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发展

2006-06-28和美玲

全国新书目 2006年12期
关键词:馆员人文精神人文

和美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个组成部分,在图书馆发展史上都对图书馆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却往往会因为重视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在当前现代图书馆建设的特殊时期,技术的冲击使我们在追赶技术的脚步的同时忽略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而走了些歪路,甚至误入歧途。如何在新时期重建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人文传统与技术手段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

早在三千多年前,图书馆就在中国和其他一些文明古国出现。但是,在漫长的古代图书馆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图书馆实际上是被奴隶主和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只供统治者和极少数掌握文化知识的士大夫阶层所利用。因而在整个古代图书馆时期,不存在无所谓的人文精神。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提倡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要求打破封建贵族对文化的垄断,图书馆从此开始进入近代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阶段。随着服务对象扩大到社会各阶层的人,服务方式从闭架借阅发展到开架借阅,图书馆的人文传统开始形成,并逐渐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著名的“图书馆学五法则”中:(1) 图书在于利用;(2) 人各有其书;(3) 书各有其人;(4) 为读者节约时间;(5) 图书馆是个正在发展的有机体。

进入现代图书馆时期,西方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更闪烁其灿烂的光彩。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M.F.施蒂格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指出“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90年代,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表的《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中包括:图书馆具有向市民提供信息的义务、图书馆应消除社会的障碍、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尊重个人的价值、图书馆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大开方便之门。这就是当今西方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西方图书馆将其服务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中国图书馆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直至20世纪初,近代图书馆才开始在中国出现。而在其发展历程中又受“左”的思想和政策的干扰,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人文精神才逐渐形成并日益彰显。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数量快速增加,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有机会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向全体民众敞开大门,使人人都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的藏书向读者全面开放,同时延长开放时间,给读者利用藏书创造最便利的条件;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不仅完善传统的借阅服务,而且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图书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与技术手段发展失衡

我国图书馆界进入信息化的步伐较快。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阶段;90~94年为高峰阶段;95~98年,我国图书馆业的信息化发展到了网络集成化的阶段;99年以后,有条件的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数字化的IT建设阶段。我国各类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水平按照IT应用水平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初级层次: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配置了计算机相关设备,但只是应用于图书馆部分业务(如编目),这一部分图书馆在数量上占整体的76%;中级层次:已经实施了图书馆网络集成系统,图书馆的全部业务都实现了计算机化网络化处理,这部分图书馆在数量上占整体的18%;高级层次:图书馆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可以向读者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检索服务,这一部分图书馆在数量上占整体的6%。

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及其由此带来的图书馆工作的显著进步,使图书馆崇尚科学、重视技术蔚然成风。然而,技术学派片面强调图书馆技术的实用性,甚至相信现代技术的运用必然给图书馆带来彻底的解放,图书馆只要用电子计算机武装起来,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许多图书馆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狂热使他们把工作和管理的重点放在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上,忽略了读者对精神服务的需求,现代图书馆学偏重于对知识和信息的研究,乐于追求技术手段而漠视人的主体需要和价值。其结果必然导致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出现滞后,甚至在不断滑落。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背离了图书馆的宗旨和目的。图书馆界出现了耐人寻味的现象:

不切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上世纪80年代,图书馆界掀起了一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热潮,许多图书馆乃至软件公司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大大小小各种图书馆管理软件。然而,十几年过去之后,大部分软件已经销声匿迹。同样,现在图书馆也处于着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时期,大小图书馆一窝蜂地开展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有些项目没有经过需求调查分析,做出来的只是花瓶工程、政绩工程,却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软硬件资源方面投入过大,忽视图书馆服务工作在运用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大量的经费、人力资源和关注都投入到硬件的配置和更新,以及信息资源建设中去,忽视了用户的主体地位。出现了图书馆设备精良、资源丰富,但对读者最基本的借阅需求却表现冷漠的怪现象。甚至有的图书馆以“技术”为借口,提倡“有偿服务”的经营理念,使图书馆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援助的公益性原则不断淡化。

增加了计算机中介,加大了“数字鸿沟”当人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来进行交流,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人与人的距离越拉越大。过去,图书馆提倡为使用图书馆的读者提供面对面的咨询与辅导,以达到任何人都可以顺利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而面对计算机,许多用户,尤其是尚未熟练掌握计算技术的用户,只能望而却步,退居为潜在用户。使得图书馆变成只为部分精英用户服务的机构,违背了信息获得平等的原则。

过分依赖信息,疏于实践与思维技术的运用使得获得信息变得十分容易,个人的信息接收量也成百上千倍地增长。这种由于技术进步引发的信息爆炸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计算机快速检索信息来满足当前的信息需求,而放弃了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这不利于个人的自我完善与提高、也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21世纪现代图书馆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技术手段是现代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大要求和条件。以技术手段为工具理性价值取向,突出了图书馆实践过程中的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体现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实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与技术手段的和谐发展,才能促使图书馆朝着“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的组织目标健康发展。

在人文精神相对滑落,科学精神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更应该提高对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的认识。E.C.霍利曾在《步入第三个世纪》中说过“我们职业(指图书馆)基本上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质上是人。”图书馆毕竟不是技术科学,技术只是图书馆用来行驶其职能,实现其价值和目标的必要工具,支撑和推动图书馆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最根本的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源泉,即图书馆人文精神。

如何把技术因素与人文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主导的环境中培育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已成为图书馆面临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图书馆人文精神与技术的融合实质上的目标与手段的统一,图书馆技术运用应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在追求技术进步、制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自由原则、开放原则、平等原则和助人原则,以及对读者与馆员的人文关怀。

应用网络技术,从空间和时间上扩大图书馆的使用面。实现图书馆从馆内服务到馆外服务的转变,保证图书馆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服务,使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获得信息的满足。运用实时通讯技术提供在线咨询、运用网络技术提供联合咨询等服务项目。

加大用户宣传、培训与交流。先进技术的运用从某种角度上增加了用户使用图书馆的难度,用户使用图书馆所能收到的效果与用户对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越是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越需要对用户的信息素质进行培训,使大多数乃至所有的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图书馆,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虽然大多数情况馆员或者读者通常情况下只是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技术的运用并不是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起一堵机器的墙,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沟通渠道,图书馆网页上设置论坛、博客,就是所有参与到图书馆中来的人的交流的平台,包括馆员、图书馆的使用者以及图书馆的潜在用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意见,使得图书馆与馆员以及用户一起成长。

图书馆人文精神还有一个内涵,就是对馆员的人文关怀。现代技术的应用,把大多数馆员从繁琐的图书编目、整理、馆藏、借阅等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样馆员就更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个性的自由和发展。图书馆应该营造一种热情浓烈的学术氛围,让每个馆员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每个馆员的个性都得到张扬,这样我们的图书馆才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现代技术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的文献信息交流和知识获取环境,使图书馆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新环境中有了新的诠释。现代技术的应用向图书馆价值的回归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图书馆从来就不是技术机构,也不是为技术而存在的。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在于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为最多的读者找到最多的文献信息和知识。

猜你喜欢

馆员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人文社科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