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答案生成能力的培养

2006-05-26张美冬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6年5期
关键词:普遍性特殊性答题

张美冬

所谓生成能力是指人们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形成新认知的能力。参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指导意见》编写的胡云婉老师认为高考命题的特点,第一、“五化一为主”,其中“五化”即热点隐性化、时政知识化、取材人文化、答案生成化、重分边缘化。第二、“一个夯实,两个提高”——夯实基础,提高搜寻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生成答案的能力。以上讲话,凸显了答案生成能力的重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生成的答案总是不尽如人意:思路不清,词不达意,面面俱到,机械拼凑等。于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生成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法如下。

一、注重基础知识,为生成能力发展打好基础

基础知识是指学科知识体系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结论等。高中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包括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将这些原理进行整理,找出学科内的综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强调点、线、面的结合。

1.“清点”

即以框节为单位,落实每个知识点,做到每个知识点一清二楚。

2.“连线”

即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按一定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线条。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做到框框有归纳,节节有总结,课课有体系。

3.“成面”

即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学科完整的线索和脉络,构筑政治学科的基本框架,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如:对于中国共产党,可以从经济常识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企业党组织是政治核心角度,解决“三农”问题,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政策等角度联系;可以从哲学人民群众、抓主要矛盾、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角度来联系;还可以从我国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方面来建构立体知识网络。

二、关注社会生活,为生成能力提高提供条件

近些年来的高考都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阐述及探讨信息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多关注社会生活,能为生成能力提高提供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强调学生关注这四类热点:一是高考要求考查的时间内社会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奥运会等。二是经济、民生中与教材紧密联系的,如食品安全、国企改革等。三是党和政府积极倡导的,体现党和政府良好形象、作风的,如民主政治建设、温总理为民工要工资等。四、是以人为本或人文精神方面的,如科学发展观,中法文化交流等。而对比较敏感、尚有争论的问题等一般不大需要关注。

三、注重思维方法与技巧,培养生成能力

1.注重思维形式

纵观高中政治主观题,无非是要回答这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组织好这三类问题的回答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形式,借助于这一理论武器,能较快提高得分率。

第一,运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解答“反映什么问题”与“如何认识……现象”类问答题。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我们认识事物既要看现象又要看本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问答题来说,背景材料是现象,背景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以及所描述现象背后的状况、原因和后果是本质。问答题的设问“反映什么问题”就是要求从材料的现象中概括出本质,设问“如何认识……现象”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明确这些,在解题过程中,就明确了自己答题的思路、层次,尽量做到全面。

[例]读表作答

(1)上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2)运用哲学常识,谈谈你对上表的认识。

第一问“上表了反映什么问题”,就是要求我们回答三项指标增幅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也就是概括出三项指标所反映出的本质。经过分析,把握内在联系,得出结论。具体综合如下:

①“九五”期间三项指标不断增长,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增幅一是低于GDP增幅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二是呈递减状态,说明农民增收困难。

第二问“运用哲学常识,谈谈你对上表的认识”,就是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说明图表所描述现象的本质,即从所反映问题的原因(为什么)、结果及举措(怎么样)阐述。知道答题的思路后,答题就不难了。

第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解答“体现……道理”与分析说明类问答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两方面统一起来。对于问答题来说,背景材料就是特殊性,背景材料所蕴含的知识点就是普遍性。设问中的“体现……道理”,就是从材料之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设问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说明”,就是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这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运用一般观点分析具体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现象,就是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过程,这是高考中常见的。如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四川等)第38题第3小题:“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第39题第7小题:“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等。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对于生成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解答“为什么”类问答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依据的,一种现象出现后,必然会对事物本身和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回答“为什么”类问题,可以从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依据和影响两方面去组织答案,即找依据,谈影响。

[例]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39题第5小题: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占该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运用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找依据,谈影响,组织本答案如下:

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现实依据)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第四,运用矛盾原理,解答评价类问答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解答评价类问题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思考,注意从问题的两方面进行回答。

[例]:“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这些年来我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应当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解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题目材料的现象中概括出本质,分析材料所揭示的问题以及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和为什么)。

