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阅兵中的人民空军

1999-06-07张农科翁淮南

航空知识 1999年11期
关键词:天安门中国空军空军

张农科 翁淮南

蓝天需要屏障,大国需要长剑。50年来,人民空军在不断铸造捍卫祖国的蓝天之剑。透过共和国4次大阅兵,我们看到的是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强不息的铸剑之路。

A、1949,原点起步。

● 清一色的外国货

● 只有17架飞机飞过天安门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校阅。

人民空军在正式成立之前,就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那天,17架战鹰代表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新军种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中央做出这个决定在1949年8月份。当时,飞机主要来源于缴获或接收的美英制和日制共159架飞机,像个航空博物馆。其中处于良好状态的P-51战斗机22架,B-52轰炸机4架,C-46运输机8架,C-5通信机5架,日制九九式高级轰炸机23架。最后从中挑选17架,便组成空中受阅梯队。

据参加过开国大典受阅的飞行员阎磊老人回忆,当时飞机少,为预防国民党飞机轰炸,带弹参加战斗值班的4架飞机也编入了阅兵分队,这在世界阅兵史上绝无仅有。如果稍有闪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飞机少,但为了烘托气氛,上级决定最先通过天安门的9架P-51飞机绕了一圈,接在17架编队后面,再次通过天安门。所以地面看到的是26架飞机。他最后感慨地说,当时面对清一色的外国货,就想,要是能飞上自己的飞机该有多好!

B、1959,艰难爬升。

● 从进口走向仿制

● 亚音速歼五和超音速歼六飞上了天

● 毛主席对身边的友人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来了

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1959年,十周年国庆。当中国空军以包括亚音速歼五和超音速歼六在内的165架飞机组成的强大机群,飞过天安门城楼上空时,匆匆忙忙从莫斯科赶来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感到惊讶。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开始撤回专家、停止航弹和器材供产,上千台飞机发动机无法修复,中国空军面临瘫痪的危险。然而让他难以理解的是,短短几年间中国空军就具备自己生产飞机的能力。

人民空军成立后的那几年,一直是从前苏联进口飞机。开始是进口雅克-18初级教练机,培训空军飞行员。朝鲜战争爆发后,又进口了雅克-1、拉-9、拉-11、米格-9型战机,并迅速装备部队。

1951年1月,毛泽东主席一声令下,我志愿军空军飞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空战之中。年轻的人民空军飞行员与美军进行空中较量,击落敌机330架,创下了世界空战史上以弱胜强的范例。然而,立下战功的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全部是苏制的。

早在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建设问题时指出,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靠买人家飞机不行,必须拥有自己的航空工业!

从仿制开始,中国航空工业终于起步了。

1954年7月11日,我国航空工业职工艰苦奋战,在南昌成功地仿制出以前苏联雅克-18为原型的教练机“初教五”。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为此毛泽东主席签署了给南昌飞机制造厂全体员工的嘉勉信。“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还只是一架教练机。”1956年7月19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五在沈阳首飞成功,聂荣臻元帅亲赴沈阳祝贺。1958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歼六又首飞成功。

从1954年到1966年,我国的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地空导弹系统等,先后仿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从而结束了依赖外国发展空军武器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最先装备部队的歼五一亮相,便使共和国军威大震。当时,一直梦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不断派飞机对我沿海轰炸和侦察。歼五开始起飞反击。到1958年底,歼五先后击落F86飞机9架。

C、1984年,迎接挑战。

● 走上自行设计、自行研制、自行生产之路,实现了国产化

● 具有核战略威慑能力的轰六通过天安门

1984年10月1日,世界的目光注视天安门。

起飞,穿过层层浓雾,空军94架多种型号国产战鹰,从不同机场、不同时间在北京上空准时集合编队成功,准时准点通过天安门上空。对于这次超气象起飞,美国驻华武官评论:“中国空军飞机,真正全天候能力。”中国自己生产的装备给了世界一个惊喜。

