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学困生心理上的枷锁

2008-01-07陶明义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优秀生师爱品格

陶明义

由于应试教育,学困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许多教师对他们鄙视,甚至以为是自己教学上的包袱。真是如此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困生不仅大有希望,而且与优秀生相比,他们存在巨大的潜力可挖。那么,如何打开学困生心理上的枷锁,使他们转化为中等生,甚至优秀生呢?

首先,用爱心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最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关爱学生。”十几年工作的实践,使我对教育大师的名言有了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奥秘就在于一个“爱”字,爱是教育成功的金钥匙。18世纪中叶,法国的教育家卢梭说过:“凡是学生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会‘精雕细刻他们的灵魂。”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的凝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仰慕的心理,才会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并产生自我教育的巨大内驱力,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学困生大都自尊心比较强,自卑心理很严重,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情于理、情理结合,进而产生“动情效应”,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班有个叫尹红的学困生,父亲、母亲都在外地工作,她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由于没有父母的疼爱,性格古怪,不合群,整天郁郁寡欢,平时也很少讲话。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注意发现尹红身上的长处,她的画画得很不错,我让其当上美术科代表,帮助她克服自卑感,渐渐地她的话也多了,与同学之间也有了交往,我经常把她的作品拿给其他同学看,让其他同学向她学习画画,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她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了,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虽然现在她早已毕业了,但是我时常在节日的时候收到她寄来的贺卡,贺卡上写着:谢谢您,陶老师!您让我燃起了心中的希望之火。

其次,要尊重和信任学困生,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格的最高峰,这就是个人自尊心。”所以师爱的核心应该尊重、信任学生。老师必须去唤起学困生的自尊心、自爱心、自信心。我采取的方式是课外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与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学习差就看不起他们,相反却更接近他们,更关心他们。这样他们打心眼里感激老师。这时我再为他们补习功课,他们很乐意接受,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争取了更大的进步。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暗暗发奋努力。

第三,要正确处理“学困生”的进步与错误

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要善于及时发现,并非常及时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予表扬、激励,让其体会到自己也是能学好的;对于进步不大,甚至其间有犯错误的学生,我更做到不急躁、有耐心。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前功尽弃。

第四,要将爱洒向每位学生,并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补习功课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它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然而教师对学生的爱要理智,要爱的有格,我们虽然不指望培育出多少“爱迪生”和“牛顿”,但绝不能让“牛顿”和“爱迪生”在我们手中埋没,我抱着爱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态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如果教师出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或好恶,对一部分学生则漠不关心,都是不恰当的。不迁就好学生,不嘲讽、不歧视学困生,教育因人而异,态度上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存私心杂念,不带功利目的,这是我对每位学生的态度。除了平时我主动与学困生多接触外,课上我还从学困生渴望获得成功的心理出发,积极创造条件,给学困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不断进步。为了切实转化他们,我们有时利用周日把学困生带到自己家里,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补习功课。我还发动优秀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一起垫扶着学困生一步一个台阶走上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多方面的努力,我班的学困生,抛开了心理上的包袱后,刻苦努力,奋起直追,大部分都转化成中等生,甚至有个别学困生已转化为优等生。

猜你喜欢

优秀生师爱品格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冬季暖男必备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妥善处理优秀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