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之路

2004-06-12毕经文朱雷

人民教育 2004年12期
关键词:滨州市全市学校

毕经文 朱雷

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山东省滨州市,是一代兵圣孙武的故乡,宋代范仲淹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梁漱溟曾在这里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渤海老区至今还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滨州市的党政领导和365万滨州人民把实现区域腾飞的希望系于教育,在沃野平畴的黄河两岸,书写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篇章。

两次跨越,开辟教育发展新天地

欠发达地区办教育,难在一个钱”字上。面对一个吃饭”财政,教育该怎样发展?滨州市教育发展的账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从20世纪90年代初算起,10年时间,共筹措资金35亿元用于教育的建设发展,超出同期地方财政教育建设总投入的100倍。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教育腾飞的关键何在?滨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乃信一语道破真谛:欠发达地区要想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观念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一次跨越,滨州教育是用帐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理念破解了现实与发展的两难命题。

第二次跨越,滨州教育是靠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社会的钱办教育的事,用教师的钱办自己的事”的新观念,解决了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课题。

——滨州市长期以来普通高中

规模小,招生少,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扩大高中规模,钱从何来?邹平县第一中学在新区征地520亩,设计规模108个教学班,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按照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的新高中,总投资2.5亿元,一期工程投入1.2亿元,仅一年时间就投入使用。他们的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拿一块,银行贷一块,建筑方带资垫一块。正是依靠多种渠道筹资,全市8所普通高中先后开工建设,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滨州市借鉴高校的做法,运用市场机制运作中小学危房改造。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吸引社会投资近4亿元,进行中小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其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五种。一是还本付息式,二是股份运作式,三是产权变更式,四是联合开发式,五是校产拍卖式將原有的旧校舍向社会公开拍卖),实现了用社会的钱办教育的事”。据统计,全市共筹措资金7.6亿元,基本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

——“用教师的钱办自己的事”。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滨州教育人心中永远的情结。而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全市近3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50万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8 个城域网和几百个校园网建设资金缺口几个亿的情况下,许多学校出台政策,给予适当补贴鼓励教师自费购置微机。目前,全市教师自费购置微机1万余台,总金额7000多万元,7个县区中有3个县区的教师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微机。

3年来,滨州市通过社会捐款等多种形式投资1.8 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中小学现拥有微机2.1万台,平均每24名学生就有一台微机。全市高中、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为100%,完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达到50%。滨州市教育局投资100 万元建起了滨州教育信息中心,全市已有60%的县区建立了教育城域网。滨州市以教育城域网建设拉动校校通”工程,2003年,邹平,博兴,滨城3个县区基本实现了校校通”。按照规划,其余4个县力争到2006年实现校校通”。

三管齐下,构建师资管理新机制

教师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和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兴教必先兴师。滨州市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三管齐下,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培训机制、保障教师待遇。

1.改体制,东方风来满园春。滨州市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重在实现教育理念上的革命。

1988年到1992年,滨州市进行了以乡村办学单位与学校教师之间双向选择”为核心的三制"改革,即校长选任负责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目标责任制。三制"改革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管理体制的坚冰",打破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桎梏,引入了以竞争促发展的崭新观念。这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历时4年,经过两轮聘任,共落聘教师2084人,有2.7%的校长由于工作不适应得到了调整。

1993年到1999年间.滨州市针对学校布点分散。教师工作量不足、教育经费粗放式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五定四制”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即在定学校规模、定人员编制、定实需岗位、定满负荷工作量、定包干经费的基础上实行校长选任负责制、教职工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目标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通过改革,全市共精简教师6431人,占原教职工总数的20%,教师人均周课时数增加4节,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6个百分点。

2001年,滨州市提出以有序流动激发内部活力,以公平竞争提升综合素质”的改革思路,开始了以“评三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评”就是综合考核评价(业务考试和岗位目标考核)。综合考核成绩后列2%~5%的人员,进行末位调整。三制”是指校长选聘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校内岗位津贴等级制。全市有2.9万教职工参加了改革,共精简、落聘教职工3545人,落聘人员通过转岗、交流、创办经济实体、培训等多种渠道得到了妥善安置。通过改革,有901名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有260名教师竞争上岗充实到学校中层干部岗位,20名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全市初步形成了教师队伍的公平竞争、有序流动和有效激励机制,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强素质,打铁要靠自身硬。20世纪90年代,滨州市制定了师资为本”发展战略,从此开始了师德建设、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养三大工程。

——師德建设工程。滨州市把师德建设作为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近年来滨州市先后涌现出为民族教育献身三尺讲台的优秀教师菅新刚、用生命铸就师魂的优秀教师崔永胜等先进典型。通过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广大教师学有典型,赶有目标。

