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支柱产业升级路径探究

2024-03-20司艾珍

中国市场 2024年9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司艾珍

摘 要:文章旨在通过对周至县暂存产业的调研,构建应对策略并充分探讨其可持续性与前瞻性,为进一步大力发展陕西省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文章基于对陕西省周至县老堡子村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借助SWOT分析工具对老堡子村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其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并运用经济地理学知识解读老堡子村可能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认为,老堡子村具有相当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优势,该村应在政府支持下首要加强基础建设,其次建立健全三产机制,发挥优势、降低劣势、抓住机遇、赢得挑战,通过自身支柱产业升级实现当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9-0074-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9.0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1]。因此,着眼于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发展动力不足及资源缺失等问题,及时施以应对策略以保证乡村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陕西省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周至县为例,周至沙·沙河(中国第一水街)、周至楼观台、周至猕猴桃等重要特色小镇、旅游景点以及特色农产品受到政府大力扶持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纵观全县生产总值可以发现,县内除城镇外,大面积乡村地区仍发展滞缓,支柱产业定位不明、行业标准杂糅化、农业现代化普及率低等仍是农村发展的痛点,严重制约了地区可持续发展。在西安市着力发展“大西安”的政策下,农村发展也迫在眉睫,怎样平衡产业发展、如何吸引人才回流更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以周至县老堡子村为例,深入探讨其产业发展可行路径,构建相应乡村振兴发展应对策略。

1 周至县发展现状

根据西安市统计局2021年发布的西安统计年鉴(2020年数据)数据,周至县土地面积2945.20平方千米,占西安市总体土地面积的29.2%,位列全市十一区两县第一;常住人口密度189人/平方千米,为全市区县常住人口密度最低;2011至2020年间,周至县城镇化率由23.18%缓慢提升至29.12%,为西安市连续十年内区县城镇化率最低。与此同时,周至县地区生产总值139.44亿元,为全市最低。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0.39亿元,位列全市第二;第二产业产值12.35亿元,位列全市末尾,呈现过度低迷态势;第三产业产值86.70亿元,虽暂列全市末尾,但增速位于全市中游。综上所述,周至县呈现出常住人口少、乡村人口占比大、城镇化率低等状况。但其第一产业发达且第三产业势头迅猛,具有良好发展潜能。其中,周至县第一产业杰出代表有周至县猕猴桃,使得周至县享誉“猕猴桃之乡”称号;第三产业方面,周至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逐步探索出以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为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打造出周至沙·沙河、楼观台、秦岭国家植物园等一批精品旅游品牌。全域旅游已经逐步成为助推周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周至县累计接待游客984万余人次,综合收入37.32亿元,综合效益显著[7]。然而第二产业方面,周至县暂未有突出性成就。基于周至县整体概况,周至县终南镇老堡子村也在总体态势上与周至县同步。

2 老堡子村支柱产业分析

2.1 第一產业

老堡子村以当地盛产的水蜜桃为第一产业主导产业,采取“四统一分”和“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路径策略,由15名党员和35名科技示范户带动100户贫困家庭,建设设施水蜜桃大棚150栋[2]。老堡子村地势平坦,兼有黄土地与沙土地的耕地,由于地处黑河之滨,周兴渠自东向西横穿而过,因此灌溉方便,几乎所有的土地都为水浇地,这为老堡子村发展农业和果树栽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地条件。

截至2017年,老堡子村内贫困户均实现水蜜桃户均收入3万元,为乡村振兴产业打牢了坚实基础,并同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2 第二产业

老堡子村由于地处黑河之滨,具有充分的自然资源优势,因此采沙业发达,但由于缺少当地政府统一监督管理,导致行业紊乱,违规偷沙、过度采沙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黑河生态环境,导致河床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坏。由此可见,老堡子村第二产业发展亟待解决。

2.3 第三产业

老堡子村历史悠久,自东汉即为县北著名古村之一,至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名读书台,又名书台村。因地处黑河、赤峪河交汇处,土地肥沃,村庄发展较大,于宋代分出一部分村民建庞家村:明清又分出徐家村、强家庄、梁家庄和北千等村,远至户县北,故周围称此村为老堡子。同时,老堡子村小学院内现保存有一座距今近400年的关帝庙,该庙是周至东北部地区现存极少数明代民间庙宇之一,对于研究明代庙宇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明清以来当地民间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民间习俗具有重要意义[8]。但可惜的是,由于老堡子村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第三产业暂未有集合性突出型建设。由此可知,老堡子村具有真正的历史条件与底蕴去兴建以文化、庙宇等概念相结合的古村体系,用于响应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小镇”概念,以特色文化走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并将其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

3 老堡子村三大产业发展SWOT分析

3.1 优势

第一产业方面,老堡子村盛产鲜桃水蜜桃,全村栽种桃树2000余亩,是周至县远近闻名的鲜桃村。且该村自发创建了老堡子鲜桃协会,协会每年通过网上推介等方式宣传招商、联系订桃业务。目前为周至县唯一的鲜桃基地村。

