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1983-07-15

读书 1983年5期
关键词:资料室事迹共产主义

白 玉

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资料室编辑的这本书,所选辑的文章,大都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离休不休,利用有生之年继续奋战在各条战线、各种岗位上的老干部、老战士、老工人和老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虽然他们已年过花甲,先后离开了曾经工作几十年的领导岗位,但是他们矢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革命精神,是感人肺腑的。这些事迹,既没有非常深奥的理论,也没有成串的豪言壮语,但就是这些平凡的事迹,朴素的思想品质,却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具体的共产主义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共产主义运动,一百三十多年来,蓬勃发展,滚滚向前。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已成为历史的主潮,涤荡着资本主义的污泥浊水,冲击着一切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和传统观念。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从来都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从来都是在实践中发展,在斗争中前进。在今天,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只要正视现实,尊重历史,看一看亿万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革命实践,读一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人》这本书,就会觉得,共产主义既不是“空想”,也不是“渺茫”,而是千百万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群众,从未间断过的革命斗争实践。

人到老年,在衰老、疾病和死亡面前,虽说是自然规律,但往往是一个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最后考验。这些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既不会因为年老体弱和疾病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为退居第二线而停止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人生观,站得高,看得远。他们深知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事业,需要多代人的艰苦奋斗,所以,在国家机构改革中,他们有的愉快地离开了领导岗位,在自己曾经淌过血的地方,又开始了新的生活;有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选贤任能,让位给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有的则在古稀之年,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到底;有的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为群众种菜、卖货、送报、送药而感到幸福和安慰;有的人一心扑在人民群众的身上,在临终的时候念念不忘改变家乡的面貌;有的把毕生的心血完全用在培养孩子们身上,出力出钱,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小小图书馆;有的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自己的子女,受到周围群众的赞扬;有的争取时间从事文学创作,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留给革命后代;有的把参加义务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一干就十几年,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有的把自己的哪怕是细小的工作,同共产主义紧紧联在一起,永远保持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有的始终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坚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直到生命的终点……

王震同志为这本书写了《序》,邓力群同志为此书写了《跋》。《序》和《跋》都强调了学习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当前,不论是老同志还是青年同志,都需要结合十二大精神读一读这本书所收集的材料,受一次共产主义思想的具体教育。如果有人弄不清什么是共产主义的品格,什么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和情操,如何度过一个共产党员的晚年,我以为这本书里的事迹,从一个侧面作了实际的比较好的回答。可以说是一本共产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好教材,对于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是一个具体的批判。它的教育作用,正如邓力群同志在《跋》中所说的那样:“每一个正直的人,读了这本书中收集的材料,都会禁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会感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自己的一切毫无顾惜地献给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人》,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资料室编,红旗杂志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第一版,0.70元)

猜你喜欢

资料室事迹共产主义
地方高校二级院系资料室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对于博物馆资料室服务建设的思考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与时俱进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柳下惠事迹考述
香港圣保禄幼儿园的资料室
服务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