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2009-04-12熊佩玲

成才 2009年4期
关键词:长方体评价数学

■熊佩玲

改进数学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熊佩玲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也就是说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探寻体现这一要求的评价方法。

一、充满激励性

1.正面引导、激励为主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清代教育家颜昊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学生发言,说不到要害,教师应善意引导。课堂上我常尝试激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如在指导读数学题目时,学生经常有添字、减字、读错字的现象,我说:“别紧张,慢点儿,第一次读错了是正常的,相信你下次会读得更好。”教师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因人而异、分层鼓励

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鼓励评价要注意因人而异,肯定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被遗弃感。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在表扬奖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纠错、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力求多元性

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因此《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1.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体现。例如在学习有关测量的知识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现实性、操作性很强的问题:“给你一段较长的细棉线和一把25厘米长的尺,怎样测出这根棉线的长度?”当然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同学说:我用尺子一段一段地量出了棉线的总长,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我在充分肯定了他们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说明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有的同学说:“我把棉线用对折、缠绕等方法改变棉线形状之后再测量。”对于这部分同学我及时鼓励。当然还有少部分学生虽然积极操作,但是仍未得到正确答案,我充分地鼓励他们的参与意识和钻研精神。

2.评价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良好的数感和数学意识,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学好数学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评价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大小中,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比较1/24、2/23和3/32的大小。提问:仔细观察题目,你觉得运用什么方法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观察后,有学生提出:这几个分数的分子较小,分母较大,给分母通分较麻烦,如果“通分子”,就能很快比较出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给了他这样一段评价:你对数真敏感,抓住这种感觉,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许多问题你都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3.评价学生思维的品质

在这里主要指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深刻性。学生在课堂讨论、练习、质疑等教学活动中,一部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独特,思路清晰,思维的质量高,充分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在评价中应充分肯定并保护好学生的这种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有学生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除了可以是长方形外,还可以是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我请这位同学站起来说说他的想法,并帮助他演示给同学看,在得到证实之后,对他进行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4.评价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是单向的接受、消化、应用、储存信息,而是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不断合作、相互交流,有多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目的是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尊重他人的观点、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是评价一个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就采取了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同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得出新知,并对每一小组进行评价,评出“团结协作”奖,以此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体现艺术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极需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怎样艺术地评价学生呢?

1.幽默评价——意味深长。教师要学会评价的语言艺术,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一名学困生举出生活中长方体的例子,他还在吞吞吐吐时,另一个学生坐的长板凳的凳脚突然咣铛一声松脱了,那个学生也一下子摔坐在地上。我风趣地对那个举例的学困生说:“你看,长板凳的凳面为了说明自己是长方体都不要‘脚’了。你肯定也能很快地找到长方体的。”这位学困生马上说:“咦,桌子不要脚也是长方体。”这样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2.形象评价——意境深远。生动形象的简笔画是最富感染力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评价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投学生所好,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当学生作业书写工整,解答方法富有创意时,我会欣然地在后面画上欢笑的小脸或快乐的小鸭等简笔画,并写上“你的答案让老师感到惊喜!”“你的字写得真漂亮!”等话语。作业批改过程正是批阅“童心”、保护童心、呵护童心的过程。一次次老师认为很平常的作业,其实是学生个性化的劳动成果,就让我们老师手中的笔也多一些“感情”,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用我们富有艺术化的评价去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用我们的赏识圈点孩子的骄傲吧!

3.人性评价——春风化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通过巧妙的评价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如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我在学生的课堂记录本上印上智慧星,并作为期末考的考核依据。如果学生的智慧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到教师处换取一些小礼物。这种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以学生为本,主动探索评价的科学性,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美好“圣地”。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前川五小)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长方体评价数学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抓不变量巧解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