这次受阅装备,有首次通过天安门的国产强击机、轰炸机、地空导弹等。特别是具有远程核攻击能力的轰六出现后,西方各大媒体纷纷评论中国已拥有核战略威慑能力。

中国空军装备从60年代开始,走上自力更生研制道路,并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1966年,歼七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当时,正值美国入侵越南战事正酣,连我西南边境也屡遭侵犯,共和国空军派新型战鹰歼七迎头痛击。先后击落美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6架,引起世界关注。

歼击机主要用于空战,消灭那些入侵的不速之客,属防御性机种,它就像是一个武士手中的盾牌,但光有盾还不足以威慑敌人,还必须有一柄锋利无比的利剑。强五、轰五、轰六就成为人民空军的三把利剑。

1965年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强击机强五首次升空;紧接着轰五、轰六也首次试飞成功。

1965年5月14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中国在西北某地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核试验。这次核试验之所以引起如此轰动,是因为原子弹是由一架飞机投掷空爆的,这标志着我国核武器飞机运载问题已经解决,具有了用于实战的能力。这架空投原子弹的飞机就是轰六轰炸机。

1981年9月中旬,华北某地,狼烟四起,这是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诸兵种联合演习。强五火箭命中率为983%,航炮命中率为90%,轰五、轰六的命中率达100%。演习中。轰五实施快速布署5秒钟连续投掷800多枚。这次演习充分显示了人民空军三把“利剑”的威力。

D、1999,振翅高飞。

● 性能由单一向多用途、高机动性方向发展

● “空中美男子”、“飞豹”、第三代新型战斗机等飞了上了天

这是共和国50年的世纪大典。地面,新型地对空导弹、地对空高炮如滚滚铁流;空中,第三代新型战斗机、有“飞豹”美名的歼击轰炸机、有“空中美男子”美誉的国产高空高速歼击机,有空中加受油机,雄姿威武……人民空军装备已实现历史性跨越。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强调:“投资的重点应在航空工业和发展空军,要取得制空权。”不久,空军制定了发展规划。

进入80年代,人民空军开始装备歼八、歼八Ⅱ、强五Ⅰ、强五Ⅱ、装有第二代领航系统的轰六,运八等。这些飞机性能有较大提高,与之配套的机载设备和武器,包括空空导弹、机载雷达、火控系统等均有较大改进。

进入90年代,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的目光在俯瞰世界风云和军事高科技的发展,一直把空军武器装备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并专门拨出经费用于空军建设。江泽民多次听取空军领导同志的汇报,深刻指出:“空军要加强空中进攻力量及相应配套的建设,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人民空军装备开始飞速发展。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战机装备部队;能够实现超远程、大纵深遂行作战的空中加油机让中国空军和现代战争合拍。同时,空军加速了新型战机的研制。标志着空军武器装备由“以劣胜优”向“以优胜优”跨跃的新一代战机已飞上蓝天。

目前,空军已经发展为一支以航空兵为主,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等组成的高技术军种,形成了现代化的防御体系。空军拥有门类齐全、功能配套的作战飞机,能以其超远程、高速度、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在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范围作战。特别是电子战、空中加油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远程空中打击和抗击电子干扰、适时遂行空中作战的能力。

现代机载武器系统如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及火控设备等等,作战效能也有了显著提高,不仅具有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多功能、全方位的空中格斗、对地(海)攻击的能力,而且可以全天候、全高度作战使用。新一代地对空导弹,具备命中精度高、作战反应快、射击范围大和攻击目标多的作战能力,使其在协同航空兵夺取制空权的作战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型地对空高炮,以其灵活机动、火力猛烈、不受干扰、可连续作战特点,在未来作战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志在蓝天揽日月。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中国空军装备在不断完善发展,并随时迎接来自未来空中战场的挑战,捍卫祖国领空的安全。

猜你喜欢

天安门中国空军空军
歼-20:中国空军的王牌战机
牧歌飞到天安门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天安门前看升旗
空军行动
法国空军
我看到天安门了
中国空军首次对日大空战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空军入闽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