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科技园最新发展动态、评价及建议

2009-04-13成九雁石书德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年1期
关键词:创业动态评价

张 帏 成九雁 高 建 石书德

摘要:以中关村地区的大学科技园为例,在广泛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基本建设情况和发展模式等;评价了大学科技园在推动区域创新和创业中的作用,剖析了大学科技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创业;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

大学科技园起源于斯坦福大学原副校长弗雷得·特曼教授在1947年提出的一个设想,即在斯坦福大学校园旁边创建高科技中心,促进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斯坦福大学科技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于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这为硅谷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产生,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①各高校寻求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高校内部的推动力;②我国实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这是外部推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先后创建了一批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也应运而生,一些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学在通过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这些传统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开始尝试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于1988年率先创建东北大学科技园;此后,北大、清华等大学也创建了大学科技园,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精神,决定联合推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并在2000--2004年相继出台《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各级地方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纷纷出台多种鼓励性措施,由此,我国大学科技园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大学科技园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都较快。

前几年我国大学科技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对大学科技园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高校资源配置、大学科技园的设立标准等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大学科技园又出现了新的现象和问题,很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深入调研,及时把握大学科技园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对其发展进行相应评价,以利于更好地制定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政策和实施对策,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最早创建、也是最重要的科技园区之一,其核心园区海淀园内有包括北大、清华等在内的50余所高等院校,213家国家、市级科研院所,4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对该地区大学科技园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典型意义。

本研究结合了访谈、问卷调研、长期跟踪典型创业企业的案例研究方法,2005年,作者负责并具体参与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及其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等子课题,先后深入访谈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多家大学科技园(如清华科技园、北航科技园、北理工科技园)的核心高管、多家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创始人;研究期间,协助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组织了多次小型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资深企业家、创业者、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政府官员、创业投资机构负责人参与讨论-另外,作者最近几年一直对多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动态和园区中的一些典型创业企业进行了长期跟踪,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案例研究。

1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

1.1基本建设情况

目前,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达62个,覆盖全国23个省(市、区)的27个大中城市,长三角地区拥有15个,西部地区有14个,北京地区有12个;其中,32个大学科技园位于国家级高新区内,占大学科技园总量的51.6%,大学科技园与国家级高新区实现了良好互动,初步建立了“苗圃”和“大田”的密切协作关系。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例,目前北京市所拥有的1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9个在海淀园;北京市共有14个大学科技园,其中海淀园就有11家,具体见表1。

根据对部分主要的大学科技园实地访谈调研的结果,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内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为:主要的大学科技园(尤其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硬件平台已经初步搭建,初级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包括清华、北航、北理工等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海淀科技园创业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2汇总了清华、北航、北理工等3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创业企业孵化情况(不包括在其他地区的分园)。

1.2主要发展模式

目前大学科技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大学科技园的产权结构、地理属性也有所不同,

从产权角度进行分类,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模式主要有两类:①大学独(全)资,如北航大学科技园;②大学与社会合资,如清华科技园(采取先独资,运营约5年后,与其他公司合资)、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

不同的产权模式可能带来不同的利弊:①大学独资办大学科技园,利在决策独立且效率高,弊在资源可能不足,且其发展可能会过多取决于大学领导的重视程度;②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合资办大学科技园,有利之处是资源更为丰富,弊端则是各方的利益追求点不同,可能在发展方向上出现问题,进而可能产生大学校方对大学科技园的不信任,并可能不支持其发展。

在不同阶段,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可以选择不同产权模式,在建设初期可以大学自身力量为主,以后逐步吸引其他社会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但企业化运营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据大学科技园的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可以把大学科技园分为紧邻大学型和非紧邻大字型两种。目前大部分大学科技园紧临所依托的大学,如清华、北航、北理工等大学科技园;也有少数大学科技园距离所依托的大学较远,如西安交大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的北大科技园(主要物理空间离北大校园较远),另外,一些大学科技园希望发挥辐射效应,同时也考虑到学校周边地理空间的限制和一些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设立了异地分园,如清华、北理工等大学科技园在这方面已有所尝试。

