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魂引魄读《芦甸》

2004-03-23姜朝皋

创作评谭 2004年2期
关键词:胡风知识分子悲剧

姜朝皋

芦甸,江西贵溪人,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参加革命。他是一个贫农的儿子,一生追求光明,寻求真理,放弃城市的生活,投奔延安,经历中原突围,转战冀鲁豫,九死一生,解放后在天津从事党的文艺工作,为新生的祖国热情歌唱。后因“胡风集团”案受到错误处置,锒铛入狱,一关就是十年,身心备受摧残,含冤去世。直到1982年,才得到彻底平反,恢复名誉,举行追悼会。悼词中称其“热爱党、热爱祖国,一贯忠于革命的文艺事业,即使在受到错误处理的时候,依然坚定自己的革命信念,相信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毫不动摇”。并将其遗骸移至天津市烈士陵园安葬。至此,历史还给了芦甸一个清白。

张维舟历时五年创作的逾30万字的《芦甸评传》(以下简《评传》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述了一个贫农的儿子如何成为无产阶级文艺战士,如何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历程,以及他身处逆境,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九死不悔的精神。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那么动人肺腑,撼人心魄,那么真实可信。

众所周知,真实是纪实文学作品的生命。然而对于真实的认定,一般往往只限于描写对象的范畴。其实真实的含义并不全在此。作品的真实应该包括作者心意的真诚,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真实的作品,就是作者心意真诚的作品,哪怕作者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甚至谬误的,也在所不计。只是绝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矫揉造作、伪笑佯哀,否则,无论它藏着多么神圣的光环,也将被嘲笑的大海淹没。《评传》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书中不管是热情赞颂、引吭高歌,抑或短啸长吟、扼腕叹息,全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淋漓流淌。在真情的涌流中,我不仅看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触摸到了他那颗对祖国、对民族、对历史的热切之心。尤其可贵的是,《评传》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中国半个多世纪历史上的政治风云、文艺运动、党的政策以及政坛、文坛的诸多人物,对此,作者丝毫没有回避掩饰,而是大胆地冲破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固有的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樊篱,坦陈已见,秉笔直书。其胆识正气,跃然纸上。

作者在“后记”中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正气,总结历史,继往开来”。显然,作者首先在于弘扬正气,弘扬芦甸这类党员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这是全书浓墨重彩加以描绘的主色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书中除了主人公芦甸及其夫人李嘉陵之外,还塑造了郑平、刘局长、方纪、马先生等诸多正直善良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形象,且一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已经难能可贵了。但作者并不满足如此,没有在这个局面上驻足不前,而是要再向深处开掘。为此,他在记述芦甸悲剧命运的时候,不是孤立地描写个人,而是把他放在社会悲剧的广阔空间里,去探索和反思这种悲剧的成因,这就便作品的内涵十分丰富深刻,产生了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有人说,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我深有同感,但又以为还不仅如此。从书的字里行间、行文深处,我似乎看到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背影,屈原、司马迁、李白、韩愈、苏东坡、王国维以及邓拓、吴晗等历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个飘然而至。我在与芦甸心灵对话的同时,也跟这些文化先驱们一道咏叹。为什么在中国这个诗礼相传的国度里,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承接着这样的悲剧命运,承受着如此深重的苦难?直到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这种灾难仍不能幸免?《评传》引导着我和他一起去寻找答案。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期以来,封建主义的“神圣精神”把人的独立人格、尊严挤压成零,人们戴着数不清的精神枷锁,迈着滞重的脚步走出一条漫长的历史之路。《评传》的作者站在历史的嘹望台上,用冷峻的目光回眸中华民族的千年沧桑,同时用人性的刻刀深入到主人公的心灵深处,揭示了人的隐秘潜在的灵魂,犀利的锋芒,人木三分。

《评传》中写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芦甸满怀深情,孩子般地呼唤生命的绿色,是那样激情澎湃,天真无邪。甚至为胡风遭遇鸣不平,大声疾呼不要把胡风推向资产阶级。这充分体现了芦甸的正直坦荡。孰不料一夜之间,运动的狂飚便将其裹挟进去,以致身陷囹圄。他虽然困惑不懈,但仍深信这只是当时文艺界个别领导人所为,深信毛泽东等中央高层领导并不解实情,一旦毛泽东了解事情的原委,定然会予以甄别,而且始终坚信这一天会到来。然而他这良好的愿望却被严酷的事实击得粉碎。一天,上面来人正式告诉他,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毛主席亲自审定和批准的,毛主席还点了他芦甸的名,且措词极为严厉。这对芦甸无疑是晴天霹雳。对当时的情景,《评传》是这样描写的。

“……他顿时感到天昏地转,眼前一片漆黑,不能自持。——他的精神崩溃了。

从这以后很长的时间他整日不吃不喝,两眼紧盯一处,如呆如痴。

有时他又接连几个小时机械地背诵“老三篇”,还有《实践论》、《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的主要段落,口里念念有词。这时候周围的人都躲着他。

他已经不能辨识周围的人了,见人都称“首长”,唯唯诺诺。

他蓬头垢面,形容枯槁,两眼失神,佝偻着腰,令人目不忍睹,难友们都为之叹息,摇头。”

一个豪情满怀、英姿勃发、才华横溢、挥洒自如的诗人不见了;一个铁骨铮铮、嫉恶如仇、驰骋沙场、视死如归的猛士不见了。片刻间,从精神到肉体他全垮了,垮得这样突然,这样彻底。而击垮他的不是山崩地裂、国破家亡,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是芦甸的神经太脆弱吗?回顾几十年的人生之旅,他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从来都镇定自如,是他心生畏惧,害怕判刑杀头吗?从投身革命那一天起,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从来没有畏缩过。那么此时此地芦甸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这就自然地引发人们要向更深的层次探寻原因。

中国几千年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天子圣明,臣罪当诛”的封建意识渗透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潜意识中,也在社会中培育了滋长个人迷信的温床。国即君、君即国,天子、君王、领袖是绝对不会错的,既然领袖认定我有罪,那一定是罪莫大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芦甸的思维方式只能沿着这条轨迹运行。于是撬开自己的灵魂拼命灌脏水,不停地心灵忏悔,不停地灵魂拷问,最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向生命的尽头。

这是芦甸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评传》的价值在于深刻地反思了这场悲剧的成因,而其更高的价值却是对民主、法制发出了深切的呼唤。一个人的意志主宰一个民族的前途,一个人的手腕,操纵整个国家的机器,一个人的好恶,裁决千万人命运的惨痛教训是不该忘记的。芦甸关押十年,劳改到死,居然没有一个正式宣判的罪名。胡风也是关押十余年后再开庭审判!在今天看来荒谬绝伦的事,当时却习以为常,以致无法五天的状况愈演愈烈,终于酿成“文革”那样一场大劫难,使国家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在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是绝不会发生的。无怪在《评传》的结尾处,作者无限感慨地写下了“面对芦甸,走近芦甸,我听见时代急切的呼唤:人道、理性、正义、宽容”这样意韵深长的文字。

《评传》让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幽香,它是那样沁人肺腑,隽永悠长。

猜你喜欢

胡风知识分子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重塑胡风的奇女子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
胡风致乔冠华函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