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2024-03-31李丽维

国际公关 2024年2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对策

李丽维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养老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不足,更好地满足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旨在从多个方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养老压力。

关键词:社会支持理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困境;对策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压力不断增加。农村互助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有利于激发农村银发资源的活力,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还有助于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施,让农村老年人获得充分的照料与保障。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7%,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高出5.44%;从城乡分布上看,农村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比城镇人口这一比重高7.99%。[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势要比城镇更严峻,农村养老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这也给农村养老带来很大的挑战,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出现了 “有心无力”的状况,而农村互助养老的模式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的有益探索。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使每个农村老人都能够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提升幸福感。

关于社会支持理论的概念,李强 (1998) 认为,个体的社会支持主要是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并将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政府支持、非政府支持和个人支持三部分。其中个人支持主要包括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支持、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支持、以业缘为基础的同事支持和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个人支持。[2]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和农村年轻人口数量减少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面临身体素质下滑、经济支持不足、家人陪伴减少的状况,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本文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基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实际,探讨从政府支持层面、社会支持层面、家庭支持层面和个体支持层面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农村互助养老的内涵与特点

(一)农村互助养老的内涵

农村互助养老是以村庄为单位,并让农村老年群体实现自助和互助的一种养老模式。[3]农民聚村而居形成的熟人社会社交网络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幸福院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下,老年人在这里可以获得部分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

(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特点

第一,成本低,投入少。农村互助养老院的地址选在村内的闲置房屋,成本投入低,可以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负担。村内互助养老院的形式没有让老年人脱离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对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认同感和关注度,增强农村老年人的互助意识。

第二,可以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农村互助养老院通过让老年人互相照料促进农村老年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农村互助养老院组织的一些娱乐活动和定期体检活动也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第三,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老年人可以在农村互助养老院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互帮互助,提升农村互助院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劳务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价值。

三、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政府支持层面的资金来源问题和权责分配问题、社会支持层面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问题、家庭支持层面的传统认知问题,以及个体支持层面的农村老年人收入問题等。

(一)资金来源单一,服务供给不足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集体经济,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指导,再加上复杂的财政审批程序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资金难以很好地满足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需要。[4]另外,从服务供给方面来说,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资金的不足影响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农村现有的医疗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存在严重失衡。[5]

(二)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权责分配不明确

农村互助养老起步较晚,且其发展的程度与农村老人接受度都不高,所以有关于农村互助养老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而这也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进一步推广造成一定的阻碍。首先,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乏规范,给政府的监管带来了挑战;其次,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直接相关的组织群体之间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导致分配上的混乱;最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会让农村老人对农村互助养老的信心变低,不利于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社会力量的参与不足

社会组织在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发挥有利于农村互助养老难题的解决。但是,我国社会组织助力互助养老存在一些问题。赵向红、王宏民等人 (2018) 发现 “夕阳红之家”社会组织在助力城市互助养老的过程中存在资金筹集、专业服务能力、合作协调等问题。[6]对此,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互助养老基础设施,加快建立专业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平台,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作用的发挥。[7]

(四)传统养老模式和传统认知的阻碍

虽然 “熟人社会”的社会网络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受传统儒家 “孝道”思想的影响,“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依然在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8]在农村父母看来,没有子女养老是很丢面子的事情。部分农村老年人受传统认知的影响,不相信除了子女之外的养老机构,他们对于养老机构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不认可也直接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

(五)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低,养老压力大

收入低是农村老年人养老压力大的源头,而这也极大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比较少。一方面,相对于城镇老年人来说,农村老年人的退休金数额比较低;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更多依赖于农业收入和子女的赡养费用,而农业收入的不固定性和子女赡养费用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资金的来源,完善服务供给

首先,村两委班子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延长特色产业链条,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和村民的收入,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除了增加财政拨款支持,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吸引相关企业与相关人才,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乡村集体的收入,为低龄老年人提供就业的机会,增加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

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农村老年人群体的 “因病致贫”和 “因病返贫”现象也十分常见,因此,政府也应该对这方面给予大力的关注与支持,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互助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加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提高新农合的补贴力度和报销比例,扩大其补贴范围,从而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提供良好的实施准则,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更加规范,更好地增强农村老年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信心。另外,良好的监管不仅可以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可以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氛围,极大提升农村老年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认可。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互助养老的监管力度,对相关部门的运行进行规范,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主体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划分,不断提高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互助养老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互助养老问题的关注,增强农村老年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了解与支持。同时,了解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村老年人的诉求,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三)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介入作用,而社会组织也可以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更好地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

首先,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深入地探讨研究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了解并掌握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养老诉求,进而针对不同的群体制订个性化的实施方案,提升不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自身的适用性,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其次,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宣传,激发农村老年群体的积极性。

最后,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要时刻保持调查研究的态度和热情,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完善,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实施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四)增加家庭支持,降低传统认知的阻碍

从家庭角度而言,子女要转变传统观念和传统认知,积极参与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和推广中来。子女可以通过多方了解和学习增强自身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认知。借助自身认知的提升,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增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认同感,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度。另外,子女要积极支持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想法,并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精神陪伴,照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五)调动农村老年人的主动性,增加老年人的收入

杜鹏、安瑞霞 (2019) 等人认为自主—互助理念是互助养老服务发展的核心。[9]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养老模式,其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更应该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农村老年人的合作互助意识。[10]因此,可以引导老年人转变家庭养老观念,鼓励老年人树立互助养老的意识,并将 “时间银行”的概念引入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由年龄较低、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主动照顾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在满足其他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同时也實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可以为一些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五、结束语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庞大数量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给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带来一定的压力,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本文从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和个体支持四个层面论述了农村互助养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建立完善的农村互助养老社会支持体系,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水平,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和丰富的精神支持,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 41(11):823.

[2]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01): 67-70.

[3] 赵志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与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01):72-75.

[4] 薛苏鹏.新时期农村养老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思考[J].当代经济,2021(07):102-105.

[5] 曹静玺,杜智民.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11):60-62.

[6] 赵向红,王宏民,杨韵辉.城市互助养老社会组织发育与能力建设研究:以无锡市“夕阳红之家”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 2018(09):99-103.

[7] 朱靖,李明建.农村地区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研究[J].河南农业,2023(03):44-46.

[8] 于兆河,苑艺.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探究[J].农业经济,2021(12):76-77.

[9] 杜鹏,安瑞霞.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下的中国农村互助养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3):50-57.

[10] 马凤辉,宋美美.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9-11.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课改视阈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