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2024-04-27温智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教学效率语文教学

温智勇

摘 要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及综合能力。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学习任务群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组合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语文教学  组合方式  教学效率

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兼顾语文学习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凭借教材内容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一边理性思考划定学习的重难点,一边拟定丰富的学习任务。当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要求后,不仅能树立学习自信心,还能锻炼学科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

一、引入群文阅读,明确任务群价值定位

在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按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单篇教学。学生虽然能够随着阶段性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逐步增加知识积累,但往往无法明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渠道,任务群不仅能刺激他们主动思考,还能提升他们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基于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安排逻辑化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群文阅读的集体建构以学生的个人建构为基础,所以,教师除了要重视反馈的结果,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独立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应相信高中生的合作能力并适当地推动由个人建构向集体建构的转变。

以统编高中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为例。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阅读,学生从两诗的内容入手,体会不同的情感,分析不同的手法,感悟不同的诗风,探究作品背后的人生哲理。依托这一群文阅读目标,教师首先扫清阅读障碍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的创作背景及创作者的生平。“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随后展开讨论与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探讨交流,各学习小组均围绕“曹操忧在何处”以及“陶渊明为何而归”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为了验证各小组的讨论成果,教师一边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探究其中的情感,一边分析其诗风。凭借小组讨论与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逐步从形式、手法及情感等方面了解诗歌的内涵。

设置学习任务群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构建能力。有效的小组合作与讨论能促使学生在观点的交换过程中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

二、引入项目学习,开阔学生眼界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搜集相关的任务资料无异于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因此,要想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阔他们的眼界,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筛选符合教材内容以及项目要求的优质阅读内容并适度地让他们围绕某一要点搜寻课外资料。通过整合互联网信息、杂志文章、报刊新闻等多渠道的内容,教师既能把握学习任务的难度,又能大致预估学生的探索方向。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引入项目学习并依托难度各异、逻辑缜密的小任务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整合与实践能力。随后,各学习小组依托丰富的课外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开阔眼界,提升综合能力。

以统编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由于学生此前很少接触人物通讯,所以,教师从通讯的题材及内容等层面拟定多个任务。其中,任务一为:借助新闻报道了解人物通讯是什么,人物通讯有哪些特点?任务二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谁?他的身上有哪些闪光点?你印象中的他是怎样的?任务三为:结合文章架构展开生活观察,依托自己身边的先进人物,讲述他身上的闪光点。基于上述任务,学生逐步厘清人物通讯的特点。

不同的学习项目,其切入点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在筛选探索任务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文章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各小组有序展开活动,并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依托学习任务群,规划学习方向

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无论是教师還是学生都习惯于将字、词的理解及文章背诵视为最终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然而,随着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以及学习任务群的引入,传统的学习观念被打破。为了重构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师要拟定多元任务群。在此过程中,各学习小组将根据阶梯性的学习任务目标逐步完成学习探索任务。区别于以往的探索任务,学生不仅能形成学习自信心,还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逐步完成对语文学习的规划。

以统编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怀古词的写法,明晰词人的情感,教师首先就苏轼的生平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进行科普。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完成诵读训练、鉴赏学习、分享读后感等环节。其中,在诵读训练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与组员合作划定朗读节奏并通过互相诵读确定节奏的正确性。在鉴赏学习环节,学生需要以个体为基础,从修辞、情感与怀古对象等层面展开思考,归结鉴赏方法。最后是读后感的分享,基于此前的分析,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所观所感分享相应的所思所想。《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词,教师应在鉴赏环节及时跟进并依托周瑜与苏轼的生平对比分析:为什么苏轼要选择周瑜做参照?借助作品的怀古内容,我们能够感受到词人哪些复杂丰富的情感?

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所以,当教师拟定学习任务群并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分析文章时,学生不仅能较好地完成任务,还会在课下学习中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梳理、理解、消化。

四、提升学习体验,注重任务总结

一直以来,读书笔记都是学生进行任务总结的主要方法与载体。一方面,在具体的任务群活动中,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能产生自己的心得。基于这些心得体会,学生能够在下一次的实践中有意规避自己的失误点,提升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读书笔记旨在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拟定一些交流活动。基于读书沙龙等观点分享活动,学生能够乐于、敢于制作读书笔记且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

以统编高中语文《荷塘月色》为例。从文章内容看,朱自清既描述了自己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几欲超脱却不得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任务群及学习项目。其一,学生自行成立学习小组,根据教师提前划定的内容结合参考书进行鉴赏。其二,由于网络上对该散文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所以,学习小组需要围绕“对《荷塘月色》的两极评价”搜集相关的点评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推荐。其三,在充分了解《荷塘月色》的内容后,学生主要从散文的情境出发,依托自己的真实经历仿写一篇散文。

随着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了拓宽读书笔记的内涵,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任务群的拟定中将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口语表达训练结合起来。

总之,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讲求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基于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拟定丰富的学习任务群。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丰富专业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教学效率语文教学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