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祝抓喜秀龙草原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调查

2009-03-08冯臣伟陆海鸣等

草原与草坪 2009年6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制约因素现状

刘 晨 冯臣伟 陆海鸣等

摘要:结合天祝抓喜秀龙地区草原旅游资源特点,对当地草原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寻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扩大宣传、加强管理、合理配置资源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天祝抓喜秀龙;旅游开发;现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09)06-0073-03

天祝抓喜秀龙草原区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部,E102°29′~102°33′,N37°11′~37°12′之间,地处乌鞘岭一歪巴郎山一乾山及玛雅雪山之间的金强河河谷及其支流的狭长地带,东北靠安远镇,东起打柴沟、炭山岭二镇,西接青海省门源县,北依哈溪镇,面积459.2km2。含5个行政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山多,属高寒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400 mm,年平均气温一2℃。自然条件独特,冬季严寒(一30℃),春季风大,夏季凉爽,空气清新透明,日照强度大。草原面积2.31hm2万,植被以旱生耐寒的禾本科丛生草为主,滩地主要有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长芒草(Sti-抛bungeana)、马蔺(lrislactea uar.chinensis)、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等,阴坡分布有青海杜鹃、高山柳、报春花等。境内天然草原水平分布差异不明显,但垂直分布差异较大,海拔不同草原类型也不一样,境内瀑布、河流、怪石、原始森林、雪山、冰川均有分布,民俗独特,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草原区旅游发展现状

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的发展是随着天祝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兴起的,自1996年起步,先后经历了探索启动、规范完善和主导地位确立等发展阶段,近几年内得到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显现,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农牧民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已从原来的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变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投入旅游市场,结合自身实际与资源优势参与旅游活动,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并已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是天祝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开发阶段,人们对旅游与环境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的理解。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忽视了旅游本身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草原退化、沙化现象严重。2008年抓喜秀龙草原区的草地产量相比1997年下降了30.34%,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已占到了草地总面积的37%,优质牧草产量下降了60%~80%。可以看出,旅游业的发展与农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

2草原旅游发展制约因素

2.1宣传力度较弱。对周边游客吸引力明显不足

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中段,旅游特色明显。虽然国道312(G312)毗邻而过,但由于当地旅游业刚刚起步,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缺乏资金支持,宣传意识不够强烈,对外的宣传力度还跟不上,因此,许多游客,特别是临近的兰州、武威、青海、宁夏等附近城市和地区有类似旅游需求的群体无法及时了解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情况,更不知道该地区还有正在开发的草原旅游景区。酒香也怕巷子深,失去了宣传媒体的积极引导和游客之间的相互宣传,直接导致去往当地旅游的人数较少,旅游收入较低,开发举步维艰的状况。

2.2管理部门意识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华锐藏族主要聚居区,长期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素质、文化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弱,这已成为限制草原旅游业科学合理发展的一大因素。当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缺乏信心,旅游开发投入明显不足,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案,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现象,导致旅游及其附属行业发展缓慢,基础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停滞,交通状况不容樂观,专业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少,旅游服务质量跟不上、监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另一方面,当地牧民,农牧民对发展草原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与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对自然资源毫无保护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地方经济一时繁荣,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人员环保、生态意识淡薄,缺乏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旅游废弃物随意处理,当地草原生态旅游区环保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等诸多因素。

2.3资源利用不够科学合理

由于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的气候寒冷,当地的草原旅游业刚刚起步,旅游资源相对于内蒙、新疆等其他草原旅游区,无论从生物种类还是旅游设施来说都相对较少,很大一方面限制了当地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而现阶段,当地有关部门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还很有限,使当地很大一部分旅游资源被闲置下来,产生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现象。具体的分析,在当地除了开展传统的草原观光旅游外,还有许多包含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被利用起来,例如:草原饮食、草原风情、草原文化、草原历史、当地宗教、当地民俗等资源。这样可使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的旅游项目丰富起来,不但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同时又可以解决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3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

未见其“物”,先闻其声,酒香更要勤吆喝。首先,强调旅游在抓喜秀龙草原区开发中的重要性,加大对草原旅游区的宣传力度,发挥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利用多种媒介,如各类出版刊物、电视、广播、报纸、大型广告牌、灯箱、条幅、流动宣传板等,让周边以及更远地区的游客全面及时的了解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所拥有的的丰富旅游资源以及正在规划和投入建设的新项目,不仅突出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的主导项目,还要重点宣传本旅游区的特色、优势项目和边缘项目吸引游客。

3.2狠抓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建设

首先,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开发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走可持续利用的道路。积极以旅游目的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开发重点,并强调在开发中的保护。其主要特点是:自然性、保护性和参与性。同时强调综合效益,尽可能使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既不被减弱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其次,应加大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目前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区尚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道路、宾馆、餐厅、景点基本建筑等设施亟待建设和进一步提高。旅游局等开发管理部门应和政府、机关等职能部门协商、配合,将基础建设尽全力搞好,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另外,软件服务也是限制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游客来到旅游区,享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会对当地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印象大打折扣,使外界名誉受到很大损失,进而影响游客数量,减少旅游收入。因此,对旅游从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区知名度。

3.3加强环保教育,完善旅游区管理制度

抓喜秀龙草原区旅游开发刚刚开始,生态规划和教育均较薄弱,部分景区为盈利创收为目的,不进行环境评价就开发建设,且景区内很少设立生态保护知识宣传栏,导游讲解也极少涉及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故而要实现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转变观念,开展全民环保宣传教育。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吸引本地投资,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开发和保护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旅游区建设和管理的主力军,真正实现“草原有界,开发有度,建设有责”。在当地中小学校教学中增加生态环保与开发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必须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前提。通过举办有关合理利用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专题讲座,使旅游从业人员进一步理解两者关系,合理科学配置草原旅游资源,积极探索草原旅游管理有效模式,完善和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管理和约束旅游活动与服务,实现资源和管理双优化,进入经济增长促进旅游业发展,反之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制约因素现状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