紧邻大学型大学科技园相对更能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和人才优势,目前,由于管理经验和能力有限,各个大学科技园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除了一些产业化生产基地外,大学科技园还不宜过多设立异地分园,我们调研的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科技园在异地办分园的效果不太理想。

2大学科技园在推动区域创新和创业活动中的作用

根据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多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机构、多家大学科技园内的创新型创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多维度调研,可将大学科技园在推动中关村地区区域创新和创业活动中的作用总结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塑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推动了区域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大学科技园已初步发展成为中关村重要的创业栖息地,它们为企业提供了合适的办公空间和完备的服务设施;实施优惠政策,降低了创业门槛;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减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繁琐事务,尤其对留学生创业和初次创业的科技创业

者帮助明显,目前,中关村海淀园共有11家大学科技园,其内部拥有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及数家专业化产业基地,并且配置有各类服务机构,如中介、金融和商务等服务机构,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中关村地区创业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中关村已有的创业孵化体系。

(2)吸引了国内外优秀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尤其是高水平留学人才回国创业,推动了中关村地区创业活动的发展,根据《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的数据整理,海淀园内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达到712家,在孵企业人员数达到14 890人,累计毕业企业数达到324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与海外留学生之间具有广泛联系(特别是丰富的海外校友资源),吸引了一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截至2004年底,清华、北航、北理工3家大学科技园在孵留学生创业企业总数达到了203家,已超过政府独资兴办的海淀留学生创业园(187家);吸引的留学人员人数超过300人,也大大超过海淀创业园(191人);而它们目前的创业孵化器总面积仅为海淀留学生创业园的一半,以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例,2002年底刚成立时只有5家人孵企业,而到2005年底,已经累计吸引优秀留学人员高科技企业136家,目前在园孵化企业102家;三年来累计吸引来自13个国家的留学人员273人,其中博士111人,硕士139人,学士23人;企业员52,总数达到1797人,注册资金总额41735万元。

(3)聚焦于与大学自身优势学科相关的产业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中关村地区的产业聚集,各家大学科技园依托母校的科研优势,分别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的企业簇群,如清华科技园汇聚了400多家企业,主要集中在IT产业,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也在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产业;北航科技园内入驻企业200多家,其中超过70%属于软件企业或机构,是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一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群、北邮科技园的电信产业企业群、北科大科技园的新材料产业企业群等,这些小的企业簇群,是推动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活跃群体部分,大学科技园之间还在积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2007年14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了“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目的在于通过联盟内信息和技术交流,实现联盟内资源共享,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衔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促进了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间的科技合作,推动了园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清华科技园为例,目前聚集的400多家企业中,有20多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它们大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还有一些企业与大学之间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形成了创新集聚;更为重要的是已经孵化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例如,开发数字电视技术的凌讯公司是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公司与清华大学信息研究院共建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结合,该中心已产生清华大学职务发明专利32项,使该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其产业化推广也进展迅速,为我国提出和颁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泰世纪公司则是由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的资深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人员创办的留学生企业,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清华科技园的努力协调下,科泰世纪公司已与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共同创办了清华大学基础软件工程中心,2006年,清华科技园正式提出了“钻石计划”,对优选的拥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远大的20家人园企业给予资源倾斜和重点扶持,其目标是在5年时间,培育出3到5个具有良好和巨大的市场、对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拥有核心技术的“钻石企业”。

