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起草”和“加工”说起

1957-08-16郭崇道

中国青年 1957年17期
关键词:理论修养书本知识领导

郭崇道

本刊今年第十六期发起了“到底应该重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讨论。这一期选登了读者来稿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人不同意冯渊的意见,但也有一部分人同意他的看法。希望大家继续发表意见。参加讨论的来稿,最好一篇文章只说明一个问题,不要企图在一篇文章中解决所有的问题。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问题讨论”。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编者

冯渊在给中国青年编辑部的信中说:“虽然我被人誉为机关里的‘才学之士,遇到写重要文件时常要由我起草,或者别人写好以后由我来‘加工。”照冯渊看来,有他这样的“才能”就应该得到“提拔”。可是“眼看着一批批能力此我差的人都提拔了……有的甚至当了处长”。于是便慨叹自己“怀才不遇”了,怀疑党的干部政策是“重德”“重资”而不“重才”了。

看到这里,首先使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才能?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道:“知识有两种: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因之,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的才能,就不能离开这两个总的方面。冯渊把才能只理解为文化水平,书本知识和业务能力,甚至更狭隘地理解为像他那样能“起草”和“加工”文稿。于是在他眼中,那些不能写写文章,舞弄笔墨的人就是“能力差”的人。是不是这样呢?既然冯渊是从他的“起草文件”谈起“才能”问题的,我也想就以此为例。我周围接触到的领导同志确实有文化水平较低的,他们不太习惯于写文章;我周围所接触到的青年知识分子也确实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信也常常像冯渊那样做“起草文件”的工作。我的一位朋友这几天正在起草一个要发往国外去的文件,我自己正写着几项决议。但是我们对这种“才能”并不看得那样特别和什么“非我不可”,更没有想到有文化就一定要“提拔”。我的这位朋友说:“能把文件书写成文当然是一种工作能力,不过这不是一种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就从完成一个文件的定稿而言,“起草”不过是一个手续,能不能把文件写得好,绝不是决定于文化水平,而是首先决定于政策思想水平和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我想冯渊起草文件也不能例外,首先要根据上级指示和领导授意,在步骤上也可能先经科处讨论,领导研究;或者起草后要经科处及有关方面研究甚至反复讨论修改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朋友和我常常感到:领导授意后的起草来得容易,往往领导上的几句话概括了文件的中心思想,作出了提纲;在自已起草后领导看了往往提出原则性的修改。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领导同志有更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更高的政策思想水平,他们能正确地掌握党的政策,按照党的原则办事,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才能吗?而这种才能决不是我们某些像冯渊这样有点书本知识、文化水平的人所能轻易学到的。所以我们应该理解,社会主义才能是多方面的,书本知识,文化水平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某些领导同志文化水平差一些并不就是“缺才”,更不会比冯渊“能力差”。

猜你喜欢

理论修养书本知识领导
关于提高中国画专业硕士理论修养的探讨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浅谈政工师在基层医院思想工作的作用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针灸学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中的不对称问题与思考
浅论初中语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修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理论修养是历史研究人员的一项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