质的逐年提高创造了条件。分析中国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构成比例可以发现,年龄较轻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上高于年龄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逐渐退出劳动大军,而年龄较轻的劳动力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力军,从而会促进整体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从资本供给来看,中国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同时有着巨大的存款和外汇储备,并且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能力也在逐年增加。200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达5.13万亿元[1](P261),各项税收达4.56万亿元[1](P26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0.11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7.621万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总额为17.253万亿元[1](P757),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3 058元[1](P757,87);全国外汇储备为1.5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1](P761)。进入2008年后,随着股市和楼市的持续调整,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仍在增长。2008年10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7.05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8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速创近5年新高[15]。而外汇储备则在2008年9月底达到了1.9万亿美元,2008年底有望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底可达2.7万亿美元[16]。巨额的储蓄和外汇储备为增加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有利的汇率政策的实施,中国吸引外资的数量还在连年增加,中国可以继续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从自然资源供给来看,中国自然资源总量较大,而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较低,但是开发利用国际自然资源的能力在增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重化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使工业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国内自然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进行节能减排降耗。在这方面,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为中国工业化发展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时机。以成品油消费税(“燃油税”)改革为例,中国在1994年就开始进行“燃油税”改革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以择机实施,但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从而使“燃油税”改革方案一直难以实施。2009年1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此前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很多行业担心油价会大幅度上涨。受到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由最高位的147美元/桶持续下跌至40美元/桶左右,这为中国“燃油税”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条件。进口油价大幅度下跌的直接结果是,即使增加了消费税,该方案实施后成品油零售价格水平也不会有大幅度上升反而下降了。与此同时,受金融经济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纷纷陷入衰退状态,对各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这些资源(能源)商品的价格降低,这也为中国大量利用国际上低价格的自然资源(如增加石油、矿石储备)、弥补国内自然资源不足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国际能源和矿产资源企业受金融经济危机冲击而被迫减产,有的甚至破产或者被收购,这为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国际能源和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利时机。

从技术进步来看,中国正在大力推行自主创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各项技术进步发展迅速,具备优越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条件。2007年中国培养的博士数量首次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培养博士最多的国家。按《工程索引》(EI)数据库统计,2007年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为7.8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19.6%,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按《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统计,2007年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科技论文9.48万篇,占世界份额的7.5%,排在世界第3位,处于美国和英国之后[17]。同年,中国专利授权量为35.2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8万件。发明专利占世界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8.4%,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17]。中国不仅仅技术进步较为迅速,而且技术进步的潜力巨大,新技术普及推广的条件日趋改善。2007年中国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259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有432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291万人,R&D;人员160万人[18],还在持续增加的科技人员直接促进了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同时,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基础性条件。科技队伍的扩大和新技术应用条件的改善为中国大力推行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有助于新技术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为中国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

在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出口是其中重要的两驾,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应该依靠消费和出口的积极带动作用。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市场规模十分庞大、总体的消费能力十分巨大,这一优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这也是中国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基本途径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其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在世界上还相对较低,如中国有大量的中低收入水平的人口,特别是在农村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这一现状决定了中国居民的各种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满足,从而使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挖掘。2008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继续回落,同比上涨2.4%,创下22个月新低[19]。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从而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可以得到应有的发挥。但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扩大对内开放,或者说,扩大对内开放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根本途径[20],这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消除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并形成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统一、健全的市场制度可以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制度保障。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需求方面刺激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国内市场,而且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动向。从国际贸易的情况看,金融经济危机不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重大影响。其理由是,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出口贸易以初级产品和食品、服装等生活必需品为主,而进口的则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和较先进的机器设备为主。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衰退,居民的收入水平下降,消费水平也会随之下降,但是食品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此时不会有长期的、太大的下降幅度。这意味着,在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之后,他们更加青睐物美价廉的食品和衣物。中国大量的出口商品恰好具备这一特征,势必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从而不会长期大幅度减少中国的出口贸易。

三、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体来看,金融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采取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冲击的措施。

