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若干思考

2009-03-25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毕业实习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李 煜

[摘要]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保证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基地建设、提高教师能力、改革课程体系等措施,来增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

[关键词] 经济管理 毕业实习 实践教学

当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实践型”培养方式是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工作。教育部在《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由此可见,毕业实习又是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在实习管理、实习经费等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将校外实习逐渐转变成校内实训,甚至有人觉得校外毕业实习可有可无。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是专业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将之前学习的各种理论综合运用于实践阶段,也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专业教育的延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尽早适应社会。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毕业实习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校外毕业实习能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生要想毕业后以最快的速度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本专业综合的实务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单靠实验室是难以完成的,而且其现场性、实战性是校内实训、实验教学等教学环节所无法具有的,所以学生必须到具体的单位部门——校外实习基地去实习,通过实习培养其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

第二,毕业实习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保证。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所要求完成的毕业实习报告是对其大学生四年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一次全面而综合的运用,所形成的报告写作是培养其创造性综合思维能力及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为即将面对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铺垫。如果学生没有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没有真正体会过企业的管理运行过程,那只能闭门造车,凭空构造论文,这样的论文实属纸上谈兵。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增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并呈现滑坡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影响学生实习心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就业方面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更加没有优势可言。就业形势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一心一意寻觅就业机会。而高校毕业实习环节通常是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此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找工作的准备期,实习期间,尤其是没有机会留任的实习,学生更忙于寻找其他工作单位,不能安心、认真地完成实际任务,对实习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应付了事,甚至干脆离职离岗。这样一来,所谓的实习计划完全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实习基地数量有限、经费不足影响实习质量

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是完成毕业实习必要的条件保障,但是随着地方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来就相对不足的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更加“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校外毕业实习的实际需要。学生不能安排到企业单位实习,这样,学生就接触不到具体的银行信贷业务,不能到企业财务部门看账和做账,不能了解企业的全套生产过程和营销策划,不能了解外贸部门具体的业务操作规则,以致严重制约了学生各种业务技能的培养。目前更有不少院校,在实习单位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自由联系的做法,学生只要提供企业的签章,不管过程如何,就认为是完成了毕业实习。

3.实习工作岗位、内容不符,难以达到实习效果

由于社会上实习单位业务保密等因素,绝大多数在社会上实习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不能接触到专业业务的实质内容,实习仅仅停留在皮毛甚至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每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十分饱满,工作压力大,个人尚且自顾不暇,并且企业的各项事务处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多数企业已开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事务处理和业务管理,对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一定考虑,即使接受了实习学生,也大多不愿意让没有经验的人接触系统,因此,实习学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

4.实习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有限,难以完成指导任务

目前,普通高校教师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的优势,但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成长起来的,完全没有参与过企业单位的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及解决各类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并且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那些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教学、评职称,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大都用在钻研书本理论和撰写论文上,想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依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习,显得功底不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影响实践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5.前期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缺陷,岗位工作难以胜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实验课占整个课程的学时比例较小,并且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是重单项实验,轻综合训练;重知识的纵向衔接,轻知识的横向联系,并没有真正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各种实践技能的手段。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全面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就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难以担任角色,在实习单位里无所适从。

三、加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对策

1.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习管理队伍。管理队伍由学院教学副院长或其他院级领导担任总负责人,各专业系主任为相关责任人,任务是强调毕业实习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各辅导员、教学秘书、实习指导老师,都是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将班干部、学生实习小组组长定为管理队伍的辅助人员。其次,完善各类实习管理文件。例如,毕业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习质量标准、实习大纲、计划安排、指导书、任务书、教师指导规范、实习考核等,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实习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促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的角色,需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教育外,还应结合实习岗位情况编写实习讲义及思考题,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如果有条件可将所有资料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位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手上。

2.加强基地建设

高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能力。首先积极发挥校企办学的优势,依托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面向专业、特殊行业办学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定期派一些专家、教授为这些单位提供咨询服务,举行专题讲座,积极与专业教学相关的一些企业形成密切联系,不断加强与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使这些企业成为高校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另外,在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同时,还要注重原有实习基地质量的提升,努力使之成为功能多样化、布局合理化、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毕业实习的需要。

3.提高教师能力

学生初到校外实习,从校园步入社会,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与困难,此时,指导老师必须发挥其应有作用。但目前经管类专业教师具有实战经历的为数不多,并且近年来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往往看重的是教师人数的增加和学历层次的提升,却忽视了对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实习教学取得效果,就要改变这一现状,比如,一方面,可选派一些理论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骨干到企事业单位任职,具体从事经济管理活动,这样既可以了解单位的管理工作流程、实况,诊断其症结所在,带领学生加以研究,协助企业单位解决疑难问题,改善经营管理,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改善实践教学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从企事业单位聘任理论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优秀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师的培养费用,还可以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4.课程体系改革

毕业实习是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与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想要增强毕业实习的效果,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重视实践,才能善于实践。那么,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开始,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把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践课程与独立实践环节中的模拟实习、阶段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设置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阶段,建立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提高和研究型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课程,增加开放性、自选性实验,实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具有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毕业实习应有的效果。

总之,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门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努力加强毕业实习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仅可以将社会责任心、追求科学的实践精神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内化在学生的素质中,而且有利于促进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对推动高等教育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景桂,徐志刚,章璇.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5(2):84-86.

[2]刘在云.关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6):17.

[3]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4.36.

[4]何永贵,乞建勋,张占国.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习有效性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6):65-68.

猜你喜欢

毕业实习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工科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体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浅谈高校药学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