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课堂呈示模式的深层结构

2009-02-01宋苏晨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3期
关键词:大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宋苏晨

[摘要]虽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更为丰裕的呈示可能,但“文字+图片”仍然是课堂中的主要呈示模式。作者通过使用者主观意愿的分析,探讨大学课堂教学呈示模式的深层结构。在使用者的意识中,大学教学的根本属性是语言性的,而呈示仅仅是语言性教学的延长和补充。

[关键词]大学教学;课堂呈示模式;多媒体技术;深层结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49—03

一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课堂呈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课堂上所使用的呈示工具,除了少量实物呈示之外,主要是由传统的黑板和投影屏幕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板书一直是教学呈示的主要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投影呈示发展很快,电脑加上投影设备不但可以呈示文字和简单图形,而且还呈示包括视频在内的多媒体内容。就媒介能力而言,数字投影的传播能力远远超过了黑板和幻灯投影等传统手段。在同等条件下,计算机技术不仅有富裕的“信息数据的传输能力”和“意义符号的传达能力”,而且还具有更好的表演能力(performing capacity)。从传播层面来讲,信息充分将有助于受众意义的还原;反之,如果信息(特别是象征符号)匮乏,受众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解码,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课堂观察表明,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能更强烈地作用于受众的感官。当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下降时,一段小小的动画或音效可以提振他们的精神。因此,课堂多媒体呈示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于数字技术对课堂教学呈示意义方面的研究,学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其中相当部分都是对这一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研究在承认新媒体技术正面影响的同时,都认为普遍存在使用的误区和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潜力而只是板书电子化。我们也通过本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记录了200门非实验性课程的课堂呈示方式,所收集的结果也表明这一点。在多媒体教学环境里,绝大多数的非实验课程都有呈示。其中数字投影呈示形式占据了97%以上,纯板书的只有2门。大部分课堂上数字投影仍以“图+文”为主,板书作为补充与投影并用;部分课堂几乎不用板书,只用投影;另外,影视、音效、动画等视听多媒体的使用十分有限。统计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的前提,即在大学的课堂上,虽然计算机投影呈示能力的种种优势,但目前的主要呈示模式仍然是“文字+图片”的简单形式;数字技术带来的最大便利是图片的利用能力。那么,为什么教师们没有更多地利用技术潜力(渠道和表现)而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图文呈示呢?

本研究的理论前提是:技术是社会的产物,如果没有应用,再好的技术潜能也不能转换成为现实。一种技术如何被应用的关键还在于使用者,而以往的研究却很少深入分析使用者的主观理解和使用意愿而过于注重技术的特征。事实上,一个人对技术的理解和选择离不开个人的社会参照体系。参照体系包括社会语境、使用环境和经验。尽管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对社会意义的参照也往往是片断的、片面的和矛盾的,但他仍然可以“理性地”选择一种行为方式。我们认为,排除个性因素,要真正理解大学课堂教学的呈示模式我们应该研究这种模式背后的深层结构,而不是简单地列举技术应用的是与非。在Giddens的社会建构理论里,结构指的是社会系统的规则和资源(rules and resources)。本文范围内所探讨的“深层结构”更接近社会心理学者Edgar Schein所说的基本假设(basic assumptions)。根据他的文化分层理论,基本假设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它包含了假定正确的观念和取向,驻扎于我们意识的底层,成为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参照。如果教师们多采用一种呈示模式而不是另一种,应该与他们关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假设相关。

从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小样本无问卷的访谈方式。我们共访谈了20名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请他们解释自己课堂呈示手段形式的选择理由,并从中归纳出支撑这种行为模式的基本假设。虽然样本不具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但我们以为结果还是能够反映大学教师群体选择和使用课堂呈示手段的一般心理。