——教师培训工程。为了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师资的明显差距,滨州市实施师资添凹工程,开展了异地师资培训。1996年初,全市组织800名高中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半年轮训;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教师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中青年骨干校长培训。并且每年都利用暑期聘请外籍教师来滨州培训外语教师,聘请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专家来滨州培训教育干部和学科教师。滨州市教育系统建立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档案,集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为滨州所用。同时,组织部分学校与国际、国内的先进学校建立友谊学校,定期交流学习。截至目前,全市99.7%的小学教师、96%的初中教师、80.4%的高中教师分别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

——学科带头人工程。滨州市实施了1215”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建立全市骨干教师人才库。在全市培养学科带头人小学1000名,初中200名、普通高中100名、职业学校50名,到2010年力争有百名以上教师进人国家级骨干教师队伍行列,有一批校长进人国家级专家型校长行列。目前全市已经评出5批708名学科带头人,10名名校长”,25名名教师”。自2001年开始,滨州市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校长论坛”,邀请国内名校长开坛传经,组织教师、校长赴国外培训或到高校以访问学者形式深造。开展农村支教”活动,采取结队支教、集中讲学、送教下乡等形式,带动一批农村中小学教师尽快成为当地的教育教学骨干。

3.抓保障,完善管理新体制。滨州市结合实际,构建三套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到位。

——建立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滨州市在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中,提出义务教育要做到四保"的目标,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保发展。明确规定,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管理权上收到县,建立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体制。目前全市7个县区的教师工资发放已全部上收到县。

——改革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滨州市把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的管理权限上收到县,各中学、中心小学和县直各中小学校校长由县教育局提名任免,教师的编制.聘用、考核调度由县教育局统一任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建立監督检查机制。滨州市提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负有领导责任。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县区,不得用财政性资金上新的建设项目,违者要追究领导责任。对挤占挪用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不及时修缮危房以及违反编制管理规定、超编制聘用人员的,要追究领导和直接管理者的责任。

三项工程,提升教育质量上水平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学的质量。滨州市教育系统近年来实施了科研兴教工程、教学规范工程和教育创新工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构筑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实施科研兴教工程。当科研型领导、做学者型校长、成专家型教师”,这是滨州教育实施科研兴教工程的孜孜以求。

当科研型领导”,实现教育科研与教育科学决策的有机结合。滨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乃信同志带头搞科研,他坚持着眼实际工作发掘科研题目,通过科研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用科研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十多年来,他先后出版教育著作3部,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教育科研文章50余篇,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10余项。其中,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是他亲自主持并由滨州市教育局独立承担,2001年,该课题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持的专家组鉴定。

做学者型校长”,实现教育科研与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滨州市现已形成了校校有研究课题,重点学校有市级以上课题,所有校长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近5年来,滨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和承担国家级课题及子课题、省级课题及子课题共计320余项,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蔚成风气。

成专家型教师”,实现教育科研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滨州市建立了市、县、乡、校四级教研机构,各级科研部门都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科研档案建设为抓手,帮助教师选定课题、拟定计划、研讨交流、分析资料、撰写报告、组织推广,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实施教学规范工程。以教学基本功训练为根本,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水平。

1998年,全市开始学科基本功训练,教师在参加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结合实际开展悦课"、忧秀教案"、忧质课"、忧秀作业设计"、忧秀论文"等系列评优活动;充分利用微格教学”等电教手段,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00年,启动了教师综合能力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滨州市在实施教学常规工程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能够促进学校自我改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制定了教学示范学校标准》,实施了教学示范校工程。教学示范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这项工作有效地引导了学校的改革创新,到2003年6月,滨州市已有省级规范化学校37所、市级规范化学校102所。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工作新机制。2002年,博兴县成为山东省首批5个课改实验区之一。随后,邹平、滨城、无棣也开始了课改实验。

课程改革让教师备课模式实现了全面升级”。博兴县实验小学以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为单位,每周集中研究授课内容,实行无纸化备课和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方法,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

课程改革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全新改版”。课堂上,“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加灌输"的景象被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取而代之。电子课件、网页等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方便快捷、形象直观,还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改也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从2001年开始,博兴县课改实验区开始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实验探索。博兴县教育信息中心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供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讨论与交流。不少学校下载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资源,存入资源库,供学生浏览。在教育信息化的风吹浪涌下,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预习功课上网搜索和查找需要的内容,用电子信箱交作业,借助于校园网的论坛与教师交流探讨问题,在电子阅览室直接进行网上阅读,等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滨州市每年的中小学创新教育与实践活动节,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和创造的舞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历经风霜彻骨寒,才得梅花放清香。历经10余年,滨州教育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迎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劲风狂潮,他们把目光又锁定在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上。

猜你喜欢

滨州市全市学校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最美还是夕阳红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学校推介
春天是一位染色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