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148例

2000-06-13朱必伟

中国针灸 2000年8期
关键词:椎动脉疗程颈椎

朱必伟

(重庆市机关直属医院针灸科,重庆400015)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多年来对临床较常见的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48例中,男80例,女6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1.2 诊断标准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转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除外耳源性和眼性眩晕。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

2 治疗方法2.1 针灸治疗取穴:风池、大柱、大椎、百会、增生颈椎及上下椎旁夹脊穴。穴位常规消毒后,取28号1.5寸毫针。风池穴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5寸,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并向头顶颞部扩散;天柱穴直刺1寸;大椎穴斜刺1寸,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并向两肩扩散;百会穴平刺0.5寸;颈部夹脊针尖向脊椎斜刺1寸,并使针感向颈肩背部放射。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2.2 推拿治疗(1)按揉法:患者正坐,医者先分别按揉风池、天柱、大椎、百会、头维、耳门等穴,然后在两拇指指端相对两侧颈部夹脊用力横向按压,同时嘱患者头部向后仰。

(2)拔伸旋转法:患者正坐,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肩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住风池,四指及手掌托起下颌,把颈椎向上拔伸,然后作颈部缓慢旋转动作。注意有椎间关节失稳的患者手法要轻缓。

针灸后推拿,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6个疗程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痊愈: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体征消失,能胜任一般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减轻;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时复发;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148例中,痊愈50例,占33.8%;显效64例,占43.2%;好转30例,占20.3%;无效4例,占2.7%。有效率为97.3%。

随机抽样的32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图象(TCI)检查,均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6个疗程后复查TCI,VS(收缩期峰值)、VD(舒张末流速)、VM(平均流速)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RI(阻力指数)基本恢复正常。见表1。

4 体会本病多系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经筋失养,加之长期伏案工作,督脉受损、血脉瘀阻等多种病因造成椎动脉缺血,供养全身特别是头部的血液不足,造成头昏、头痛、耳鸣、恶心等症状。

从表1中可看出:VS、VD、VM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RI有明显变化(P<0.01)。说明治疗后椎动脉血流大致恢复正常。一般认为椎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脑血流速度减低,血流量减少。针灸推拿治疗后,扩大了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了对血管的压迫,改善了脑血液循环,消除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收稿日期:20000115,成平发稿)

猜你喜欢

椎动脉疗程颈椎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颈椎问题看眉毛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高手在民间 秘方药专治疑难病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石墨烯理疗U型枕
颈性眩晕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推拿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