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09-03-25翟桂亭

商情 2009年11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激发兴趣

翟桂亭

【摘 要】语文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接触、认识、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和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和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因此,如何了解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心理特点,如何认真研究培养和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措施和方法,就成为所有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 保持延续兴趣 提高效率

语文是中学学习的公共学科,语言、文字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但是‘语文学科的交际性、逻辑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使语文“回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中,运用多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将教学活动组织得当,科学、合理、生动地安排每个环节,营造出轻松活跃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紧张而又有乐趣。鉴于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容感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当代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登高》一文的学习中,电脑画面上设置“三秋图”,设置问题:“秋”字蕴含丰富,除了之季节之外,还有何深意?研习:“秋”不仅指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这时电脑上展示画面“秋风瑟瑟,落叶飘零”引导学生感悟,季节之秋——秋风正劲,猿猴哀鸣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面对滚滚长江,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盛唐景象不在,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忧世之感。这样,通过问题和画面导入,调动学生情绪,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出现最佳状态,兴趣成了学生向知识深度进军的一把钥匙。

二、品味作品语言,合作研讨,保持学习兴趣

为了增添好奇心,结合诵读教学,创造性设计,激活文本内容,创设语言情境。合作研讨,给学生一种思维的胆量和张力,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向自己提出了“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力戒抽象、枯燥的说教和灌输。

2.质疑问难,保持兴趣

如教学《道士塔》时,在学生对王道士的性格、罪状、罪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后,我没有沿着过去对本文主旨深挖时的一一追问,而是组织合作学习,讨论:①为什么王道士这样的人竟然当上了莫高窟的掌门人?②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③如何看待斯坦因的文化远见?④作者在文中对道士塔这一文化现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我随机的参加了一个组的讨论,有意识的指导他们既紧扣文本语言,又深入思考,激发探究意愿,发表独到的见解。合作探究适时、适宜、适度地点拨,学生讨论时热烈高效,保持学习兴趣。

三、强化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延续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面对社会的要求和传统教育的弊端,明确指出:“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探究与想象结合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深入到情景教学中,延续学习兴趣。

如讲《菜园小记》,我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师:“咱们学习本课都要体验劳动乐趣,品尝劳动趣味,”“怎样体验呢?”先请同学们默读。默读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形象,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园,我们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都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这样的形象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仿佛置身其中。我问:“踩在畦垄上了吗?”学生闭着眼睛,笑眯眯地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学生回忆起土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回答:“闻到了”“那我们看是劳动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身来拔草、间苗。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品尝到田园的乐趣,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学生的感悟与主动探索,不仅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更多的是在活动中延续了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思考,快乐参与,激发好奇心。

四、感受成功,激励教育,激发更大兴趣

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做一做,当学生初露某种爱好时,老师要把握时机,想方设法帮助其成功,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艺术”,引入课堂评价,鼓励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之上,激发更大兴趣。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并以此激励。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发自内心的赞赏,适时的诱导,一定能博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那可纯真的心,多加入“真好”“你真棒”“你提高了很多”等鼓励性的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人文气息。

综上所述,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在联想中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强化兴趣教学,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地聪明才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乐”中培养了兴趣,学到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能力。我相信,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会逐渐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激发兴趣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六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感悟语文教学魅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