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治通鉴》为何不载文人墨客

2009-01-15刘义光

百家讲坛 2009年19期
关键词:顾炎武文人墨客资治通鉴

刘义光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共1363年的历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这部皇皇巨著中,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以加强统治,但却鲜载文人墨客。这是为何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司马光以宰相的胸怀编辑《资治通鉴》,以政治家的眼光审视历史事件,其用意在资治,于事功有益为第一,闲雅文艺就算有心,怕也无力企及。而《通鉴》中亦明确地说:“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亨。”

清末大家顾炎武曾与友人李因笃叙及“通鉴不载文人”,当时李对此颇为不满,发牢骚说:“太史公称赞屈原可‘与日月争光,却不得书于《通鉴》。杜甫如不是‘出师未捷一诗为王叔文所吟诵,则他的姓名恐怕也不得见载。”而顾炎武不以为然,反驳道:“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接着,他举了一例:一天,翰林学士丁居晦被也喜欢文学创作的唐文宗李昂召见,言语间文宗关心起文坛时况,语及杜甫、李白等文学前辈。丁居晦极不给面子地说:“这不是帝王所要了解的事。”丁居晦不但未因此惹祸,反而被文宗委任为御史中丞。最后,顾炎武不客气地批评李因笃说:“就你这见识,比文宗差远了。”

又一次,文宗又与宰相讨论诗歌创作,大臣郑覃却再一次打压了他的文学热情,说:“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耳,不闻王者为诗也。后代辞人之诗,华而不实,无补于事,陈后主、隋炀帝,皆工于诗,不免亡国,陛下何取焉?”《通鉴》之本义于此可见之。而著名学者王夫之更是认为:“文赋者,非幼学之习也,志正学充,伤今思古,以待人之微喻者也。”

《通鉴》虽不载文人,但却很看重是否能写一手好文章。《通鉴》援引华峤的话说:“班固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意思是说,班固叙事不刻意拔高,也不故意贬低,详略得当,行文委委,使人百读不厌。

魏征曾作文说,写一手好文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施政的需要,要想以先进的思想指引人,以先进的典型鼓舞人,不能不靠它;二是百姓申述的需要,百姓有什么冤情不满,想上达天听,不能没有它;三是参政议政的需要,忠臣劝诫帝王,能臣进言献策,忠义之士指陈时弊,全得靠它;四是发现人才的需要,国家可以在一些托物言志的文章中,发现确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者,详加臻别,为我所用。是以凡百君子,莫不用心焉。此观点与王夫之相同,归根结底还是关乎人事。

编辑/子路

猜你喜欢

顾炎武文人墨客资治通鉴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顾炎武“拜师”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析紫砂壶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