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我的学友黄晓庄

2006-05-17杜鸣心

人民音乐 2006年4期
关键词:晓庄大提琴小提琴

晓庄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回忆与他相处的日子,恍如昨日,不尽思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有幸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音乐,那时教我们的老师有贺绿汀先生和他的夫人姜瑞芝先生等。皖南事变之后,局势突然紧张,贺绿汀等一批共产党员老师被迫离开我们分赴解放区。

就在此时,一位比我稍年长的同学来到我们中间,他就是黄晓庄。晓庄曾在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短期学习,后因他曾于1937年随他的爷爷、贵州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先生访问过延安,被学校以莫须有的名义强迫退学。黄老是陶先生的好友,遂让晓庄来育才学习,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音乐,更重要的是能在陶行知的教育下,学做一个人民的艺术家。从此我们朝夕相处,十分愉快地学习生活在一起。

晓庄年长我两岁,但是他在各方面更成熟。他思想上要求进步,对当时的局势有清楚的认识。在音乐方面他更是老练。他的钢琴程度比我们深,有一次在琴房他向我介绍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并且弹第三乐章给我听,还做了简单的分析。他常常用我们唯一的手摇留声机听古典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其中有贝多芬第三交响乐与第五钢琴协奏曲等等。有时我也在一旁听,但却没有他那样着迷。

1943年,为了方便专业的学习,陶校长让我们音乐组离开偏僻的校本部合川县的古圣寺,搬到重庆江北的观音桥中华交响乐团的近旁,就近向老师们学习各种专业。除钢琴外,大部分同学都和时任中华交响乐团首席的黎国荃老师学习小提琴,我也开始学小提琴,而晓庄向朱崇志老师学大提琴。我们很快组成了小型乐队,也组成了弦乐四重奏组,杨秉荪拉第一小提琴,陈贻鑫拉第二小提琴,我拉中提琴,晓庄拉大提琴。我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四重奏,还演奏了门德尔松d小调钢琴三重奏,由晓庄拉大提琴,杨秉荪拉小提琴,我弹钢琴。我们音乐组定期在广播大厦礼堂开音乐会,向社会各界介绍我们的学习成果,也以此为学校募捐获取一点生活补助。我们的演出获得广泛好评,甚至一些外宾也惊奇地发现,在十分闭塞的重庆,居然还有十几岁的小朋友能这样出色地演奏古典音乐。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为了配合时局的发展,陶校长鼓励我们多创作反映现实的歌曲。晓庄写的歌曲在我们的音乐会上颇受欢迎,如他以舒模反映湘桂战争的诗词写作的《往哪里逃?》、抒情歌曲《花》《友情》《兵士,兵士,你肯不肯娶我?》、合唱歌曲《春来正是反攻的好时光》等等,这些歌曲很快在群众中传唱,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我特别喜欢《花》这首歌,它的音调新颖流畅。晓庄用同名转调的手法,将少女的心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除了声乐作品外,晓庄还写了钢琴独奏曲《小花鼓》,我甚至还看见过他写的乐队作品的总谱。他写作速度很快,乐思似泉涌。有时我们睡了,半夜醒来,还看见他燃着蜡烛,不停地疾书……他这种写作冲动与热情在我们同学当中是非常突出的。如果他没有遭遇不幸,在解放后能有机会深造,我深信,他定会写出一些传世佳作。

抗战胜利前夕,经他的表伯父王若飞安排,晓庄与他的爷爷黄齐生及他的女友、我们的同学陈复君一起去了延安,并在那里结婚。在延安他继续写作,收集陕北民歌,准备创作一部以陕北民歌为主题的交响乐。

1946年3月下旬,他随其祖父黄老代表延安各界人士到重庆慰问在较场口事件中被打伤的李公朴、郭沫若等。我们又在重庆重逢了,我们高兴地向他祝贺新婚。同学们感到他成熟得多了,稳重得多了。任务完成之后,4月8日,他与他的祖父、表伯父王若飞及刚从监狱中释放出来的叶挺将军等乘坐军调部的飞机返回延安,不幸飞机在山西省兴县的黑茶山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八烈士”惨案。晓庄从此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在重庆短暂的重逢竟成为永别!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了,他的抱负和那些尚未完成的佳作亦随他而去了,令人万分惋惜!而他刚刚新婚不到两个月的妻子陈复君还在延安等待着他的归来……

六十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晓庄的不幸,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同窗学友,使我们更为痛惜的是他的才华还远未充分展示就夭折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在中国音乐事业中将会发挥重要影响的作曲家!

晓庄,你来去匆匆,我们只有在记忆中怀念你,我们不会忘记你,你的音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杜鸣心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猜你喜欢

晓庄大提琴小提琴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Hey Diddle, Diddle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南京晓庄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