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策略思考

2009-01-20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11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思考策略

高 敬

摘要:从世界情况来看,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减速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迅速传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正确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于我国经济“转危为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金融危机;策略;思考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金融疏于监管,存在六个环节的弊端。

(一)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

近年来,美国人不断增强的消费勇气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标准普尔公司每月发布的美国前10大城市房价变化指数显示,从2000年1月到2006年6月,该指数从100上升到226,上涨了约126%,是历次上升周期中涨幅最大的。由于房价不断上涨,贷款条件宽松,通过住房抵押贷款买房的收益很大,即所谓的“再融资”——通过再抵押取得另一房屋的贷款,其目的不是居住,而是投机牟利。

(二)房贷证券化和衍生品过度蕴含巨大风险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给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这就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金融机构以MBS为基础,又发行了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债券”(CDO)。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美国次级贷款总额为1.4万亿美元,在其基础上发行了近2万亿美元的MBS,进而衍生出超过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凭证,金融创新的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

(三)投资银行职能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使得潜在的风险加大。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的银行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对投资银行的要求却没有那么严格。美国许多投资银行片面追逐利润最大化,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当经济稳定的处于上升周期时,一切将花团锦簇。但经济一旦发生逆转,高杠杆将迅速放大风险,并提高风险释放的杀伤力。贝尔斯登的资本金仅150亿美元,用30多倍的杠杆撬动5000亿美元的资产,流动性危机引发的挤兑风潮使其轰然坍塌。华尔街的其他四大投资银行也是这样退出历史舞台的。

(五)信用违约担保(CDS)风险不可控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由于信用违约担保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即如果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上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这使得在局部风险得到规避的同时,增大了金融体系整体风险,从而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了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如把石油推上每桶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这六个方面一环扣一环,形成了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方面诱发全球经济动荡。雷曼公司提交破产申请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并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另一方面引发全球性债务危机。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只是序曲,现在的危机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债券品种。

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欧洲的实体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外贸出口也产生诸多不利因素。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对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热钱”不断流入中国,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我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中。我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不可避免将受到较大冲击。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海外金融机构步入破产境地,国内银行的外币债券投资尤其是非政府债券依然面临较大的风险。尽管国内上市银行对海外证券的投资总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并不高,但如果继续出现问题,量变的积累将有可能转化成质变,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难以兑现。

2、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特别是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美国一些投资银行通过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进一步影响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房地产融资也更加困难,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上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将陷入一片困境。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央行自2008年9月开始采取一系列降息政策,从而结束了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转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对企业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型企业上,不仅仅表现为企业产量的下降,更多的是随之而来的一些连锁反应。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美出口增幅已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如纺织服装行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人消费意愿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与产品的销售速度也在下降。与此同时,生产纺织机械的国有企业订单下滑也难以避免。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美元走势疲软将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我国的出口企业在美元贬值的趋势下,出口产品的利润必将被侵蚀,有相当一部分利润率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出口主导企业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很多在国外市场受挫的外贸型企业也正在积极地开拓国内市场,进行艰难的转型。

三、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策略的思考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自2008年11月以来,我国政府雷厉风行,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的旋风行动,向外界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

(一)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面临世界经济放缓的形势,过去主要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重点放在保障民生上,优先增加财政对个人的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拉动消费;适当加快与民生、灾后重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发展瓶颈有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拉动投资。在税收政策上,通过推进增值税转型、服务业营业税制改革和个人综合所得税制改革等措施,鼓励企业技改投资,支持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坚持城乡统筹,适当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

(二)保证金融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阻断恐慌情绪的传染

中央银行已适时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停发三年期央行票据,降低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并已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一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继续综合运用利率、央行票据到期、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适当水平,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投放贷款,优化信贷结构,预防惜贷现象。维护货币市场正常拆借,中央银行可通过常规公开市场操作、设立短期招标工具等方式向存款类金融机构(含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三)建立和完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要将通货膨胀、汇率、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纳入到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中去。就目前实施监管的现状来看,我国应重点从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的漏洞,促使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工协作高效运转。实践证明,完善的法律体系、良好的会计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高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四)优化和重构内资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素来以敏捷的市场反应速度、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灵活的市场运作来克难制胜。但如果想要走得更远、更稳健,企业还需要开发更多元的能力。例如,通过重新审视企业的内部架构,找到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最佳方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而不是简单以裁员或其他短期降低成本的方式作为应对挑战的手段。

(五)进行适度的技术创新

创新的动机和本质是追逐利益,规避监管。华尔街的“过度创新”,衍生出许多神秘的、失去约束的金融产品,并最终酿成了金融动荡。尽管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但其责任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创新的无度和无原则。创新的“原则”在于分散市场风险,完善市场结构,“度”在于风险的可评估和可控制。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金融市场,创新仍应得到倡导,应鼓励适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高金融机构的创利空间和竞争能力。

(六)抓住机会,吸引和培养人才

企业可以针对危机下的客户需求,开发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把握逆市成长的机遇。吸收大量的国际金融人才,为我所用,以加快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技术和人才积淀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们可以让企业在经济回暖时掌握先机。

四、结束语

危机和希望共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历史正在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启最为紧迫的时间窗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上水平、上台阶,机遇所在,势在必行。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使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战胜危机,乘势而上,使我国的经济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尊严。

参考文献:

1、赵青松.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时代经贸,2008(12).

2、易纲.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J].求是,2008(22).

3、于亚博.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J].领导之友,2009(1).

4、黄淑和.中央企业要切实做到“五个不”[J].中国科技产业,2009(2).

5、李静芳.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策略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

(作者单位: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思考策略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Passage Four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