二访谈结果的分析

在被访者所陈述的选择理由中,常常出现的关键词是课程内容的需求、技术操控能力和课堂效果。

1课程内容的需求

课程需求是教师们来证明自己的呈示方式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讲的是X法,文字呈示足够了”;“《XX基础》是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呈示主要是解释、电路图,最多再用一些照片”;“讲数学用公式或文字就够了”;“讲电影不看片子肯定是不行的”。对不是自己讲授的课程,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为“不需要多媒体”、“可用可不用多媒体”和“应该使用多媒体”几大类。诸如法律、社会学、管理学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程只要“文字就足够了”,而图片或其他影像呈示只是一种调味剂;另一些诸如工程类、医学类或电子电气类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形象内容,使用图片呈示对学生理解则“非常有帮助”;而建筑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则属于应该使用图片或影片等多媒体呈示的课程:同样,外语类也应该使用包括电影在内的视听呈示工具。虽然《唐老鸭漫游数学仙境》这样的动画短片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但被访问的数学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呈示数学公式和运算过程大概“只需要板书的效果”;再如呈示《管理学原理》,要超越文字与图表用多媒体形式呈示也必须花费一番脑筋。因此计算机呈示技术对于这些课程来说只是一种板书工具的改进。但对于建筑或美术之类的课程而言,任课教师认为如果没有图片或影片呈示支持,课堂效果会大不一样。

对照相关课程的实际应用,我们发现使用的情况和被访问者的阐释大致相符。各学科最常见的呈示是ppt加板书,并以文字形式为主。而少量的视频则往往集中于部分社会科学、艺术类和语言类的课程。除了ppt模板中现成的动画功能以外,3D数字动画形式非常少,在我们的样本中只有《机械设计》一课中曾经使用。然而,虽然教师们对课程呈示整体需求的理解相同,但在不同呈示形式的采用比例上却可以存在相当差异。例如,有两名被访教师讲授同一门关于技术社会学类的课程,他们对课程的属性、范畴、内容和目的理解基本一致,但在呈示选择上,一位教师偏重文字加少量图片,另一位却尝试更多地使用图示乃至网络视频:“考虑到我们的课程并不是技术型的,比较空泛,而本科生对这类课程不是很热衷,所以在呈示形式上添加一些多媒体形式可以调动他们的注意力。”

由此看来,一种课程的内容呈示需求并不是客观的或唯一的,但的确存在着一种社会共识。在这一框架下,教师个人寻求一种自己认为最能满足自己课程需要的方式。

2课堂效果在理解课程内容需求的前提下,大多数被访者还会把课堂效果当作选择和使用呈示方式的动力。课堂效果可以包含

许多层面,有知识传播的效果和课堂的氛围。在许多教师们的眼里,学生的注意力程度和喜欢程度是课堂效果最直接的体现。Vroom在他的期待理论中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把效价(valence)、期待(expectancy)和手段(instrumentality)联系在一起,因为希望得到某种回报而付出自以为相应的努力。随着大学评教体制的建立,教师们纷纷意识到上课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还必须考虑让学生喜欢:“好的呈示就是一个可以活泼课堂形式的有效工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少课堂呈示多媒体化努力的一个重要动因。一位被访问的教师说:“像我们这样比较务虚的课程,如果没有视频呈示,仅靠语言表达来保持学生两节课的注意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多数教师认为,排除内容的需求,多媒体呈示的可看性的确超越了单纯的文字呈示,所以部分教师表示会利用ppt软件的一些动画小功能来活泼形式。

这种多媒体呈示和效果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总是成正比的。一些教师认为,过于花哨的呈示形式影响了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知识传播的效果。多媒体呈示所带来了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一些内容来源于网上,缺少了教师自己的思想:过于依赖呈示内容,讲课缺少了激情:呈示先于讲解,影响了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因为许多老师都同意拷贝课件,因此有些学生不再做笔记,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深度等等。这些问题在许多分析多媒体教辅的文章中都有陈述。当呈示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时,教师制作精良多媒体课件的动力便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因此一些教师为了“改善课堂效果”而刻意减少呈示内容或改用无法直接拷贝的板书。在我们的调研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不抵触多媒体呈示,但是都分享这样的共识:“教学的核心形式仍然是宣讲,而呈示课件只是教辅,并不能取代讲课”,因而并不刻意追求精美课件。