①这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

第二步:具体分析问题的两面性。(怎么样)

②这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任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第三步:针对弊端找解决措施。

③为此,首先要靠落后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倡地区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特别是东部地区对中西地区的支援。

2.注重分层训练

培养生成能力,还可在答题训练的技巧角度上下功夫。我在进行指导答题训练时,根据不同学段、层次的侧重点,把政治的答题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熟悉、超越教材,要点全面阶段。

这一阶段训练主要是知识的积累、理解和扩展。它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情境打开思路,扩大眼界;运用知识,统揽全局;超越课本,根据实际,补齐要点。通过这一步训练,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在目前以踩点给分占主体的阅卷思想指导下,可以不失要点,观点全面,提高得分率。不过这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废话多,不关痛痒。

第二,回归教材,语言规范阶段。

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范例,更是学生学习的范例。超越教材,做到了神思飞扬,要点齐全,可往往词不达意,影响答题的质量。所以,当经过一至两个月第一阶段的训练后,可以提出语言规范性的问题。要回归教材,就必须认真阅读教材。要做到语言规范,尽可能用专业术语,原则上尽量用书上的话去答题。这是政治课的社会化要求使然。由于答案是书本上原话的重新整合,容易赢得阅卷老师的认同,引起共鸣,打动老师,也可获得高分。

第三,精雕细刻,有的放矢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要求做到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具体如下:首先把握好过渡,注意上下文连贯,把握好教材理论的切入点,找准突破口。一定要做到一气呵成,高山流水自然天成。其次,一针见血,直达主旨。答题有一般格式,但答题又无固定格式。在这一阶段要仔细分析题目的主旨,重点弄明白命题的意图。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命题主旨大胆取舍,整合思路,突出重点,直奔主题,剥去累赘,言简意赅。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要言不繁,一目了然。最后,要审视全题,富有创意。看题目的回答还有没有新的角度需要补充?看题目是讲理论还是讲实践?是讲原因还是讲结果?是讲原理还是讲方法?是澄清理论上的错觉还是重在启发实践中的做法?当这些方面一一弄清之后,这个题目的回答也就臻于完善了,这样就达到了答题的最高境界。

3.讲究答题程序

第一步是审题。审题应先审设问,这包括,一要研究设问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二要明确每个设问对知识范围的限定。三要分清每一设问要求运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还是演绎。如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四川等)第38题第1小题: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与第2小题: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和第3小题: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决策依据有着递进的关系。这一问是从经济角度设问的,而且这一问要求运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而第3小题是演绎等。审清设问后再审材料,即带着问题把材料读明白,分析透。审读时既要抓住材料的中心和主题,又要理清材料所包含的层次,同时还要扣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

第二步是建构答题框架,即拟出以“问题本身(试题要求)”为中心和依托的答题提纲(暂不与教材和相关模拟题答案挂钩)。

第三步是生成答案,即学生以建构的答题框架为引导,建立与教材和其他相关信息的有机关系而形成答案。生成答案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于:从问题本身出发,只将教材知识作为论据之一,既联系教材而又不唯教材,注重问题的逻辑联系而拒绝照抄和拼凑答案。如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四川等)第38题第2小题: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从问题本身出发来分析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原因,一是当前农业存在的问题多,不解决不行。二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三是公布“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作用和意义大。故高考答案设置为:(1)农民增收缓慢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分析存在的问题)。(2)国家具有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政府的责任(这是分析政府的职责)。(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分析作用和意义)。如果不从问题本身而从书本出发去寻找答案,其结果必然是照搬书本或者机械拼凑,答案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完整性。生成答案的直接结果有效避免了照搬和拼凑答案的粗放型答题的弊习,从而保证答案的针对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以上从三个角度谈对学生生成能力的培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在进行分层训练时,要多结合思维形式的运用及答题程序的培养。三者共冶一炉,互相促进,更能达到生成能力提高的效果。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普遍性特殊性答题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关于“哲学方法”的思考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区域文化外宣中特色文化符号翻译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研究
论新建神佛造像在城市雕塑中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