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2016-10-31卓凡超常志有

时代金融 2016年23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发展货币政策

卓凡超+常志有

【摘要】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有效把控,稳定经济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改变税收和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从而达到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理论中对增长核算主要是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衡量,一国收入的增加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一个简单度量经济增长的模型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技术三种要素,通过资本的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增长。其中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对劳动者进行投资为了提高老哦动辄的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人力资本属于一种无形资本,它与物质资本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因素中的投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也会对其他要素的收益增加,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时间中生产活动的效率,主要是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而言,生产率、资本和劳动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从生产效率的方面看,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率等于国民产出量比上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量。另外一方面,代表一个国际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内生增长理论是指用内生技术进步和规模收益递增来说明一国生产率差异和一国经济增长的理论。

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主要是通过控制货币量的发行,进一步印象市场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通过采取影响货币供给的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产生影响,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改变总需求,一方面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实际余额增加,在现行的利率和收入水平上由于货币量供给增加,从而使得消费组合发生变化,会引起货币的需求量小于货币的供给量,从而使得资产组合持有人通过购买其他资产以降低货币的持有量,进一步改变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和投资者的收益。换言之,货币的变动使得利率发生变化。另外一方面,利率的变动导致社会总需求发生改变。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通过控制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业务目的,一方面,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对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进行收缩或扩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变动会影响其信贷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准备金的改变,从而改变市场利率,又因为利率会对利率和国际黄金的变动产生影响。在经济扩张时,采取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进而减少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降低,导致贷款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投资者从银行取得贷款的成本增加,进一步抑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中央银行则会买进政府债券,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进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进而提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增加,使得利息率降低,从而投资从商业银行获取资金进行投资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降低。

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在同客户办理贴现业务时所使用的利率。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美联储申请再贴现的预扣利率。当经济发展过热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贴现率,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导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资金减少,商业银行得不到贷款进而没有充裕的资金进行对外贷款,降低其贷款规模。当经济出现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在贴现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贷款的成本降低,从而商业银行增加货币需求,提高了对外贷款的规模。

调整再贴现率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起作用,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引起贴现成本增加,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需求。另一方面,起到了告示效应,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上的意志变动,提高再贴现率表明中央银行具有紧缩货币政策的意向。降低再贴现率表明中央银行具有采取扩张政策的意向,再贴现率的改变对短期市场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最后再贴现率的改变具有结构调整效应,中央银行对不同票据实现差别在贴现率,从而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的规模,是货币供给结构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一致。

三、财政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增加总需求和提高国民收入所采取的影响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措施,从而达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变动税收是指改变政府征收的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所引起的挤出效应是指,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社会中私人部门的支出和投资减少的现象。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商品的需求提高,商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大,导致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引起商品的价格上涨,在名义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因此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的下降,进而利率上升,使得投资者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成本加大,因此导致投机减少。因此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挤占了市场中的私人投资。

参考文献

[1]贾俊雪,郭庆旺.财政支出类型、财政政策作用机理与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J].世界经济.2012(11).

[2]张志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J].金融研究.2011(06).

[3]王志强.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08).

[4]苗文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异步性[J].中国经济问题.2010(06).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经济发展货币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