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感分析的方法和途径

2009-01-18杨泉良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途径语文教学方法

杨泉良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分析;感悟能力;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1-0058-02

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运用的妙处,也就是说要对语言做多角度的品味。从阅读角度而言是要以阅读者的个性为基础从多角度对文本内涵的挖掘,从写作方面而言,就是通过多角度的推敲,丰富表达的内涵。因此,语感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掌握语感分析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

一、通过字、词、句的学习和运用形成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我们认识了语感分析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意义之后,紧随而至的是如何进行语感分析的疑问。我们知道,构成文章的是语言,而构成语言的是字、词、句,也就是说,字、词、句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为了能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具体、细腻而又符合文章本意地体会感悟句子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必须从这些构成语言基本单位的分析入手,体会其中语词搭配的技巧、字词推敲的功夫以及句子所负载丰富语感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实而深刻地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内容,感受和体会语言运用的匠心所在。单纯的字、词、句分析,只是作为语感分析的切入点而绝不是语感分析的全部内容,文章语言意蕴的最后确定,还需将一个个字、词、句的分析加以联系,并且将其放置在共同构成的语境中加以综合,这种做法改变了字、词、句分析中孤立的、个别的、缺少联系的状态,改变了对字词句的分析中以基本意为核心进行挖掘的做法,而是用联系的观点去体会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例如:我们一般将“好人”的反义词确定为“坏人”,这是从这两个词的基本意来讲的,如果放到具体的语境当中,“好人”的反义词就不一定是“坏人”了,一个人得了病,却看不出什么病态,于是就说,这个人像“好人”似的,不像“病人”,这里“好人”的反义词就不再是“坏人”,而是“病人”。由此可以看出,单纯地进行字词分析,并不能解决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的目的,它的本质内涵必须进一步将其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加以解释。当然,作为阅读和写作中语感分析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的字、词、句的运用和分析是最基础的步骤。因此,我们强调字、词、句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也是最切实的工作。它是决定表达成败和理解正误的关键。

二、形式多样的语言分析

上述我们只说明了语言分析的切入点,即进行语言分析应从何处入手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进入了对语言的具体分析阶段。如何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就是我们在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洪镇涛先生在《语感分析的特点及技法初得》一文中全面具体地进行了介绍:

1.加一加:所谓“加一加”,就是采用在原文上增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2.减一减:所谓“减一减”,就是采用在课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3.换一换:所谓“换一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这是语感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4.调一调:所谓“调一调”,就是采用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段序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5.联一联:所谓“联一联”,就是采用联系前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6.改一改:所谓“改一改”,就是采用比“换一换”动作更大的对标点、句子或段落作修改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7.读一读:所谓“读一读”,就是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这些方法在作文讲评中进行实验性应用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们能够在自己作文的修改和对其他同学作文的评价中进行有意识地应用。

三、多途径的语言分析

语言分析做为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前提,必须以语言自身的特点及其丰富的内涵为出发点,不仅要进行多形式的语言分析,而且还要多途径地进行语言分析。从而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显示出语言自身的特点。多途径的语言分析是与写作和阅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充分的阅读是进行良好写作的基础,而阅读中的语言分析同写作中的语言分析又有很大的不同。阅读的作品一般都是成品,一般也只做正面的分析,主要目标是吸收其中的精华进行语言积累。作文讲评中的语言分析,虽然也需多作正面分析,但由于学生习作多是半成品,需要适当增加负面的分析,目的是作一借鉴。同样作为阅读语言分析的,在泛读中只需略观宏旨,注重对语言的直觉感悟,而在精读中则要落实字词句段和整个文章的语境,在作文讲评中的语感分析,既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也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还可以作者与分析者两相结合,既可把分析的重点放到字词上,也可以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语境中。除此之外,语言分析还可以将语言积累和运用相结合,如学习《中学语文名篇修改范例》中语言分析的内容,体会和理解通过语言分析进行文章修改的实际内容,深入挖掘其中分析及修改的精彩之处和异议。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运用到实际作文中,完成之后,作者自己介绍具体词语、句段及语境方面的语感寓义,同学谈论、判断其语言寓义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通过这一活动加强学生语感分析能力和运用语感的实践能力。多样化的语言分析中,还包括教师将学生或作家的范文作有意的曲解,并以充分的理由为曲解立论,然后学生讨论进行判断,同样也有很好的结果。

总而言之,语言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体,而集中体现学习、积累语言的阅读和集中体现运用语言能力的作文,也就因语言材料的丰富性内涵而要求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语言分析的多形式和多途径是语言本身的丰富性的要求,同时作文教学也应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要求。因为千篇一律的方法是难以适应学生群体要求的。

【责任编辑 薛春科】

猜你喜欢

途径语文教学方法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