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慢》教学微镜头

2024-04-27杨正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3期

杨正

摘 要 《扬州慢》教学设计涵盖词人姜夔的创作背景、扬州的历史文化以及对杜牧诗作的引用。截取《扬州慢》教学微镜头,引导学生分析词的背景、主旨和写作手法,把握词的情感、意境,切实培养学生对词的鉴赏感悟能力。

关键词 《扬州慢》  教学微镜头  鉴赏感悟

《扬州慢》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悲凉和对战乱时局的思考而著称。这首词通过描绘扬州城的残破景象以及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展现了词人对国家破亡的深切哀伤。教学过程以提问式教学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背景,分析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深刻地理解这首词所传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文学魅力,切实培养学生对词的鉴赏感悟能力。

教学导入:

教师:关于扬州,大家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1:扬州炒饭!

教师:很好,我们的国宴中就有淮扬菜。还有呢?

学生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教师:很好,扬州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骆宾王、杜牧、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曾寓居扬州,还有著名的扬州八怪。今天我们要来看的是词人姜夔眼中的扬州。

微镜头一:背景介绍

教师:宋词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词牌名,而“扬州慢”是姜夔自创的。请同学们思考,姜夔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

学生1:我觉得可能与扬州的现状和过去的繁华有关。“慢”是指扬州的衰落较慢,或者是指那段辉煌的历史和现在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慢”的情感。

教师:很有想法,姜夔给自己的词作了一个小序。

[PPT展示]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教师: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曾以扬州为渡口,驻军于佛狸祠下。十五年后的淳熙三年冬至日,二十一岁的姜夔经过位于江北的扬州,眼前仍是一片人迹罕至、巷陌凄凉、废池乔木、戍角悲吟的空寂萧索景象,引发了强烈的“黍离”之悲。“黍离”出自《诗经·王风·黍离》,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国都镐京残破不堪,故宫恙浮,长满黍稷,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微镜头二:主旨要点分析

教师: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1:词人在看到扬州的景象后,感叹昔日的繁华已然荡然无存,城市破败不堪,整首词都透露着词人对国家破亡的悲伤。

教师:很好,有同学能具体描述吗?

学生2:词人在黑夜最长的冬至日来到扬州,眼中所见是战后荒芜的城池、废弃的池塘和孤零零的乔木。水池和乔木都是城市中原本有生命力的元素,但在战乱后变得荒凉寂寥。月亮通常是浪漫和美好的象征,但这里的“冷月”传递了死寂和无声的氛围。词人心目中的扬州应该是“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富有生气的繁华景象。强烈的反差使当下的落寞显得更为浓厚,强化了国家破亡的悲伤。

教师:非常好,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

学生3: 我认为《扬州慢》中有一种愈合的情感,既表达了国家破亡之悲,又融入了对扬州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或许也是对国家的一种希望和寄托。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展现了扬州过去的繁华,是宜居胜地。这些回忆中蕴含着对扬州曾经辉煌时光的一种眷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昔日繁华的扬州城,而今却成为野麦丛生的荒地,上下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与之相映衬的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表现出扬州如今的萧条和冷寂。“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通过杜牧的眼看扬州,暗示着今日的扬州已经落寞。词中扬州风光的今昔之别,使得对扬州的感情愈发深沉真挚,表现词人对扬州昔日繁荣的无限怀恋。

教师:很好。我们来看看词人是如何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国家破亡之悲的。

微镜头三:融情于景手法作用的分析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词中有哪些景物描写?

学生1:“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学生2:“二十四桥”“桥边红药”。

学生3:“波心荡,冷月无声。”

教师:非常好。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在上片中,词人首先铺展了“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的景象,“荠麦青青”引自先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青青”是一种凄艳色彩,体现了词人眼中的青山故国。然而金兵铁蹄掠过,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了故园之恋。

教师:除了看到的景物,你还能感知到扬州城里的其他什么景象?