第二产业方面,老堡子村地理位置优越,河沙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岸靠黑河且交通便利,是发展第二产业的有利区域。

第三产业方面,老堡子村具有“读书台”之历史,也拥有古村之关帝庙,适宜发展旅游业,且特色明显,若加以利用则有利于文化输出。且由于老堡子村紧邻黑河,可兴起发展乡村旅游垂钓产业,吸引垂钓爱好者前来拉动当地人气经济。

3.2 劣势

第一产业方面,该村水蜜桃种植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名声仅通过村民口口相传或鲜桃协会未经营销的网络宣传,互联网作用并未尽数显现。反观同期周至县全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通过电商、明星代言宣传等打出名号,销量可观,集聚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产业方面,该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当地政府重视,导致沙场无管理、秩序乱,甚至出现个别村户因偷采沙土而“发家致富”。

第三产业方面,该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发展旅游业恐后劲不足、难以维持,且村民受知识文化程度限制,难以协调构建出一条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业系统。

整体而言,老堡子村三大产业均未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人才引进极度稀缺,村民自发性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

3.3 机遇

当前,周至县全县走全产业链路径,通过“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精品民宿+优质伴手礼”的联合型规划,充分汲取三产联合内在拉力,发挥文化、农业、旅游产业接一产、连二产、带三产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拉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深化拓展“旅游+”模式,谋划推出“农业+旅游产品”“康养+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4大类文农旅体贸产品。

在全县大方针路径的支持下,老堡子村也应协同发展,抓住机遇,首先打造该村特色三产,其次推动三产联合,合力助农,实现乡村振兴致富路。其中,第一产业以“鲜桃”概念为主心骨,大力发展水蜜桃种植业;第二产业以首要建立健全采沙机制,次要逐步搭建沙场加工工业园,形成当地特色产业;第三产业可以“读书台+关帝庙”相结合,发展特色小村产业,乡村河堤垂钓旅游产业也可逐步搭建,形成规模。

3.4 挑战

通过以上所述,老堡子村三产资源丰富且条件得天独厚,但因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该村长期以来并未得到政府重视。因此,该村应竭力向政府提出规划,引起重视,并协同当地政府,引进指导人才,指导村民进行三产发展、三产联合,甚至可协同周边各村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但整体而言,该村发展致富路仍任重道远。

4 老堡子村支柱产业升级路径

支柱产业升级是为了区域经济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为多因素作用结果。在此,笔者运用经济地理学知识,从宏观到微观剖析现有因素并提供部分建议与参考。以宏观视角解读,以下论述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将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归因于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以微观角度解读,以下论述从三产着手,进一步论述其发展的优势可能性。

4.1 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强化产业稳固性

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其分为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资源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风景资源、气候资源等。经济社会资源则囊括了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种方面[9]。对于老堡子村来说,其自然资源突出,具有黑河沿岸河沙、黑河内野生河鱼、黑河沿岸风景等多样资源。反观其经济社会资源则处于严重匮乏状态,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資金供应不足、政府政策扶持力低下、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低等皆为当地发展造成巨大阻碍。

资源禀赋是固有条件,而如何将各资源结合并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则依赖于资源配置能力,其由经济体制、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以及经济结构等主要因素构成。在此,笔者将从以上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一一阐述解读。

经济体制可基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细化至各个区域,目前我国可按省级行政区划或地理位置划分,逐级向下则可划分至村镇区域,而村镇则主要由县级政府管辖部署主要发展规划。以老堡子村为对象,该村所属的周至县政府应加快部署规划,抓住疫情开放以来的新机遇,研讨阶段性经济规划战略,加强产业建设,减少人口外迁,规避风险、赢得挑战。

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则强调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判断与抉择,其抉择有三:一为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抉择。即战略发展重点与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基本原则应是以总体利益最大化为导向。二为平衡发展战略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抉择。即缩小内部发展差异与提高整体发展效率之间的矛盾,但着眼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经济发展道路历史,得出的结论是要以发展的目标导向来加以区分。三为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抉择。该概念直截了当,即政府部门是否受到政绩因素的影响而干预决策,最典型的反映即为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例如因过于追求经济而盲目开展“特色小镇”等。综上所述,周至县政府需厘清三种抉择,进而谋求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能力目前是老堡子村所严重缺失的部分,青壮年少、高素质人才少、企业难成气候,以致老堡子村基础设施也难以跟进。首先,当地政府需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创业并给予相应补助;其次,引进高素质人才以谋求战略供给;最后,应打造该区域先富带动后富的整体模式,调动贫困人口积极性,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产业建设当中去。

经济结构是一个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当前,老堡子村经济发展缺乏模式、难成体系。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应打造好第一二产业,其次逐渐向第三产业倾斜。就目前形势来看,老堡子村缺乏主导产业,第一产业的水蜜桃种植业为支柱产业,第二产业的沙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乡旅垂钓及文化区为潜导产业,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该地的主导产业。

