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诗歌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08-01-07余茶月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木兰抒情品味

余茶月

“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下面,我以诗歌教学“朗读——比较——鉴赏——模仿”几个教学环节为例,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点儿浅见,以抛砖引玉。

一、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的情志才能不断闪现出创造的火花。思维的广阔性是创新的基石。大家知道,诗歌是最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文体之一,它善于运用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巧妙地将诗人的思想情感蕴藏于字里行间。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联想和想象可以说就没有诗歌。而想象和联想同时也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与联想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学生在阅读诗歌时也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体味到作品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朗读这个环节,通过多次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意境,再现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思想脉搏,通过发展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具体做法是:在朗读中,品味意境,揣摩情境;朗读后,据文推断,合理想象;反复朗读后,变换角度,发散联想,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品味意境,揣摩情境。在中国历代诗歌美学中,意境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并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刘禹锡说“境生象外”。“象”即诗人所描绘的融入了其主观情志的物象。要想完成诗歌鉴赏活动,首先要进入这个“象”。这样,读者就必须展开想象、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自身恍如亲临其境之感。如学习《沁园春·长沙》,静心朗读几遍后,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句子,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文字复活成逼真的画面,从而感受到全诗的豪迈的基调。然后,根据豪迈的基调和赋的特点,让学生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词进行朗读和想象,把文字转换成画面。于是,学生们纷纷动脑,展开想象,把这幅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秋景图给描绘出来了。记得莱辛说过,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因而,要欣赏诗歌,不妨在朗读的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想象力的培养。

2.据文推断,合理想象。诗歌讲究含蓄委婉,它的字里行间都留有许多空白点,以供读者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依靠想象和联想去填充它。余光中的《乡愁》只选取了诗人人生经历的几个典型片断,于是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有无数的生活细节可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填充。在学习叶赛宁的《夜》时,可设题给学生:依据诗人笔下的夜景,想象在如此美妙的夜景下诗人及其他人的活动。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创造出诸多浪漫瑰丽的新奇景象:或是咬文嚼字,吟诗作画;或是追逐嬉闹,童趣十足;或是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不一而足。在这些方面,教师应依据形象思维的规律,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品的再创造中去。

3.变换角度,发散联想。多次反复朗读,使学生能大体把握诗歌内容以后,特意让学生换个角度,进行发散联想。《木兰诗》中结尾写木兰辞官还乡,按常规讲这个情节表现了木兰保家卫国、不慕功名的品格,这是正面直接欣赏。如果木兰受了官,那她会干什么呢?让学生换个角度,从侧面间接进行欣赏。学生们讨论得十分热烈。有的认为木兰为官一方,清正廉明;有的认为木兰重视武力,培养巾帼;有的还认为木兰还会亲率军队,驻守边关等。虽然这些看法未必成熟,但课堂毕竟充满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开发征同求异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通过想象和联想,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点燃了创新火花,但必须在此基础上,理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科学性。笔者进行了比较教学的尝试,着重开发了学生征同求异的能力。比较是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学生才能从征同求异中发现矛盾,提出质疑,进行鉴别,探寻答案,获得原有基础上的崭新认识,实现创新。怎样比较?第一,确定比较点。题材、手法、文体等都可作比较点。第二,揭示比较的方法。征同求异是比较的好方法。第三,印证比较的效果。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文章,提高自身对规律性问题的认识。

同题材不同特色的比较。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把席慕蓉的《乡愁》也交给学生,把题材相同的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着阅读,让学生们去品味不同的思想,体味不同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赞同小鸟依人、默默奉献的爱情观,认为席慕蓉的诗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离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清幽,比喻新异,也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不如余诗深刻。所以,把这样的诗融入同一节课来一起欣赏、品味,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特色不同文本的比较。在学好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以后,引导学生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抒情特色上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求异思维的结果:前者主要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而后者主要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强烈炽热的感情;前者是边叙事边写景边抒情,而后者没有叙事写景,只是抒情;前者是调动排比、反复等手法抒情,而后者是通过想象、联想及神话传说等抒情。如此比较,求异思维的能力得到了有益的训练。当然还可进行不同文体的比较,使学生加强对诗歌文体的认识,领悟艺术再创造的魅力,增强比较的兴趣,为课外阅读打下了基础,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

三、培养迁移模仿能力,实现思维升华

有了思维的灵活性、科学性和独创性,就为实现思维升华准备了前提,为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提供了条件。通过“朗读——比较——鉴赏”几个环节,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大增,这时,教师利用有利时机,培养迁移模仿能力,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仿译和仿作是可行的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

仿译。《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是两首具有浓厚民歌气息的诗歌,都有换韵换字、重章复唱的特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押韵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老师可以先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翻译诗歌的第一节,然后,要求学生将第二、三节翻译成现代诗歌。这样的作业虽有一定难度,却留下了丰富的创造余地,学生意兴盎然地作起了诗人,使他们觉得诗歌创作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逐渐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仿作。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诗歌时的创作热情,培养创造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反复朗诵,增强感染力,激发创作灵感。清代刘大魁说:“歌而吟之,神气出矣!”(《论文偶记》)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反复吟诵,我们就会感到这些诗句写得气势奔放,一泻千里。那奔腾的长江,千年的历史,无数的英雄,震耳的涛声,雪白的浪花,是那样强有力地撞击着学生的心壁。这样的作品,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不少学生模仿该词牌,写对英雄的仰慕,对人生的追求,对时代的思索。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抒情诗,学生大体读懂以后再指导他们一边轻轻吟诵,一边回忆课文内容,“俯而读,仰而思”,再现诗中情境,仔细品味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跳动的脉搏,让学生的内心荡起久久不能散去的涟漪。很快地,在周记中有许多学生模仿这首诗排比、反复的写法,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爱戴之情。就这样,在不经意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注重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一定能活跃起来,创造能力也一定能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木兰抒情品味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会抒情的灰绿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约会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诗》考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