1.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如城乡居民和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大量的失业、大学生就业难、法人诚信、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城乡贫困、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贪污腐败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或者化解,那么将有可能激化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发生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条件下,各种矛盾可能会受此影响而进一步加剧或者瞬间激化扩大,演变为全面的经济、社会、政治动荡,这就更加凸现了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然,构建和谐社会并不能完全消除矛盾,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化解各类矛盾,使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全体居民和谐相处,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宗旨,着重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如利用政府财政支出大力解决教育、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问题,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全民社会保障);加大城乡扶贫的支持力度,缩小社会的分化,增加低收入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使其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提高其发展能力。只有逐步消除影响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才能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外部环境。

2.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把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金融经济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众多矛盾都需要依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为此,中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是贯彻“发展是硬道理”,那么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和未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应该贯彻“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尽快实现由“发展是硬道理”向“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全面转变。

在把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分配制度,统筹兼顾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利益,统筹兼顾城乡居民的利益,争取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加大,金融领域潜在的风险也在增加。社会各界要深化对金融经济的科学认识,增强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信心和提高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契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金融经济危机是传统发展方式之“危”,但更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和持续蔓延扩大,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过度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大搞风险转嫁的“金融工程”(其实质就是合法外衣掩盖下的金融劣质品“技术打包”式的“传销”)不是“新经济”、“新金融”,更不是值得推广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科学发展方式;它同时说明,过度依靠盲目的扩大投资、大规模的开采资源、不考虑环境承受能力,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了。因此,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地转变发展方式,重点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真正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在现阶段,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依赖和严重破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将“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4. 加快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意味着,一国经济已经不可能在封闭条件下取得大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走出去”,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中国在加快国际化进程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具体表现为:政治方面,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信任,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方面,巨大的外汇储备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这一独特优势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加快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有利机遇,重点增强和扩大在国际金融、对外投资、海外收购、能源和矿产开发、生态环境协调、高科技引进等领域合作的力度和范围,以进一步增大中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看,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需要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发展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8[Z].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周英峰, 刘铮. 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出口下降2.2%[EB/OL]. 中华网, 2008-12-10.

[3]吕天玲. 中国进出口额同现负增长后续经济指标可能恶化[N]. 南方日报, 2008-12-11.

[4]金碚.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5).

[5]YANG YANLIN, CHEN YIN-E, LIU ZHIZHONG. Energy Constraints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 Vol.10 No.4, 2007.

[6]王洁, 杨联民. 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0%[N]. 中华工商时报, 2004-09-17.

[7]朱周良. 林毅夫: 4万亿投资足够中国经济维持高增长[N]. 上海证券报, 2008-11-13.

[8]吉青, 沈易安. 新增贷款再扩容总额将近5000亿元[N]. 第一财经日报, 2008-12-11.

[9]屈宏斌. 加大宽松货币信贷政策力度[N]. 第一财经日报, 2008-12-09.

[10]黄晶华. 中国三千亿元减税意在撬动投资[N]. 国际金融报, 2008-12-02.

[11]谷秀军. 货币政策灵活审慎近防通缩远防通胀[N]. 金融时报, 2008-11-19.

[12]丁冰, 任晓. 专家称年内再次大幅降息可能性不大[N]. 中国证券报, 2008-11-27.

[13]刘振东. 年内央行可能再度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N]. 经济参考报, 2008-12-05.

[14]钟水映, 简新华. 人口、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M]. 科学出版社, 2005.

[15]但有为, 苗燕. 股市楼市持续调整居民储蓄加速回流[N]. 上海证券报, 2008-11-13.

[16]马骏骎. 外储逼近两万亿外管局“双堵”热钱[N]. 每日经济新闻, 2008-11-28.

[17]赵永新. 我工程论文发表数跃居世界第一[N]. 人民日报, 2008-12-10.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8)[EB/OL]. http://www.sts.org.cn/zlhb/zlhb2008.htm.

[19]曾佑忠. 2.4% 11月CPI创22个月新低[N]. 法制晚报, 2008-12-11.

[20]杨艳琳, 陈银娥. 对内开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N]. 光明日报, 1999-03-05.

[责任编辑国胜铁]

The Global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YANG Yan-lin1,2, LOU Fei-peng2

(1.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Wuhan University; 2. Institute of Economics,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Abstract: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institutional factors, elemental factors and market condition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ld not be changed due to the global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Although the global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will bring some influenc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t present, we ca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concile the attac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and promote Chinese economy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ng-run by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carrying out and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hanging development mode, and accelera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Key word: the global financial-economic crisis; Chines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