综上所述,一个区域的经济需多方联合共创发展,绝不可单打独斗建起壁垒。政府、村集体、村民应互通有无,三方结合强化产业稳固性,为该地经济增长打牢坚实基础。

4.2 打造区域增长极,共创联合产业

第一产业方面,老堡子村可通过自身村主办协会“鲜桃协会”为主心骨,大力宣传合作效应。携手周边各村落果业,以合作共赢理念为主导,破除孤岛效应,打破经营宣传壁垒,提倡村村联合、果业共生、齐发展的经营理念。推出“村+”理念,旨在建立村落果业联合扩张机制,逐步打造并形成区域增长极,充分发挥增长极前中期支配效应与乘数效应,并努力在后期发挥极化与扩散效应。在保证老堡子村水蜜桃销售产业链条基础打牢的情况下,互惠互利连带周边村落共同发展第一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大力倡导的命运共同体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以上基础方针的指引下,在路径方面需重视互联网效应,倡导村民学习互联网行业相关知识,广招人才供以网络营销指导。

第二产业方面,黑河沿岸村落共享沙场自然资源,老堡子村可抓住机遇,起带头组织作用,联合各村村领导共同协商研讨建立采沙产业。首先为如何规范采沙,建立健全采沙标准。其次为选址设厂,即河沙加工厂,河沙经深加工可用于建筑行业,其广泛应用于楼房建设与道路施工,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为划定岗位设置,该思路同时与建立采沙标准相结合,即个人不可非法占有河沙自然资源私自加工并售卖,并严格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以工厂提供工作岗位为回馈,为村内就业适龄青年提供门槛较低、培训周期短的开采搬运加工等大量就业岗位,一方面留住劳动力资源防止过度外迁,另一方面可吸引原生于当地的高校人才回乡并就业于规划管理等岗位以促进人口回流。基于此,可展望于以该沙场产业链为途径,进一步做到扭转周至县全县的第二产业低迷现状。

第三产业方面,在上述第一二产业建立已取得稳定成效后,可向上级政府争取获得基础建设的大力开发扶持,其后逐步开展关于该区域的特色第三产业。该村第三产业突破口有二,论述如下:其一为利用老堡子村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将“读书台”之旧称与老堡子村小学的文化概念相结合,联合打造文化型特色小镇,但同时需特别注意切忌走向特色小镇没落通病即“昙花一现”式产业;其二为利用该村优势地理位置,于黑河堤沿岸建设乡村垂钓旅游产业,同时辅以宣传“原生态野生河鱼”概念以吸引城市人口向该地流入发展旅游经济。由于当代城市化率高的城镇人口更加追求食材健康无污染,同时又期望远离城市喧嚣压力的心态理念,而老堡子村地处西安市边界,且随着近十年内连霍高速、京昆高速、108国道等完工,交通便利,故而非常适合西安市居民周末等短期假日出行。老堡子村应抓住机遇顺应时势,加快第一二产业与基础产业建设,并尽快跟进发展第三产业以达到经济腾飞的目的。

在一二三产业共同稳步开展建设的同时,老堡子村需逐步构建产业联合思想策略,具体可参考由周至县整体部署的“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精品民宿+优质伴手礼”的联合型规划发展策略,研讨出一条类似的自身发展策略,在此笔者提出“乡村垂钓区+文化特色小镇+精品水蜜桃伴手礼”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5 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产业经济含苞待放,正因如此,乡村振兴则更应顺势而为,竭力开展行动。对于周至县全县来说,三产联合是毋庸置疑的路径走向。在此基调下,老堡子村更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该村主观能动性,大力协调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克服自身不足、规避市场风险。当地政府、村集体、村民三方联合,更应树立可持续乡村振兴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思想,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挖掘自身内驱力、塑造特色产业链,严格协调升级支柱产业深度融合,为老堡子村、周至县乃至整个陕西省培育出新的一批强有力的乡村振兴增长点,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写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搜狐.《陕西日报》点赞周至 | 培育脱贫致富产业 破解长效发展难题[EB/OL].(2017-10-13).http://mt.sohu.com/20171013/n517690075.shtml.

[3]卢彦红.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明月湾古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讨[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3,35(1):31-34.

[4]李莉娜.绥化市农村人口流动趋势及应对策略研究[J].活力,2022(23):142-144.

[5]顾朝林.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陕西农村报.“小金果”成就富民强县路[EB/OL].(2022-12-30).http://www.zhouzhi.gov.cn/ztzl/lwlb/lb/bcylgy/63ae4035f8fd1c4c213363ba.html.

[7]西安市发改委.陕西周至:打造精品文旅产业集群 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EB/OL].(2023-01-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089979948649875&wfr=spider&for=pc.

[8]华商网.西安周至发现明代关帝庙 属于文物普查重要发现[EB/OL].(2009-08-05).https://news.hsw.cn/system/2009/08/05/050264268.shtml.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0]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2]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3]于建玮.经济发展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14]朱明春.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5]陆大道.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J].经济地理,2009,29(1):2-7.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海南:推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把建筑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