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接受能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2009-03-25陈星宇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陈星宇

[摘要]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既是教育的接受者,教育的对象,同时,又在一切思想教育信息的接受活动中,具有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在高校中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成为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接受能力

随着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入学门坎的降低造成了大批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对这样一个庞大人群进行合理规范、有效管理,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在校大学生,他们是教育的接受者,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体地位,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理性地审视这一庞大主体,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和体现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全过程,全方位。要有成效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只有把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起来,教育才是成功的。因此,我们应当在学生当中努力推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不断的自我教育中教育自我,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然而大学生在校主要是以班为单位,学生往往比较重视集体的教育和灌输,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则较为怱视,如何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激励自己,检查自己的源泉,高目标就是强动力,有了高的奋斗目标,才能有较强的自觉奋斗精神,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进取热情的高涨,远大目标的确立等等是大学生成才上进的关键。自我教育的继续开展才能有保障。(2)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大学生对自身认识的深化和自我教育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现实,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地获取经验。(3)加强班级建设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加强班级建议,发挥大学生团结同学、组织同学、教育同学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我教育中锻炼和提高自己。(4)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监督和自控能力。许多大一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利用充裕的大学时光,很多学生在之前冲刺高考的紧张环境中突然面对如此轻松的环境,显得很不适应,缺少了高中阶段教师和家的管理和监督,成天无所事事,逐渐养成了自由教漫的习惯。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继续开展,所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控能力对学生是否能进行自我教育具有很大影响。

对于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其形成又需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学生的内在接受,教师的教育是手段,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目的,而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过程。

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率,就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教育的内容也只有被学生更多地接受才能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影响大学生接受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选择认识对象的前提,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又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减少教育的压力,提高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效率。(2)学生的需求。学生作为接受的主体,需求同样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生会因为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家庭背景、自身条件等各种因素选择不同的需求,而对不同的需求,教育手段和方法就只能采取多样变化针对每一种需求提供一套适当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接受。(3)学生的认识水平。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必备的条件,就是要有一定的认识水平,相应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共同构成学生接受活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否被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所接受。既受制于学生的既有条件,又受制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接受模式,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都存在个体差异,了解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才能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不同的情绪和心理情感都对学生的认识动力、价值取向以及对象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和心理状况会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等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健全自身的人格,加强自身的素质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使学生们能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自我意识的健康人的最终目的,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管向群.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3]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视阈中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