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仁堂品牌文化内涵解读

2009-03-14程书香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品牌文化同仁堂解读

[摘 要]翻开同仁堂的历史,人们感受最深的是同仁堂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还是堂训、自律意识、服务铭,都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正因为同仁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自身的品牌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才成就了同仁堂今天的伟业。

[关键词]同仁堂 品牌文化 解读

作者简介:程书香(1967-),女,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品牌策划研究。

翻开同仁堂的历史,人们感受最深的是同仁堂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还是堂训、自律意识、服务铭,都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正因为同仁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自身的品牌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才成就了同仁堂今天的伟业。

一、企业使命:济世、养生

公元1669年,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在京城创办同仁堂药室。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对于病倒在街头的乞丐,同仁堂约定无论哪个伙计碰到,一律将其带回同仁堂免费救治。

同仁堂“济世”、“养生”的崇高使命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庸仁爱”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企业精神:同修仁德、亲和敬业

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对“同仁堂”这个店名也是中药品牌名称的解释是“同修仁德”。同修仁德是对同仁堂所有员工的一种勉励和激励,即激励员工把制药卖药、治病救人作为修炼自身仁德的一种途径。中华民族一向推崇“修身以道,修德以仁”,在修己的同时,注重入世,讲求修齐治平,经世致用,也就是说修身、修德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效力。同仁堂的同修仁德浓缩了中华民族对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要求,那就是修仁德是为了济世和报效社会。所以,作为同仁堂的员工,只有仁德高,才能做到亲和敬业。而员工只有亲和敬业,才能生产出货真价实、质量过硬、疗效显著的药品。历代同仁堂人正是恪守了这一企业精神,才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三、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1668年,乐显扬去世,其三子乐凤鸣继承父业。乐凤鸣幼承家学,精通医药,善于总结前人的制药经验。用三年时间,于1706年将同仁堂所制362种成药分门汇集成书,名为《乐氏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该书为同仁堂制药建立了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同时,在该书序言中,乐凤鸣明确提出“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两句话对同仁堂日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成为历代同仁堂人必须遵循的传统古训。自此以后,同仁堂所制的各种药物,疗效更加显着,在社会各阶层迅速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并逐步得到清皇宫的注目和赏识。

清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接到宫廷圣旨,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清皇宫自此成为同仁堂188年的老主顾。

乐凤鸣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明确提出了同仁堂的质量观。乐凤鸣子承父志,既然以“养生”、“济世”为己任,就应该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同仁堂有一种药紫金丹,一种亮晶晶的药丸,里面要搁珍珠。当年同仁堂的当家老太太亲自监督药工把珍珠磨碎,放进和好的药里才离开,这种监督还作为一种传统流传下来。所以,同仁堂所制的各种药物,疗效更加显着。而同仁堂过硬的药品质量、显著的疗效产生了良好的“口碑”效应,好名声竟然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致使皇帝也成了同仁堂的忠诚顾客。而由于这位特殊的顾客,同仁堂在今后的 药品质量上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杀身之祸。同仁堂的自律与来自清皇宫的压力共同成就了其过硬的质量文化。现在则是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

今天,同仁堂人依然遵循古训,同时坚持“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四大制药特色,生产出了众多疗效显著的中成药,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青睐。

四、信誉至上观

历代同仁堂人对药品质量的要求都是一丝不苟。所以,一旦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决不姑息,宁肯自己遭受经济损失,也不愿卖假冒伪劣药品坑害病人。大清年间,由于同仁堂的丸散膏丹名气大,利润丰厚,从而使得有些不法商人十分眼红。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假冒同仁堂之名出售伪劣药品的事件。同仁堂为了维护信誉,不得不长期与这些现象作斗争,有时甚至要把假药全盘买下以防流入市场,承担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为了防止假冒,同仁堂一直不开分店,要买同仁堂的药只能到大栅栏去买,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同仁堂仍然视信誉为生命。2007年末,网上沸沸扬扬在炒作“珠海同仁堂假药事件”。 同仁堂高层负责人十分关注这一案件,要求一定要彻查此案。 珠海市药监局稽查分局证实消费者在珠海同仁堂药店买到的“安宫牛黄丸”确实是假药。安宫牛黄丸是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的招牌产品之一。后经查实,这批安宫牛黄丸是该分店从广州的广东星州药业有限公司购进的,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从没生产过批号为6010163的安宫牛黄丸。这起案件最终以珠海同仁堂分店赔偿顾客8万元、广东星州药业有限公司赔偿珠海同仁堂分店98000元告终。这个事件一方面说明北京同仁堂严把生产关,没有生产假药,另一方面也说明分店多,如果疏忽管理,假药很容易钻空子。

五、开拓创新观

同仁堂从最初的作坊店发展到今天的集团公司,从宫廷秘方到高科技含量的中药产品,从丸散膏丹到片剂、口服液、胶囊等多种类型,300多年的历史无不渗透着同仁堂文化的开拓创新发展观。21世纪的同仁堂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集团,集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

在发展上同仁堂采取了如下措施:加强同仁堂海内外营销网络建设,立足北京市,扩展全国,进军海外,建连锁店。同时积极借助国际互联网络的优势,探索符合同仁堂特色的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积极进行符合同仁堂发展需要的新技术项目的落实与探索;尝试建立符合同仁堂药品质量要求的药材种植基地;积极探索海外融资渠道,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结论:透过同仁堂浓厚的文化底蕴,人们不难理解究竟是什么使同仁堂跨越3个世纪仍保持青春。实践使同仁堂人认识到,只有把优势的文化传承下来,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使品牌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同仁堂的成功,开创了中华老字号焕发新生命的成功之道。其他老字号能从同仁堂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老字号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那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参考文献

[1]文达,文举,如何运用民族文化打造品牌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8,8:185-186

[2]王建威,走进同仁堂 了解中药文化[J]中国名牌,2008,4:96

猜你喜欢

品牌文化同仁堂解读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南北“同仁堂”谁是老字号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增加企业竞争力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北京老字号企业的使命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绎美风尚企业文化研究
同仁堂 跨越十四年的拿牌路
晋江鞋服企业品牌文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