学生:还能听见号角声。

教师:是的,词中除了画面,还有声音。词人从所见转入所闻。清冽的军号声在寂静的空城中回荡,突出了角声的凄清。寒意本是外在感受,但词人言“吹寒”,将角声的凄清与寒冷联系在一起,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冷意,而这种寒意更多的是源于词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日落黄昏时分本应是宁静的,但清角的声音切开了宁静,增添了一层寂寞和萧条的意境。在上片,词人将在扬州所感受到的愤慨、痛心、忧虑等情感通过景物与声音的描写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种悲怆凄凉的意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下片的景物主要来自典故。昔日的扬州城曾繁华富丽,杜牧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赞颂:有写“豆蔻”词的微妙精当,有赋“青楼”诗的出神入化。但若是面对眼前的破败景象,他也难以再次写出昔日的深情。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桥边的芍药花依旧年年盛开,但今日的人们已经很难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疑问句作为结尾,引人深思,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

微镜头四:典故运用深意的分析

教師:词人除了写景物与声音,在词里还写了什么呢?他还写了什么人?

学生:是杜牧。

教师:对了,姜夔为什么会说“杜郎俊赏”?因为杜牧写了很多关于扬州的诗,大家知道词中哪些内容是出自杜牧的诗吗?

学生1:“青楼梦好”出自杜牧《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学生2:“二十四桥”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教师:很好,还有没有?(学生无回应)还有“豆蔻词工”出自杜牧的《赠别》。

[PPT展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教師:“春风十里”也是一个典故。这首诗是杜牧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赠别》二诗其中的一首。

第一句诗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其造句真算得空灵精妙。第二句写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豆蔻梢头”照应了“娉娉袅袅”,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无比精妙。“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里长街,车水马龙,歌台舞榭,佳丽如云。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美人,但没有比得上她的。

这是杜牧眼中的扬州和美人,也是姜夔希望看到的,如今却不可再见。所以他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教师:词中还有一处,“竹西佳处”也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里化出。在此词的下片中,姜夔以杜牧为历史背景,通过对杜牧诗歌的引用,将昔日扬州的繁华与眼前战后的衰败对比,以表达对今昔差异的感慨。姜夔写作此词时年方二十一岁,正值年少轻狂的年纪,但面对屡遭战火的扬州,他的词作却充满了伤离、念乱之感。他的词以艳语写哀情,并非对杜牧风流岁月的追慕,而更是一种对当下哀愁之情的寄托。

微镜头五:拟人手法作用的分析

教师:“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1:词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废池”和“乔木”比拟成人,从它们的角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感。

学生2:这些本是没有感知的事物,却拥有了人的感觉和情感态度,传递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对于战争带来的创伤的回应。这种拟人不仅仅是修辞上的繁复,更是将词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国家破亡的悲伤深刻地融入自然景色之中。

“犹厌言兵”四字淡语不淡,主观揣测的韵味胜于其他过于浓烈的表达。这种淡泊而有力的表达方式使得词中情感更显沉郁,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学生3:拟人手法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越字面的思考层面。读者不仅仅看到了“废池”“乔木”,更看到了人类情感在自然界的回响。这种引导读者深层次思考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具有层次感。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拟人手法使词中的景物更具有生命力,同时表明词人对战争的厌恶。词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对战乱的情感相结合,赋予了词作一种独特的韵味,使读者产生对国家破亡之悲的共鸣。这种淡而不淡、韵味悠长的表达方式正是姜夔在《扬州慢》中的独到之处。

微镜头六:对词中写作手法的总结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这首词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学生1:词人的情感表达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写法。首先描绘了眼前荒凉的景象,为后续的情感抒发作了铺垫。然后,通过拟人手法引入废池和乔木,加深了对战争的反感和不满。最后,在词中加入了对过去繁荣的回忆,通过“青楼梦好”等典故,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情感更为深厚。先写景,后抒情,逐渐揭示了词人对国家破亡的悲伤之情。

词的结构呈现由外部的具体景象逐渐拓展到内心的抽象情感的过程,结构严密有序。通过逐层展开,情感逐渐深化,由对扬州景物的描写,引发对国家兴衰的感慨,最终表达了词人深沉忧伤的愁情。

学生2:用字精练。“荡”字写水波荡漾,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的状态,也蕴含了词人内心的起伏和感慨;“冷”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寂,更在感官上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凛冽的气息;以“无声”形容冷月,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也与“冷”字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寂寞和凄凉。这种用字精练的手法使词在表达情感和描绘环境时,不仅简洁明了,同时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教师:姜夔《扬州慢》一词善于融情于景、由外部景物深入内在情感,善用典故、拟人,丰富词的意蕴,用字精练,词句富有表现力,这些高超的写作手法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性,耐人寻味。希望同学们多品味,多揣摩,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