以上的数据表明,呈示课件的工具性在相当程度上既取决于教师个人对于效果的期待和理解,也取决于教师对呈示的依赖程度。即使非常重视呈示形式的教师也同意呈示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3技术能力与素材资源

尽管教学的核心是宣讲,但我们发现,除了小部分教师对ppt呈示的教学结果不满以外,大部分教师都希望有“更好的呈示课件”因为“好的课件更能吸引注意力”,“能减轻讲课的负担”,访谈和观察结果表明,对于好课件的追求部分受制于教师的软件操控能力和可支配的素材资源。

如前所述,计算机技术具有包含传统呈示功能在内的更强大的呈示潜力,但这些潜力能否得到利用还取决于使用者的操控能力。虽然三维虚拟图形/视频要比二维图像更为“真实”,但没有能力设计和制作。被访问的教师中所有人都会拍照和拷贝照片,部分有过摄像和非编的经验,2人掌握3D软件技术(3DMax或Maya)。这个比例虽有样本的局限性,但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对照课程,我们发现教师所采纳的图片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等外部资源,一小部分来自自己的资源,而视频内容几乎都是外部资源(电影碟片或网络视频)。两位掌握了3D技术的教师也不制作三维演示课件。一方面是因为对课程需求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愿意在呈示课件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以为,在实际应用中,作为影响因子的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条件之一,而使用意愿(包括愿意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才是技术能力转化的催化剂。如果教师认为不值得花费太多的时间或运用过于繁琐,他就不会去运用已经掌握的技术知识来改进呈示的形式。事实上,如果没有现成的资源支持,被访问的教师认为他们一般不会考虑去编辑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呈示,或考虑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课堂呈示方式。

三关于课堂呈示模式的深层结构的思考

社会行为模式(pattern)是从社会生活中浮现出来并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社会行为方式。虽然课堂呈示方式是教师个人的选择和决定,并不缺少个性化的演绎,我们仍然可以从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观察到这种“文字+图片”的典型呈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只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显性的部分”,而下面支撑的则是在特定环境中教师的主观意愿和行为能力。我们上面所分析的当然只是在任课教师的意识中比较突出的三个影响因素,而实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要复杂的多,只是没有那么显性罢了,特别是隐藏在行为模式背后但实实在在存在的深层结构。通过教师们个性化阐释,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第一、大学课堂讲学的本质仍然是“语言性传播”。虽然教学模式总在不断演变,但其语言性本质并未改变。作为语言传播的延长,文字呈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要点,而其它视听形式则作为语言的补充,可以弥补语言描述的困难。我们以为,ppt之所以受到普遍应用的根本原因就是它完整地延续了语言性的传统并兼容了图片的呈示能力。

第二、在现行的社会意识中,口头讲授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呈示只是教辅。事实上,虽然较为富裕的多媒体形式比简单的图文呈示更具视觉吸引力,但教师对其教学作用的普遍理解是“呈示方式不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没有必要让教辅的表现能力超越它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在没有现成资源的情况下。

第三、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技术的层面上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但从社会应用的层面看,这些潜能能否被充分的利用,还要看技术的便利程度。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教师在选择媒介和方式时,更多考虑的不是技术的可能性而是技术的方便程度,如果制作较为复杂的多媒体呈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文字和图片已经能满足信息传递的需要,

“省力原则”会使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选择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简单形式。

四结论

如本文开头所述,我们的目的不在分析归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短处,更不是提供具体改进建议。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一种最佳应用模式。探讨大学课堂呈示模式深层结构的意义在于揭示教育技术的潜力和应用之间的差异缘起。当然,深层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相对稳定的深层结构也会慢慢演变。要推动更为丰富的课堂呈示形式的应用,我们应该加快相应环境的构建,例如激励体验式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资源、开发更为“亲近用户”的应用软件来降低技术的操作难度。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会更多考虑呈示的丰裕度和表现能力。

猜你喜欢

大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研究
中、德两国大学教学的比较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析
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E—learning在美国大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与借鉴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教学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