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的有效运用

2008-01-22武淑琴

总裁 2008年8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

武淑琴

摘要:基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教学研究,根据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所呈现的特点,详细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型特征,提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问题的具体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GDP;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比较多的新问题和新考验,包括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内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走弱、美国及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在国内较强的经济内在发展潜力的支撑下,在宏观调控和其他政策的作用下,总体看,我国经济表现了较强的抗冲击力,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整体运行态势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趋势放缓的特征,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6%,较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4%,回落1.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回落3.3个百分点,有权威机构预测,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回落至5.8%。面对当前形势,结合多年宏观经济理论教学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尽快择机抉择,适度调整。

1《宏观经济学》中有关财政政策的理论

财政政策既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

1.1财政的构成

财政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为重要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公债是财政收入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税收不足以弥补财政支出时的有效补充。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到期必须归还本金和利息。

财政支出中政府购买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等;支出中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不同,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1.2财政政策的表现形式

(1)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

也称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失业会增加,经济呈现衰退特征。财政政策主要是以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或减税的措施,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国民收入得到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呈现过热特征,此时财政政策是以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来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及社会总需求水平。

1.3财政政策效果的lS曲线分析

(1)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

理论上,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政策效果;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即财政政策效果。如果LM曲线越平坦,或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极端,如图1所示,

图(1)中,LM曲线呈水平状时,经济处在严重萧条期,即凯恩斯区域,货币政策当局已将利率降到最低点r0,但曲线仍处水平状,国民收入变动为零,即此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但财政政策不同,Is曲线由Is过渡到ISl,即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或减税,国民收入增加非常明显,由y0增加到y1,即yoyi

(2)宏观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财政政策效果比较。

我们将LM曲线形状大体分为三区域:当LM曲线完全呈水平状时,为凯恩斯区域,也称经济萧条时期;当LM曲线完全垂直状时,为古典区域,也称经济过热期;介于这两者之间区域为中间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财政政策效果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图2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财政政策效果的不同。

图2中我们选择6条斜率完全相同的Is曲线,ISI到Is6。六条曲线间距——平移量完全相等,即六次出台的财政政策是完全相同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财政政策效果却明显不同。我们可比较在经济萧条期至中间区域的政策效果:ISI过渡到ISz时,国民收入增量为y1 y2;当IS2过渡到Is3时,国民收入增量为y2 y3,yl y2明显地大于y2y3,依此逐步向古典区域,即经济过热阶段过渡,我们不难发现每出台新的财政政策,国民收入增量逐步减少,在古典区域ISs到IS6可明显地发现,国民收入增量为零,即此时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从我国2007至2008年年初宏观经济运行所呈现特征,就可理解为什么在经济过热时我国实行稳键的财政政策及从紧的货币政策,道理就在这里。

2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当前我国经济在总体稳定的同时出现新态势,宏观经济表现出“稳中有变”的特征。

首先,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不乐观。2008年5月以来,我国CPI指数出现逐月回落态势,政府防止全面性通货膨胀的努力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CPI指数仍然在高位运行,2008年前三季度CPI指数为7.3%。进入第四季度,由于国际大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物价走高预期明显弱化。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6%,较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4%,回落1.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回落3.3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经济增速依然是令人瞩目的,但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应以企业发展为基础,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形势不乐观,我国外贸环境恶化,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整体下降并出现了局部大面积亏损局面。第四季度形势不容乐观,这种经济增速回落的特征值得关注。

第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一些中小企业相继倒闭,很多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企业裁员自然是缓解压力的首选,劳动者就业难度将日趋增强。

最后,国际收支格局出现分化,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明显降低。贸易顺差显著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了11.8%。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发达国家消费信心指数严重下降影响,我国贸易顺差呈现继续回落态势。

3保持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理论,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最有效途径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在实行稳健性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可按照“分类指导,结构调整”原则,提升财政政策的调控效力。从保增长的角度看,2008年上半年财政收入达到3.48万亿,同比增长33%,近年来财政收入远高于GDP增长速度,适当提高政府的支出水平及降低税率正当时,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再优柔寡断,错过良好的时机。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应采取以下措施提振中国经济:

(1)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特别是对铁路,桥梁,公路等的建设投入应加大,这是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

(2)增加工资性收入水平。老百姓手里要有钱,一方面可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另一方面可提高消费水平,刺激经济增长。

(3)继续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地区和群体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对冲物价上涨对这些地区和人群的财富再分配效应。

(4)加大对农业的直接补贴,促进农业发展,使中国最大的消费大军的消费能力提高,有效拉动内需水平。

(5)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①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减税力度。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减轻企业压力,使其轻装上阵,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②调高个税起征点。课征对象由个人为单位过渡为以家庭为单位,充分体现税收的整体公平。

③降低或取消利息税。

通过以上措施,中国经济应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将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税收(二)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研究
税收(四)
税收(三)
正确理解财政政策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