大学科技园上述四个方面作用之间还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参见图1,大学科技园依靠母校资源的优势,塑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吸引优秀人才进驻大学科技园进行创新创业;这些创新创业活动常与大学自身的学科优势相结合,聚焦于特定产业领域,形成小的企业簇群,推动了相关产业聚集;产业聚集会促进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以及企业间的合作,推动创新,产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园区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增加大学科技园的“凝聚力”,中关村地区的大学科技园通过这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中关村地区的创业活动水平,提升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尤其在推进中关村地区实现由市场导向型创业向技术导向型创业转变,和吸引高水平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中关村地区乃至首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一流大学拥有的特定文化氛围、教育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人才网络,可以预计,这些依托一流大学创建的大学科技园将在中关村创建国际一流科技园区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优秀海内外创业者集聚的创业栖息地。

3大学科技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科技园发展中还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挑战(参见图2)。

3.1外部政策和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大学科技园发展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政策导向,例如,教育部把大学科技园建设和211工程结合,导致一些大学匆忙上马大学科技园项目,低水平办科技园,这个政策不切合实际,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即使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也只有极少数大学创办了大学科技园,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的过度“引导”,一些大学的相互攀比,也是导致一些地区大学科技园一哄而上的重要原因,这些不合适的政策导向造成了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功能的实际支持力度不够,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最初主要以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出资创建的孵化器为主,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原有的创业孵化体系,我们的调研表明,大学科技园(主要指其中的创业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总体上比政府主办的孵化器要高,大学科技园最主要、最重要的功能是孵化器功能,但由于孵化器的公益性较强,在目前以提供场地和一般支持性服务的运营模式下,它们大多不赚钱、甚至赔钱,即使以发展较好的清华创业园为例,如果没有北京市政府对孵化基地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通过部分营业税返还的方式)和其他扶持,该孵化器是人不敷出的,大学科技园做了很多政府想做、但还做得不够或者不够好的事情,尽管科技部和教育部多次颁布了有关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见,但政府在这方面的实际支持力度还不够大,许多大学科技园(特别是其创业园)本身还存在生存问题,这也是目前大学科技园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这可能导致一些大学科技园过多从事与孵化器功能定位不相关的业务。

3.2大学科技园的定位和实际招商中出现的矛盾

大学科技园,特别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主要定位应当是孵化器,其主要目标客户应当是知识密集型(特别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和研发机构,但在实际招商中,一些大学科技园为了尽快实现入驻率目标,

常常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了目标客户定位,即一些明显不符合大学科技园定位要求的企业入驻科技园,甚至比重较大;另外,一些大学科技园由于开发成本较高,其房租较高,创业企业难以承受,这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创业企业的入驻。

3.3大学科技园发展中自身资源不足问题

目前,各个大学科技园总体上缺乏足够的物理空间和配套资源,教育部提出,我国一流大学的三大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要争取协调发展,但在实际中,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数量较大,大部分大学处于资源非常紧张的状态,一些大学连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资源都很紧张;许多大学处于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段,大学科技园又大多位于大学校内或者周边,因此,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客观上存在物理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在许多大学科技园发展中非常突出,一些大学科技园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设楼盘标准较高且布局比较拥挤,房租较高,创业企业的负担较重,

资金不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大学科技园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高校,政府投入较少,根据《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2006年度报告》的统计,到2005年底,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近3.5亿,95.5%的资金来自学校和社会,实际上,大学科技园不仅自身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创业企业或项目孵化也需要资金,但是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基地,对科技园难以更大投入,大学科技园的现有财力通常不能满足园区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可以说,缺乏足够财力支持也是阻碍大学科技园向高水平孵化器发展的重要因素。

3.4大学科技园急需提高各种“软”服务能力

相当部分的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仍然以提供场地和一般支持性服务为主要运营模式,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机构总体上还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和整合相关资源的能力,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科技园为创业企业提供各种“软”服务的能力,张帏通过对40多家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的问卷调研分析发现,其中大学科技园中的创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开拓较难等主要瓶颈;这除了与创业者自身的经验和能力以及外部的政策环境有关,还与园区提供的增值服务能力较弱密切相关,例如,一些大学科技园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和投融资信息沟通渠道,难以为人驻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目前中关村地区的主要大学科技园已经基本完成了硬件平台建设,如何搭建各种服务平台,更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创业企业成长,是今后大学科技园需要努力加强的重点,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如何向专业型孵化器转变是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必须过的一个“坎”,因为如果大学科技园仅仅停留在这种传统孵化器的水平,那就可能失去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科技园自身运营和管理机制。

