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市场脉搏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2001-12-02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1年5期
关键词:五菱产品企业

“五菱是一个渴望改进,有很强学习创新能力的组织”,“他们的工作状态不错,效果也很好,我们与他们可以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在有些地方我们要向五菱学习”。

“通用把生产亚洲家庭用车的希望寄托在五菱,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成功!”

――美国通用公司副总裁兼亚太地区总裁施雷思

“我们要把技术和奖金带过去,到五菱发展,那里成本低,效益好,把它的产量从20万辆提高到40万辆,再扩大到100万辆。”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

这是世界级的汽车制造商和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对五菱的评价。他们的评

价公正、客观。的确,五菱确实有它永续发展的独特魅力和发展后劲。作为一家地方企业,公司以“造百姓喜爱的车”作为企业经营理念,坚持简单化、低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打造老百姓喜爱的微型汽车,实现了产量扩张和经营质量提升。五菱汽车多年来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25%,产品还出口东南亚、中东、南美、西欧等22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青睐,发展成为全国第七大汽车生产企业,是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全国机械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和国家512家重点扶持国有企业之一,总资产36.1亿元。1999年,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做好、做强、再做大”的发展思路指导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硕果,使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开始由自我奋斗型向学习创新型转变。2000年,共完成工业产值55.1亿元,比上年增长34.69%,生产汽车111508辆,比上年增长38.27%,销售汽车111617辆,比上年增长33.83%。2001年1月至9月份,生产汽车95435辆,销售汽车93213辆,销售收入28.0054亿元。

这些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以精益生产五菱化为推动源,在采购体系、生产制造体系、技术开发体系、营销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技术质量体系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创新,使得企业的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40%,产品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月产突破15000辆大关,应收账款和社会库存均为全行业最佳水平,成为微车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

这其中,把握市场脉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则是提高五菱市场响应速度,扩大五菱汽车市场份额、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砝码和有力保障。

技术创新诞生新五菱

五菱公司从转产微型汽车后,先后进行了三期技术改造。1999年12月16日,五菱公司技术中心传喜讯,国家人事部批准五菱技术中心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并正式挂牌;2000年1月24日,在国家经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公布的第7批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名单上,五菱公司作

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列其中,这标志着中心可以在进口用于开发新技术、国内不能生产的仪器仪表及技术资料时,享受免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在微车行业中,只有五菱和长安两家获得。目前,博士后已正式进站,每个星期都有国内各类专家前往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成立一年多的五菱技术中心,就得到了国家各部委的首肯,吸引各类硕士、博士,这主要取决于五菱公司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在产品开发能力、人员素质、基础设施上都有了本质的变化。

优化产品结构,围绕市场搞开发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产品,谁在市场竞争中率先推出新产品,谁就在竞争中取得先机。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五菱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实施“稳住中间、上下发展”的产品发展和市场战略,力求用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的态度保持他们以传统系列产品占领了的市场。

一方面,研制开发适用农村市场、符合农民需要的廉价、实用、道路通过能力强的微型车产品;另一方面,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小型多用途车,占领大中城市市场。研制开发的D系列32种柴油微型汽车,填补了国内高速柴油微车的空白;新开发的共14种车型的PN系列电喷微型车,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并加装三元催化转化装置,尾气排放指标达到了欧洲Ⅱ号标准,其动力性、经济性均有提高,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该系列车的开发成功,为五菱微型汽车重返大中城市市场创造了条件。为满足左行道路国家对经济适用性微型汽车的需求,在PN系列左置方向盘车基础上,开发出右置方向盘系列车,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为产品出口奠定基础;开发的新型厢式运输车、自卸汽车、货柜式厢式运输车等23种微型专用车,投放市场后,很快便收到一批批订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成为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五菱已开发完成了低价位微型汽车、右方向盘微型汽车、电喷微型汽车、D系列柴油微型车、厢式运输车等共85种新产品,并全部通过了技术鉴定。2000年,五菱公司在千年全秋行动之时,隆重推出微车新款――6330厢式车新配置及6320厢式车新配置。2001年,又相继推出“都市清风”商务车、“五菱·龙”面包车,这些车型品种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对同一个微车基本型实施配置差异化以及产品创新的结果,使五菱汽车形成

宽系列的价格梯度和功能梯度,实现了低价不低质,满足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的新特点。

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首先,以IT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在研发手段上则广泛采用信息化、知识化的成果和手段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上,实施研发“并行工程”,缩小与国际汽车行业的差距,尽快提高五菱产品开发能力。目前已初步实现并行化设计,达到在产品设计的同时,工艺部门、整车设计部门等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同时起步,合理交叉,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现在,变型产品的开发周期已由原来的6~24个月,缩减到4~15个月;新车型的开发周期由原来的4~5年,缩短至2~3年。

其次,是借鸡下蛋,借脑开发,走产学研之路。五菱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及国外一些专业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这些高校、科研机构雄厚的研究开发力量,共同开发,先期介入,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我们产品开发上,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品开发的技术与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今年先后开展了轮胎偏磨分析、车架应

力分析、模具CAD∕CAM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在公司建立了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指导。

现在,五菱公司转变观念,加强与零部件生产厂商的技术合作。在整车设计的同时,采取技术招标的方式,按公司提出的技术要求和开发进度,通过比技术力量、比开发周期、比产品的目标价格、比产品的质量,本着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原则,委托给相关的专业厂设计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做好双方的协调工作,确保产品开发的质量与进度。通过技术招标,产品开发的时间可节省30%,并节省了人力、物力,开发设计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完善开发机构,健全创新机制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菱十分注重新产品开发的软硬件的投入。1999年企业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投资了近1000万元,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建设要求,建立了专门从事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中心。与此同时,五菱将技术中心作为新产品开发的领头羊,不遗余力地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和实力,注重人才培育,在分配上体现开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建立了科技人员激励的有效机制,不断优化科技人员的硬件、软件环境,发挥科技人员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完善制度,制订并实施了《技术创新奖励条例》、《管理创新条例》、《合理化建议奖励条例》。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技术中心迅速建立起择优、动态的用人

机制,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开发。此外,通过对企业内外公开招聘技术开发人才,纳贤招才,壮大技术队伍。五菱还开展各种专题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开发人员的素质与技能,为技术开发储备了人才力量。

所有这一切,不但强化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地激活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技术中心,产品开发人员的收入已经同其承担的开发任务以及实际达到的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积极推行项目负责制。只要有能耐,就可同时承担多个项目,按承担项目的多少拿承包奖。这就促使产品开发人员要尽可能争取到多个项目,并力求取得好的效果。现在,对技术人员来说,主动加班加点是常事,技术中心晚上经常是灯火通明,他们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培训,追求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在想方设法完成开发任务,把对产品开发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融入到忘我工作当中。

猜你喜欢

五菱产品企业
五菱星辰
五菱宏光成“秋名山车神”:成功源于提供性价比最优解
“破圈”路上的五菱,站在岔路口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品质优、接地气的“国民神车”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