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08-10-24

总裁 2008年6期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银行

张 会

摘 要:新会计准则体系为我国银行业整体实现向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同时新会计准则也对银行会计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银行;会计;影响

财政部于2006 年2 月15 日推出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也鼓励其他企业提前执行。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 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在具体会计准则当中,与银行业直接密切相关、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号《套期保值》和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在会计标准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我国银行业整体实现向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同时新会计准则也对银行会计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的影响

1.1 对银行会计目标的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前的会计目标是向国家报告银行管理者受托管理银行资产的责任。而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目标调整为向所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银行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就意味着会计目标应当是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满足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监管者以及银行管理层等各有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1.2 对资产负债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方式,以金融工具属性和管理意图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并且资产与负债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这种分类方法使商业银行将原列入表外的衍生工具所隐含的各种权利和合同义务确认为表内的资产或负债,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以及其他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也要进入表内核算。虽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很小,对资产负债的总量影响还很小,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增加,在未来衍生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影响将不容忽视。

1.3 对贷款业务账务处理的影响

商业银行原对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一般都采用“五级分类法”,这种方法对贷款减值损失和贷款实际值的计量的准确指数显然还不够高。因此,新准则在这一方面提出了实际利率法的概念,并要求银行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方式来确认和计量贷款的减值损失。这两种变革无疑将更好地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概念,从而能更好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非应计贷款,在收到还款时,应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其摊余成本,同时由于该笔贷款的摊余价值不可能为零,所以仍应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利息收入。而对于应计贷款,则由于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以及摊余成本与本金的不一致,引发了所确认的利息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另外,在资产负债表日,银行还应对这些未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贷款项目的价值进行检查,如发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就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可见,贷款业务的账务处理在许多方面将不同于以往。

1.4 引入公允价值带来的影响

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这一规定改变了以往“按照实际成本计量”的做法。新准则还特别要求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的存在。各类持有待售金融工具的累计公允价值损益直接计入股本,同时其实际损失在损益表中确认,而按照现金流套期会计核算的公允价值变化直接计入股本。这些确认计量属性的变化,使得以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为特征的传统会计计量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将导致银行留存收益的上下浮动和银行资本的频繁波动。公允价值的引入有利于正确衡量银行业的经营业绩,但也对我国的银行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 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变化带来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增加了财务报告报表种类,要求根据业务性质分部报告并需要披露分部信息。既要披露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信息,又要披露对金融工具采用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特别是在风险管理的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不仅要求披露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风险控制流程、各类风险的分析过程及其估值模型,而且要求披露对金融资产负债实施风险管理的结果。同时,新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和套期会计等概念、方法,解决了大量的衍生交易在表外登记,价值的不断变化不能及时反映、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等;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也做出了新的规定,随着金融工具创新的层出不穷,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及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银行业面临的价格变动风险更大,对披露其相关信息的要求也日趋增加。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会计及风险信息计量等非常复杂,因此,新准则的实施在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财务会计核算的难度和经营管理的压力。

2 银行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建议

2.1 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大量新概念和技术指标,将涉及到银行多个部门,会计人员既需要对知识进行全面更新,又要能够有效解决新准则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和风险管理的专业培训,促使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核算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背景、理念和主要内容,为有效执行新准则奠定基础。由于新准则的实施会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经营管理体系、理念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准则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专业方面,而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尤其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负责人的培训。

2.2 提供系统配套,完善现有财务核算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将对商业银行原有会计科目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包括:表外科目表内化的趋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建立、金融资产四分类法和金融负债两分类法对原有核算科目的影响等。这些都需要对商业银行原有核算系统的有关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做出相应调整,进一步完善现有财务核算体系。

2.3 同业交流,多方努力,确保新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

目前,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其他银行来说,应该积极开展同业交流,了解同业先行者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工作安排和步骤,以及在执行新会计准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要努力争取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整个业界对于新准则的执行能力。

2.4 以执行新准则为契机,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与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需要一套科学严密、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的最好办法。因此,各商业银行应以执行新准则为契机,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之成为防范风险、控制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防火墙”,从而把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融入到日常执业中,并转化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于镭.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金融企业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新会计准则会计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