4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若干建议

Koh等从科技园的成长机制、技术能力水平、在全国或者全球市场整合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研究了科技园的发展,他们认为科技园的主要成长机制包括三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提供、集聚效应、通过新企业创建实现持续的自我更新(confinua self-renewal),我们认为任何大学科技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所依托大学的学科优势,努力实现某些特定产业的集聚,培育出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知识和创意密集型(包括科技型)创业企业,这是大学科技园成功的最重要标志,对此,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改善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外部政策和环境

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协同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增长极”;要切实提高创办大学科技园的质量和效率,使之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栖息地,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各级政府在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同时,必须避免大学科技园建设一哄而上,应当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大学科技园为主(且还需要结合其实际能力和资源);要控制大学科技园的数量,并使之规模适度;应重点支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并且要扶强扶优;对大学科技园中的孵化器给予更有效的支持,建议对符合一定要求的大学科技园实体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

要促进大学科技园与周边机构的合作,通过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加强各大学科技园之间以及大学科技园与政府直接开办的孵化器等机构的发展协调和信息沟通,例如,中关村地区就应该有效发挥现有的“海淀园区孵化器共同体”等协会或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一些发展水平还不够的大学科技园完善服务平台等。

大学科技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的关系,要创造互惠互利的良好机制,使得大学科技园(包括人驻的企业)与大学之间能够更有效地共享资源。

4.2处理好大学科技园的定位和实际招商中出现的矛盾

要在紧密结合国家和所在省市重点发展产业、所依托大学的学科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大学科技园目标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建设专业特色的精品科技园,努力促进大学科技园园区内微小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壮大,在大学科技园产业定位和发展过程中,大学科技园一方面要主动规划,同时要尊重和结合入驻的核心企业和新兴企业的产业选择,把握好重要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

4.3解决好大学科技园的资源不足问题

资源是创业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学科技园只有进一步吸引和有效整合创业资源,才可能为创业企业成长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在人才资源方面,大学科技园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吸引有较为丰富产业和管理经验的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促进新兴产业和新的核心企业在大学科技园中诞生和健康发展。

2)在信息资源方面,要加强大学科技园和大学内部各院系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信息和人员沟通渠道,使得大学科技园成为广大师生和产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成为广大师生重要的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合理的机制,使得大学科技园里的创业企业能够使用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3)在场地资源方面,要积极探索,并通过市场选择,进行区域的资源整合,一些大学科技园(如清华科技园)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接受周边商业房地委托管理,包括闲置或者低效率使用的楼盘或者低水平开发的土地,这可以同时解决大学科技园自身的物理空间不足的问题和大学周边的其他社会资源效率低下问题,实现多赢结果;但由于涉及不同部门和不同的理念、机制,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具体问题,因此,具体操作上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4)在资金资源方面,要努力完善大学科技园区内创业投融资环境,积极发挥投资信用中介作用,促进园区创业企业和创业投资商之间的信息桥梁建设,并努力吸引创业投融资及中介服务机构入园,大学科技园还应从改善投资信用环境、控制投资信用风险、完善信息沟通和投资平台渠道等方面着手,改善制约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对接的瓶颈。

5)在文化和品牌资源方面,大学科技园要积极倡导创新和创业文化,并形成大学科技园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4.4完善大学科技园的自身机制,增强其提供各种“软”服务能力

大学科技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科技园的机制,更好地进行企业化运作,要努力吸引优秀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尽快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培育创业企业的能力(尤其是创业园);可以借鉴“科技创新孵化器”模式,并对“孵化器+创业投资”的发展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使得大学科技园能够更好地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孵化和成长服务。

猜你喜欢

创业动态评价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