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以人为本”

2009-03-25于欣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优良传统学生工作以人为本

于欣欣

[摘要] 随着高校管理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各高校管理文化的主流,尤其在学生工作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然而,由于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在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工作在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几个误区,提出要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合理厘清其外延。

[关键词] 学生工作 以人为本 优良传统

哈军工不仅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人才,出了一批成果,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很多高等学校办学的战略思想和观念:“两老办院”的传统,“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理念,“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的忠诚文化,“一切为了学员”的思想,等等,这些不朽的治校经典经哈军工及其后来人代代相传,积淀了哈军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哈军工独特的优良传统。

提到哈军工的优良传统,作为学生工作者必然联想到陈赓院长的“一切为了学员”的办学战略,陈赓将军站在战略的高度,有段十分形象的说明:教师是炒菜的,干部是端盘子的,端盘子和炒菜的都是为了学生“吃”好,学校的宗旨是育人,一切为了学员的学习成长。陈赓进一步指出:“学员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我们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为学员服务。”这一思想虽历经55年的考验,但在今天仍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的优良传统,不仅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切实需要。2005年9月,学校党委正式提出了我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理念。这是我校多年来对学生工作的理念首次给予清晰完整的表述,是哈军工“一切为了学员”优良传统与“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成功的结合与升华。作为学生工作者,如何深刻领会和正确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时下是非常时髦的词语,使用率极高,下面,笔者从实际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调查研究应该是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着力点

学生工作的经验表明,各种思想问题的解决,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决策正确,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反之,情况不明,决策失误,其结果必然是“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善于发现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为学生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以我院考研调研为例,2002级本科生我院与水声工程学院的高考入取分数大致相同,但是我们两个学院2002级的考研率却相差甚远(65.9%,34.9%),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我院学生勤奋努力程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就考研成功主要原因的回答来看,认为主要靠有毅力有恒心,水声工程学院占69.7%,我院只占20.3%。相反,我院有39.6%的学生认为考研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靠联系导师获取信息。这个调查结论为我院的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这客观的调查数据也为我院学生复习考研敲醒了警钟。再比如,通过对近三年我院研究生报考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报考我校的学生与实际报考学生总数的比例,还是考上我校学生占我院入取总数的比例都相对较低,而报考外校的学生入取率就更低了,这已经成为我院考研率低水平徘徊的一个瓶颈。接下来我院将继续调查研究大学的学习成绩与考研成功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帮助学生在就业和考研,考本校研究生和考外校研究生选者中找准定位,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考研率提供可靠的依据,做出科学的决策。

重视科学研究,是哈军工发展的战略基础。我们学生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一切为了学员”哈军工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着力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应该是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基础和保障

笔者在上学期我院的学风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缺课情况非常严重,而且不是极个别现象,学生不上课,学习,学风将无从谈起。当然原因有很多,解决问题也应该从调动内因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同样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而学生逃课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从制度上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应该而且必须的。但是实际工作中落实时,却被一些教师和学生不理解,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不应该这样管理。他们认为,现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就应当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学生管理应该充分地人性化,而规章制度必然会制约、压抑校园的人文气息,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与以人为本追求的境界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人本管理应该淡化甚至取消制度的制约。前几天笔者在报纸上看到有的小学提出课堂上学生可以睡觉、插嘴、喝水、出去上厕所、随意选择同桌,在课堂上有权拒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自由和权益的尊重,实际上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最终会损害所有学生的课堂权益。

很显然,以上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肤浅理解,把“人本”与“制度”对立起来,简单地挪用了对人的信任、关心、尊重等管理方法来充当“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实际上,“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对人的放任,更不意味着对科学制度的否定。“以人为本”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这一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比如说香港在公共场所对吸烟者有严格的限制,违反者将处以高额罚款,因而在香港的大街上基本看不到随便吸烟的人,城市文明度很高。如此对待吸烟者,似乎有不尊重“人权”的嫌疑,其实不然,此举正是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来约束少数人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在实践中,必须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和真实的主体依托,否则,其运作只能是虚幻。实践证明,制度管理在克服人性弱点和惰性、维持工作准则、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不能弱化制度管理,加强和完善制度管理与倡导“以人为本”管理应被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两个方面,不宜过于强调孰重孰轻,“以人为本”只有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之下,才能达成理想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

哈军工培养的人以又红又专而著称,哈军工的管理以严格规范而闻名,我们学生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一切为了学员”哈军工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更不能抛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这个哈军工成功的根本经验。

三、表扬与批评,激励与惩罚一样都不能少——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方法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个别老师由于害怕被扣上“挫伤学生自尊、泯灭学习兴趣”的帽子,逃课不敢管,上课睡觉不敢批评,对学生的错误 “视而不见”,在教育管理上“不敢作为”,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泛滥成灾,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下这个事情曾被许多媒体热炒,某校一节政治公开课,教师问:“在红绿灯路口,夜间没有警察值勤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做的?”很多学生回答如何将遵守交通规则变成自觉行为。有一名学生说:“只要保证安全,可以不按红绿灯指示来行走。”“好样的,敢说真话!”教师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自由和权益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实际上违反了教育规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影响的是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身体和心志还未完全不成熟的大学生,必然会有许许多多不成熟的思想和行动,爱学生就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于有碍于学生健康形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甚至有悖于社会公德触及刑律的恶劣行为,学校和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纠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不是说事事顺从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不是任性,要对学生宽容而不是纵容,对于不合乎情、理、法的需求,教师要坚决抵制,表扬与批评,激励与惩罚一样都不能少,这才是科学的教育规律,才是完整健全的教育,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四、是否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是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标准

工作中,许多同志明白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道理,也非常重视这点,经常找学生谈话或者座谈,但是当面对一些学生反映的个别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例如,是否应该强制要求学生上必须上课,统一上自习是否可行等等。因为在落实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反映学生管理没有以人为本,在学校一部分学生眼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要让个人感受到绝对的尊重、自由和满足,学校的一切管理,必须尊重着“我”的需要而进行,以“我”是否认可、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标准,于他而言,他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以人为本”了,却鲜有思考他需要的尊重、自由和满足是否符合学校的公共价值准则。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动辙则说学校“不人文、不尊重”,他强调和期望的是权利,忽视的是责任,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自我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从关注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尊重、理解、关怀、支持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给予学生成长成才的条件和空间。但是“尊重”不是放任自流,“理解”不是全盘认可,“关怀”不是拉关系走后门,“支持”更不是无原则同意,这些“尊重、理解、关怀、支持”都应是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就是要平等待人,公正处事,而不是在人情之下的一人一个标准、一事一个准则。“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多重规定性的概念,理解它的关键在于,必须从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关系人手。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必然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理论困境。就学校而言,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这里强调的“人”是多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而决非少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我为本”,过度强调个人的需求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必然会与群体的整体利益相抵触,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违背。所以,是否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是否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是评判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标准。

“以人为本”办大学、办教育是哈军工留给其后继者的重要办学理念。新时期,结合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刻理解和正确落实是对其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北京日报,2004-10-15.

[2]张天儒.试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人本理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132-134.147.

[3]于留成.坚持科学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4]吴新明.哈军工办学宗旨的确立与淡化.建军5O年回顾与思考.海潮出版社,2000.

[5]李懋之.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1993.

本文系“哈军工优良传统”研讨会论文。

猜你喜欢

优良传统学生工作以人为本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
“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