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2009-01-05吴跃东王伟伟

科技传播 2009年21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校

吴跃东 王伟伟 董 葵

摘要 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结构性失业”,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特色,将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地方发展需求及政策需求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根据高校的实际状况,调整办学思路,展开错位竞争,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设置;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7-0100-03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我国基本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更是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从绝对值上看,我国大学生数量众多,但从相对值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就要少得多。2006年,美国每万人大学生数量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当时仅为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当年的22%的比例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这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就显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4]。一方面是大学生数量的不足,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我想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出现结构性失业。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程度如何,是要通过高校设置的专业及培养的人才来体现,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很多教材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前编写的,授课的方式和课程基本上一成不变。再加上有些高校基本上不研究社会需求,因人设岗,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看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在新兴、交叉、综合性专业发展上缺乏力度,使紧贴市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长此以往,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无法与单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岗位相适应。因此,对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关系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是指各高校具体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不同种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通过市场特有的调节机制,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从而使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二者的结构都不断趋于合理化。

具体而言,首先,两者存在着统一关系。一方面,高校进行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发展、职业变化的需要,依托学科优势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对专业进行调整就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职业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在操作层面上表现为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决定专业的取舍和招生规模,目的是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大学在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强化专业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来不断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

其次,两者还存在对立关系。对专业设置来说,它既要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同时要满足知识系统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两者很难同时兼顾。我国的专业设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课程安排、招生规模等权力基本掌握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中。一旦专业设置好,在几年内很难进行改变,当发现在教育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或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时,就不能及时调整。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得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但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就业状况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存在较大的矛盾[2]。

2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校很多专业设置特点优势并不明显,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培养出的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且课程内容脱节甚至滞后于社会发展,再加上高校扩招加重了毕业生竞争压力,部分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变动计划,涉及2 596个高校专业调整,其中两个专业同意撤销,撤销的原因就在于就业情况不理想。由此可见,社会需求的影响对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认真的市场调研,造成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甚至脱节。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些学科在设置时参考内在逻辑发展规律,出现了很多长线专业如历史学、考古学、基础教育学等。这些专业的设置很少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便部分高校考虑到这一点,却由于专业开设时间长、教学实验设备齐全,从事的名师、专家较多,从而不能进行改革,这一点在承担培养大量地方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上显得尤为突出;第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工科就业形势明显优于人文社科类的现象。工科学生尤其是技能性较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而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8.6%和66.1%,相对较低;教育类、农学类的就业率也明显低于各学科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2.5%和52.3%;法学近年来就业率也不高,仅为71.0%,而工科类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需求率;第三,很多高校为争取优质生源,盲目开设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断扩招生源。当“热门”专业的扩招速度大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速度,市场趋于饱和,无法吸收,“热门”自然就变成了“冷门”,也就出现了招生挤破头,毕业遇冷门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不是社会没有需求,而是需求没有对称。因此,如何调整“刚性”学科的专业设置,合理链接学科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2)高校缺乏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专业设置自主权和调整权属于高等学校,学校设置什么专业,开设什么课程应由高校按照自身情况自行决定。但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除了少数学校拥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以外,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的权力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高校无权调整专业设置。因而,即使高校已经意识到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无能为力,最终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在所难免,所以,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而言,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学校的权力和义务、利益和责任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设置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自主办学的地步。

3) 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3]

听到频率比较高的是通过就业来调控招生,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协调高等教育中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所谓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即指招生录取是超前性的,就业是滞后性的。四年学校的教育培养很可能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滞后会越来越明显。但现实情况是,即便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会做出调整专业的决定,其原因就在于目前高校的财政拨款和学费都是与招生数量挂钩的,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不大。扩招可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无关痛痒。因此,大部分高校更关心的是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 几点建议和思考

1)融合高校专业特色与社会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也要具有学校特色。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顺利就业,该专业就没有任何生存的意义。如果学校的专业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很容易被其它高校相同专业所取代,最终命运同样是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一定要融合专业特色与市场需求。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要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将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4]因此,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紧抓学校特色,把相关专业做大做强,形成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充分把握市场节奏,牢牢占据相对应的就业市场。以地方性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教师教育、艺术教育等相关专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学校就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加大在相关学院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并根据上海教师培养,艺术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专业,改进课程,使专业建设紧跟潮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普教教师,艺术人才,牢牢抓住上海基础教育就业市场,并在艺术教育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力争把学校的优势品牌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招生上有好的生源,在就业市场上有抢手的人才,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此外,学校也要下定决心,坚持摈弃劣势学科,对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进行大力改造,减招或停招相关专业,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只有这样,专业发展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培养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2)整合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需求

