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反思

2006-05-17[波]安德列依·亚辛斯基

人民音乐 2006年4期
关键词:钢琴家肖邦演奏者

[波]安德列依·亚辛斯基

第15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结束已有四个月了,但人们对比赛所倾注的热情依然不减。同时,人们也对这项赛事的独特性、对“肖邦现象”以及肖邦音乐在今日世界中的地位有所反思。

当一位业余钢琴手演奏《前奏曲》《夜曲》或《玛祖卡》等简单的乐曲时,会对自己的创造性有所感悟。无论对于专业演奏者还是对于敏感的听众来说,这些乐曲或许就是他们探索艺术奥秘的漫漫长路上的伴侣。

自肖邦年代至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已有显著改善,世界也变得今非昔比。随着技术的进步,原先肖邦需要几周时间完成的旅行,今天只需数小时。我们的穿着打扮已不同,我们有了电视、互联网等等。

然而人类、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力争满足其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拥有复杂的感情生活乃至心理需求。这一点却未有丝毫的改变。

肖邦在其作品中,有意识或更多的是无意识地向我们传达了他的深切关注。我们知道肖邦的一生充满剧烈的动荡变幻,而他的音乐对此也有所反映。在其华美精致、不落俗套的音乐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他深邃的个人情感:直面生活的苦与乐,生活中的烦恼和茫然,渴望和期盼,以及时隐时现的只有在梦境与幻想中才能找到的点滴幸福。

当我们今天聆听或评议肖邦音乐时,我们是否有充分的能力架起一座通向作曲家的桥梁?我们能否理解和体验到作为音乐家的肖邦、抑或作为普通人的肖邦所具有的情感?今天的我们是否具有足够的敏锐性或者勇气、善意和信念,去相信这一切可能确有其事?对于作曲家的真诚忏悔我们有否做出回应,敞开心扉地接纳其中的意韵,以及关乎高贵、尊严和善意的纯粹之美?

现今这个时代似乎孕育不出如此的人生观。罗曼蒂克在今天已行不通。把真诚和直率视为懦弱和缺乏主见,这已是司空见惯。在锲而不舍地追逐成功和辉煌业绩的过程中,真正的价值观已无人问津。

在音乐界,在钢琴演奏中,我也看到有相似的趋势。然而,卖弄炫耀之风引发了争议。敏感度稍差的演奏者和听众常常沉溺于对肤浅、华丽的演奏的欣赏而无法自拔。他们并没有得到表面之下更为重要的艺术真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渴望在肖邦比赛中获得成功的演奏家来说,其精湛技艺和强烈的个性正是其获胜的一个障碍。过度的自由放任而没有深刻的思想积淀,使青年钢琴家更难以达到各种演奏手法的适度和谐和平衡,而这两者在肖邦音乐中都极为重要。

肖邦比赛并不是专为技艺超群的钢琴家而设的竞赛。其他一些比赛却是如此,它们欲将青年演奏家推上世界舞台,而且做得相当成功。然而,华沙的比赛威望极高,也给了获奖者成名的机会(如波利尼、阿格里奇、奥尔松、齐默曼等)。这项比赛面向的是对肖邦的音乐内涵已有独特理解并对其表现出应有尊敬的演奏家。

肖邦音乐的演奏传统非常丰厚,但是,不能毫无主见地模仿前辈大师——复制件总没有原件值钱。诚然,音乐演奏的美学观念在不断改变,但是钢琴家在受强烈欲望驱使而想以创新方式有别于其他演奏者时,不能对传统熟视无睹。这种态度是危险的,对于作曲家来说往往也不公平。

这里,我想要绝对明确这一点:紧扣乐谱并不会对演奏者的个性有任何制约。肖邦的音乐为钢琴家留有足够的天地施展其精湛技艺、想象力、性情和个性,同时又忠于肖邦的美学观。

对于肖邦风格的争论可以无休无止。自由派人士(观摩肖邦比赛的一些评论家) 期盼创新性的诠释,他们争辩说我们不知道肖邦本人实际的演奏情况,因为他的演奏没有留下录音。而其他人,包括我在内,认为我们已有足够多的肖邦同时代人对其演奏的描述,以及肖邦弟子们流传下来的肖邦本人自述。了解了主题以及演奏传统和直觉感受,我们就能解答有关肖邦音乐精神的诸多问题。由此我们想到了演奏者的美学问题:他的职责是服务于作曲家及其作品,服务于观众。演奏者不能利用肖邦的音乐来炫耀自己的精湛技艺,而应利用自己的精湛技艺和个性展现肖邦的情感财富及其音乐所欲表达的所有内容,并将其带给观众。这样做是否过于理想化?不,这种态度反映出一种负责任的要求。

第15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结果已公之于众。最高奖获得者拉法尔·布列查赤是一位杰出的青年钢琴家,一位负责任的音乐家,他对演奏者的职责有很好的理解。他对演奏肖邦音乐富有天赋,懂得其中哪些属于古典,哪些属于浪漫,哪些为波兰所特有。他的演奏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非常具有表现性,直率而又真诚。

其他人如何呢?难道因为第二名和第五名空缺,就说是参加第15届肖邦比赛的钢琴家都没有天赋?情况并非如此。在参赛者中,确有一些极出色的音乐大腕,他们或曾在知名国际比赛上获过奖,或将很快摘取桂冠。无论是进入决赛的选手,还是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的选手,都不乏其人。这里,我要重申一下:华沙的比赛是专为肖邦而设的,有些青年钢琴家,即便天资出众,也会感到难以体会肖邦的音乐艺术和演绎之中的重点所在,而实际上精湛技艺仅起辅助作用,只能用之于实现更高的目标。如果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够不屈从于现代时尚的诱惑,不屈从于并非总被看好的自由发挥的诱惑,而是坚守许多永恒不变的价值观,那么光荣应属于他们!

肖邦的音乐不仅表现美,而且也让我们隐约看到这样的一丝希望:人性中所有最有价值的、最高尚的、最纯洁的东西都会永存下去。

肖邦比赛参赛者中有许多亚洲钢琴家。但我得承认,李云迪获得辉煌成功之后,我曾期望有更多的中国钢琴家来华沙参赛,并在肖邦比赛中占据重要位置。

我深知并钦佩中国钢琴家所具有的艺术敏感性、想象力,以及演奏钢琴时的卓越心理和生理控制力。我确信下一届比赛中他们对肖邦音乐的演绎会取得成功。

我曾有幸担任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也曾拜访过中央音乐学院并结识了许多杰出的中国教育家,如周广仁教授和但昭义教授。我十分欣赏音乐在中国所受到的尊重,这确实非常鼓舞人心。

我向中国所有的肖邦音乐爱好者们致以最热烈的问候!

安德列依·亚辛斯基,波兰著名钢琴家。 1936年生于波兰,曾在卡托维茨和巴黎学习钢琴,1961年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开始音乐演奏生涯,足迹遍及波兰和苏联、欧洲、亚洲、拉美的许多国家。曾任卡托维茨音乐学院教授和钢琴系主任,德国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院教授。在许多国家举办过音乐大师班和讲学活动。自1975年起担任诸多重大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如伊丽沙白、玛格丽特·隆、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利兹、都柏林、布索尼、范·克莱本以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等。2000年和2005年他两度出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

猜你喜欢

钢琴家肖邦演奏者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我是小小钢琴家
肖邦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克服对策探讨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