教高[2007]1号和2号文件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对地方高校来说,学校的发展除了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外,还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的发展规划,上海将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因此对相关专业如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的缺口很大。同时上海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因此相对应的机械、建筑、环境、园艺等人才是必不可少。作为上海地方高校三架马车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除了发挥自身优势品牌之外,还必须全面推广学校的其它专业,将其它相关专业也做大做强。学校要以战略性的眼光把握住市场节奏,提前规划,并根据上海发展可能需要的人才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以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跟得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节拍。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上海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能向前跨出一大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才涌入。在这场持续的人才竞争战中,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政策上和地理上的优势,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及时调整专业的话,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学校地位将一落千丈,甚至会被其它高校所取代。

3)迎合高校专业发展与政策需求

一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为高校松绑,让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主动建立起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什么地方缺少人才,政府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做出统筹安排。近年来,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加强农村建设,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先后推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等项目。因此,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对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毕业生去西部,扎根基层,同时针对有立志于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学生在相关专业上加强学习,并结合政策的需要,加强相关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以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再如,近年来国家希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扶持。因此,各高校应及时把握政策,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本校毕业生创业,特别是科技型创业,在提高学校声誉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其他高校专业设置技巧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可以在专业设置上采取灵活的方式。特别是地方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转变思路,开辟途径,努力把学校的非优势学科转化为优势学科。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就专门成立金融学院,对热门专业—经济学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把专业建设成中美合作、中法合作专业,并选派学生到美国和法国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并和该校商学院传统的经济学专业错位竞争,效果显著。目前,该校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出国人数占很大比重,其余学生基本上都进入外资银行或外资企业。再如,该校信息与机电信息工程学院在机械专业上选择中美、中德合作,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思路,把非优势专业变为优势专业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优秀对口人才,调整专业设置,采取错位竞争,明确定位,对学校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行业非常吃香,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也有建筑类专业,如何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定位,在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上做出调整,把目标放在实干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上面,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因此,如果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做不到人无我有,专业优势也不够明显的话,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进行错位竞争,方能使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文双,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

[3]孙百才,吴克明.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2006(3).

[4]包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京津冀科协汇集“两科”智囊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

2009中国计算机大会(China 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2009, CNCC 2009)于2009年10月23日至24日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共同承办,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办。以“引领科技创新,展望计算未来”为主题的CNNC2009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计算机研究、教育、产业、政府、应用等各界专业人士、专家、领导和媒体记者等愈600人到场参会。

为期两天的CNCC 2009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会议。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纵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大会主要由特邀报告、分领域学术交流、颁奖晚宴、专题学术论坛、产业发展论坛等组成,与会者从多个度角展示了计算机各个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

会上,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10位业界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演讲。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国杰院士在会上所做的《21世纪上半叶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战略取向》主题演讲,在与会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李国杰在演讲中指出:“不论是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还是互联网,2020年前后都会遇到只靠延续现有技术难以逾越的障碍(信息技术墙),强大的需求将激发原理性的重大突破。”李国杰在报告中分析阐明了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信息科技的认识所经历的转变,进而总结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三国定律”。在演讲的最后,李国杰建议:为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我国应适当调整信息领域的战略取向。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在会上发表了《信息技术——面向10年代发展的挑战》的主题演讲。邬贺铨认为,集成电路采用高K介质和金属栅极的工艺突破说明,信息技术至少还将持续高速发展10年。他同时指出,微纳技术正在重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计算机体系结构面临重大变革,软件技术发展需要新思想应对新需求。

本次大会承办单位负责人、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教授在题为《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ICT工程科技人才?》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对我国电子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龚克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存在着专业划分偏窄、内容更新滞后以及培养类型区分不清晰的不足。ICT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创造新的培养模式,认清新的时代特点,处理好一系列矛盾关系。”

会议期间,还围绕搜索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多核与未来计算机发展、网格计算等热点话题,举办了专题研讨。来自学术界、产业界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本次大会共收到630多篇学术论文,从中评选出的37篇优秀论文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宣读和交流。

在大会期间,还为“王选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海外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CCF王选奖一等奖获得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孟晓峰和他的团队,二等奖由北京邮电大学杨放春和他的团队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的倪明选教授获得CCF海外杰出贡献奖。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高校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
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